第五十九章 再使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金州海岸,明军大营,一片焦土。  

毛永喜带兵尾随追击鞑子,那小队鞑子,死伤十数人后,现在只剩三十几骑。  

他们一路催马回到大营旧地,却被眼前的景象给震住,此时身后追兵高呼,不得已,这一小队鞑子绕过大营旧址,北上而走。  

毛永喜来到大营的旧址也是不禁一愣。  

心说这火药也真够劲。  

大营已经不复存在,旧址上出现一个直径约四五十丈,深约五尺的一个大坑。  

整个大坑都泛着焦黑之色,整块地面都升腾着缕缕青烟,一股浓重的硝烟味直灌鼻孔,甚至还能感觉到一股温热扑在脸上。  

方圆近二里之地都被夷为平地,寸草不留,二里之外,众多树木也是被炸得七倒八歪。  

被炸碎的肉块铺满地,鲜红的血液混着黑泥,已经分不清是人的,还是马的。倒是多有胳膊腿,和脑袋,还能分的清,这场面也确实瘆人,还冒着烟的土地,隐隐飘出肉香,好多士兵忍不住干呕,甚至呕吐起来。  

“打扫战场,通秉大帅!”  

毛永喜也皱起眉头,赶紧下达命令。打扫战场,没什么可打扫的,就是满地寻鞑子首级这可是军功。  

幸亏脑袋这东西硬,不易炸碎,大部分都能保留下来。  

士兵们一个个猫着腰,拿着长矛,紧盯地面认真的在碎肉里面翻找,不时有人高兴的叫起来,那指定是寻到了鞑子的首级。  

毛文龙和李温一接到毛永喜的消息,就马上带着人从山头赶下来。当他们看见大营现在的样子无不瞪大眼睛,倒吸一口冷气,这哪还有营地的影子啊,倒是像一片修罗场。  

毛永喜喜滋滋的跑到毛文龙身前,开心的说道:“义爷,孙儿不辱使命,将追击的鞑子赶跑,已经命令打扫战场,稍后战果就能出来,嘿嘿,营地里的鞑子一个都没跑掉!”  

毛文龙自然知道成果喜人,就是不知这一次能弄到多少鞑子的首级,不知道能捞多大的功劳。。  

“这次功劳皆归李东家!要是没有李东家,咋会有这战果?”  

毛文龙咧着大嘴,笑容满面,大手猛拍李温肩头。  

“是啊,是啊!义爷说的没错,没想到李东家不仅生意做得好,出谋划策更是技高一筹!”  

毛永喜随着毛文龙,也连声夸赞李温。  

“毛帅、毛大人,你们谬赞了,我只是提个建议而已,还是毛帅机会把握的好,运筹帷幄,得此胜仗,毛大人身先士卒击退鞑子,功劳都要比我大的多!”  

李温却是连连摆手,谦虚推让,不言自己在其中作用。  

说话间,战场已经也打扫得差不多,方圆几里,士兵肩头靠肩头,走过每一寸土地,手中的长矛也扫过每一处土包与草丛。  

“禀告大帅,得鞑子首级二百一十三个,其中有十八个坏的有些严重,勉强能辨认,其余皆完好!”  

“好!大胜!”  

毛文龙不禁击节赞叹,脸上挂着微笑,头略昂起,身子站得挺直!  

鞑子的首级一个都难弄,何况现在的二百多个,毛文龙自然高兴,这可是大军工!  

“传我命令,犒赏三军,摆宴三天!”  

士兵也兴奋的高呼起来,虽然大营没了,但是打了打胜仗,更值得高兴。  

派人驾船去海上给毛有杰送信,午时一过,外出的船队回转,看见大营不翼而飞,又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个大坑,所有人都惊呆了。  

好在物资早就装船,所以大营被炸,并未损失太多。  

大军回转第一件事就是要重新安营扎寨。  

金州这地大,靠在旧营的西面,靠着小山,又起一营寨,在傍晚时分,新营终于扎好。  

斥候也回传消息,大营附近方圆十几里未见鞑子,失去了逃离的鞑子的踪迹。。  

得此消息,望着忙忙碌碌的士兵,李温微皱眉头,望着昏暗中模糊的远方,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李东家,义爷叫你呢!”  

毛永喜来到李温身边,轻言说道,经历这一事,毛永喜却也对李温另眼相看,说话也较之前客气许多。  

“哦?恰好,我也有事与毛帅说!”  

毛文龙此时端坐在中军大帐中,面前摆着一方矮桌,置着杯碟碗筷。  

在毛文龙对面,毛有杰以及他手下的游击将军,分坐两边。  

李温挑帘走进大帐,毛文龙一抬手,将他叫到左首位。  

这个位置可不得了,一般这个位置都是留给地位次于主人的二号人物,如今毛文龙将李温安排在这里,显然说明他很是看重李温。  

“李东家你坐在这里,今天大胜,功劳有你一大半!忙碌一天,吃些酒食,自当是庆祝大胜!”  

李温自然要推辞,可再三推辞,毛文龙都不松口,李温只好坐在此处。  

借此机会,李温双手一拢,“毛帅,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东家,不要这么客气,但说无妨!”  

“让毛帅知道,我觉得今日之事,鞑子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望毛帅还是谨慎为好!”  

毛文龙却有些不在意,身子放松的斜坐着,右臂微屈,杵在面前的桌子上。  

“那是自然,鞑子凶狠,今天吃了大亏,定然会报复,李东家放心,若是鞑子再来,我再杀他一回罢了!”  

“毛帅,在下的意思是,恐怕今晚鞑子就有可能夜袭,不得不防!”  

“怎么可能,鞑子今天刚刚大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