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朱之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尧存,不为桀亡。只要跳脱人,想必有所得!”  

李温只能解释到这里,他不敢说得太多,明代中国还是儒学下的唯心主意,跟他们谈唯物主义还有些早吧!  

朱之瑜沉浸在李温所言之中,轻轻点头,又微微摇头,“以李公子之意,难道这世上有鬼神?”  

李温哭笑不得,自己说不要总在人的身上找问题,寻原因,却让他想到鬼神。  

“非也,朱公子差矣!世上有没有鬼神我却不知,那都是些故事。我所说之意,这世上除人之外还有万物啊?草木土石,飞禽走兽,若是无人,这些东西就不存在了么?君不见东方沧海,那大海就不在了么?白日你不见那星辰,那星辰就不在了么?非也,不是万物不在,它们一直在,跟你看与不看,想与不想是无任何关系的!”  

朱之瑜恍然大悟,眼中闪亮!  

“李公子所言当如醍醐灌顶,我有所得,眼前好似出现了一扇门,只待我去打开它,多谢李公子赐教!”  

说着朱之瑜对着李温深鞠一躬,炙热的眼神中容不得其他之物。  

说话的时候,一列车马队路过,那马夫打听到这车马正是去往余姚,也答应可捎上朱之瑜去往余姚。  

“李公子就此别过,今日之言在下受益匪浅,待我学的通透,再见公子!”  

朱之瑜对着李温又是一施礼,李温回礼,他却对这个朱之瑜只当做一个做学问的书生,未来能不能再见真是说不好。  

朱之瑜跟着车马对返回到余姚家中,此次回来本是探亲,稍待几日还要回去松江做学问,可此次见到李温,让他看到了一扇门。  

几夜未睡,朱之瑜决定不再去往松江,提笔写了两封信,一封给自己的哥哥朱启明,另一封给自己的老师鲵渊先生。  

自打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朱之瑜家中还有几亩薄田。他道别母亲,离开家中,亲自动手在田边搭起茅草木棚,一木一草都是自己用斧砍刀割而得。  

陪伴朱之瑜的只有一只捡到的黄狗,黄狗用嘴刁来木枝,或是野兔,当做一人一狗的餐饭。  

从生疏到熟练,只是十天半月的时间,搭起了茅草木棚,与黄狗生活一处,白天耕种打理薄田,晚上用来读书,过起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日子。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走,种花打鱼,割草砍柴,一个书生变成一个动手的老农,把的砍来的木柴背到县城里卖掉。  

农具坏了,他就跟着铁匠学习打锄头,茅草屋中少了用具,他就跟着木匠学做板凳。  

周围人聚在一起对他指指点点,皆言他读书读傻了,或是白读那么多年的书,他身边只有一只黄狗陪伴左右。  

后来他又与附近农户交流,一个没有架子的读书人,识文断字又知晓农事,得到农户的认可,从此除了那只不离不弃的黄狗,他又多了很多农户朋友。  

日月流转,秋去冬来,白雪洋洋洒洒,偎依在一起的黄狗,温暖的火盆,书自然放不下,劳作更不能放下,拾柴砍柴。即使寒风吹红了脸,即使白雪冷了茅草屋,他都不曾放弃。  

日日夜夜,在行动与读书中去打开那扇门,直到有一天,在白雪皑皑夜晚中,他打开了那扇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如往常一样早起,吃过早饭,收拾好行囊,在黄狗的陪伴下,点燃自己亲手搭建的茅草屋,火光映耀在脸上,暖暖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