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请陛下入黄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诸天败类正文卷“魔皇此言是否有些嚣张了。”  

道门的山羊胡老道,眼睛斜视叶太道。  

其余众人也表情各异的看着叶太,嘴角挂着冷笑。  

独孤阀的泼辣女子独孤雁冷冷道:“既然魔皇如此自满,那我等退出如何,让你一人斩了杨广便是。”  

叶太环视他们一眼,道:“可以!谁都可以退出,但是既然退出,就不要在我的视野之内,不然就不要怪本皇先斩逃兵,再斩杨广!”  

还是宇文士及这个组织者出来打圆场,道:“魔门行使本就乖戾,魔皇实力恐怕又是我们中最强的,诸位多担待担待,都走到这里了,哪有退出一说的。”  

独孤雁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所谓的退出本来就是说说而已,都走到这里了,少数退出者肯定会被集体针对。  

而如果多数退出,导致剩余的人无心再战,让杨广逃过了一劫,那更是笑话。  

天下七大最强势力联手,还能让一个无人护卫的亡国皇帝逃脱?  

那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各家上面的人也不会饶过他们的。  

龙椅上。  

杨广左搂萧皇后,右持六角杯,眯着眼睛,静看他们内乱。  

最后,像是想起什么,看向叶太,问道:“这个名字我好像听过,你是哪个叶太?”  

“给你长生诀的叶太,魔皇叶太!”  

此言一出,不仅是将死的杨广眼神莫名,其他六人也表情微妙。  

杨广再问:“为何要给我长生诀?”  

叶太直言道:“如果陛下和长生诀无缘便罢了,如若有缘或许可帮陛下扭转一下局面,可是如今看来,陛下让我失望了啊。”  

“想帮我扭转局面?那今日为何会和这六人为伍?”  

“陛下你应该知道,你如果活着,这乱世就将延续,你滥用民力,激进行事,即便或将功在千秋,可天下人已经将你视为了暴君,你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那么为了后世的繁荣,魔门叶太,请陛下入黄泉,来世再铸千秋功业!”  

“哈哈哈哈!”  

杨广一口饮尽六角杯中酒,奔放道:“魔门叶太,魔皇叶太,朕,记住你了,不过就凭你们,要想取朕的性命,恐怕没这么容易!来人,取朕的七星宝剑来!”  

一片寂静。  

宇文士及恭敬的提醒道:“陛下,您已经无人可用了。”  

“有!”  

娇弱的萧皇后倏然擦干眼泪,才杨广的怀中坐了起来,她表情坚毅,银牙咬在自己的衣袂上。  

刺啦。  

一块长条形的黄色绦带,便被她用嘴撕了下来。  

缠在光洁如玉的额头上。  

“陛下,今日就由奴家为您负剑、击鼓、助威,杀光这些贼人!”  

萧皇后站立起来,从侧方抱来了一把宽厚的龙纹宝剑,呈于杨广面前。  

杨广再次高声长笑,看向萧皇后,目光柔和,道:“好,今日朕只为爱妃一人而战,比起率领大军远征北夷,还让朕热血澎湃,哈哈哈哈。”  

拔出宝剑。  

杨广站了起来,一挥七星宝剑,气势陡然勃发,须发若虬龙乱舞,眼神如神似鬼。  

大殿中回荡的三股截然不同的气机,让前来屠龙的七人,除叶太之外,皆是眼神震骇。  

佛,道,魔!  

这杨广竟然是三道同修?  

“叶太!”  

杨广一挥宝剑,睥睨众人,道:“我要谢谢你献于我的长生诀,那么,你们谁先死?”  

第一个动身的是叶太。  

在气机牵引下,他身后的六人,都以他为龙首,一跃而起。  

杨广伫立龙椅前,单手持剑,骄狂的正面迎接空中若群魔乱舞,向他飞扑而来的七人。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结。  

侧方。  

萧皇后头缠布帛绦带,眉间英气尽显。  

她捡起了逃遁的宫女落下的鼓槌,立于红漆牛皮大鼓前。  

咚,咚,咚。  

沉闷悠缓的鼓声,杀机毕露的纷杂气机,不断在殿内回荡盘桓。  

萧皇后背身战局,檀口清唱杨广昔日远征高丽,气吞万里如虎的《白马篇》:  

“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傍。  

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  

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  

战局中的杨广由花白转为瞬息转为乌黑,面色顿然充斥着一种旺盛又病态的生机,气势再涨!  

真气龙蛇般狂舞,纵横数十丈,几乎使得人喘不过气来。  

竟是以长生诀,强行以体内的生机,焕发气机拔升。  

殿中。  

一人独战七雄的亡国皇帝,就如回到了当日亲率大军,来到了辽水河畔,遥望千里蛮夷山河,誓要一手揽入囊中的气魄。  

饕餮吞海,如龙似虎!  

鼓声由缓转急。  

萧皇后檀口高唱:  

“岛夷时失礼,卉服犯边疆。  

征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  

集军随日晕,挑战逐星芒。  

阵移龙势动,营开虎翼张。”  

杨广头顶的龙冠骤然炸裂!  

头发如龙蛇舞动。  

眼中的精光几欲穿眼而出。  

一剑。  

劈碎了独孤雁的弯刀。  

一剑。  

斩碎了佛门艳尼的浮尘。  

一剑。  

和宇文士及互换一臂。  

“魔皇就这点本事吗?!!”  

吐血倒飞而出的独孤雁狠狠道。  

叶太看了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