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唳魔(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下一惊,随即点点头道:“多谢告知!”  

毫无疑问,对方完全知晓人族建造地下城。  

如此一来,对方不说对人族这些年的发展了如指掌。  

但无疑对当下的人族存在,是一清二楚的。  

好在对方并没有恶意,让他稍稍安心。  

从白骨堡垒中走出,回去的路上,王宇向金少爷询问戾魔一事。  

得知这是从上古时期就存在的凶恶生物,天使神族与之争斗了无数年。  

由于戾魔每每消灭一批,隔一段时间就又会卷土重来,因此总是斩不尽,杀不灭。  

戾魔不属于半轮转星域,而是来自星域之外的黑暗宇宙,其源头在何处,没人知道。  

戾魔降临,会吞食星域中的所有生灵,故而这并非是天使神族一族之事,也关乎其他居住在半轮转星域内的明异族。  

只不过天使神族作为唯一的三级明,一直都主导着这场与戾魔的斗争。  

其余异族则必须出兵出力供天使神族驱使。  

“戾魔到来的时间并不固定,有时间隔数十年来一回,有时则上百年未有出现。  

甚至据说曾经有过十年内出现三次的情况,这个频率确实是一场可怕灾难,不过那是很久远的事了,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一般你见上贡日时要求的贡品变化,就能得知戾魔是否将近了。  

就比如天湖明上贡时,关于圣光石的需求量大增,这就说明天使神族感知到戾魔将近,准备着手备战了。  

没错,圣光石对天使神族有不小的用处”金少爷不断地讲述关于戾魔的内容信息。  

历年关于戾魔的故事,确实有太多可讲了。  

总的来说,戾魔到来确实是一场灾难。  

不过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经历次数多了,各大明种族也就逐渐以平常心接受这场必将到来的灾难。  

也正是戾魔这一大外患的存在,导致半轮转星域各大明都以天使神族为主心骨,逐渐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星域社会群体。  

虽也有纷争冲突,乃至灭族的情况发生,但总的来说,各大明种族在这里,还是做到了一定的共通性与和谐。  

不至于只有毁灭对方的唯一极端选择。  

之后数日,金少爷带着王宇领略了一番煞骨族地界的风貌。  

彼此也趁势商谈了许多更为紧密的合作事项。  

各自都甚为愉快,宾主尽欢。  

回到了人族地下城,王宇将骨王所说以及戾魔的存在,全都告知了人皇等人。  

几人都是大喜,没了绯蛇族与迪亚族的潜在威胁,他们也终于能够安心恢复运作,不用再与外界断绝一切。  

王宇判断骨王所说不可能有假,人皇等人也都这么认为。  

“只是那戾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恐怕到时候我们也多半是避不开这一劫了。”神巫说道。  

“嗯,这是席卷整个星域的浩劫,恐怕封闭地下城也未必有用。  

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那些异族已经有了应对的丰富经验,届时我们可以争取与煞骨族达成同盟一致,将损失降到最低。”  

王宇开口说道,此前与金少爷的商谈内容中,就有关于这场戾魔灾劫的合作。  

且戾魔还未正式降临,人族仍然有继续发展,和着手筹备的时间。  

“嗯,小宇说的对,天塌了有高个顶着,我们没必要太过忧虑。”教皇微笑点头道。  

“我倒是觉得既然那骨王已经发现了我们,却并未有其他动作,这算是默许了我们在这地界扎根发展。  

或许我们也可以考虑建造地表的居住地,毕竟将来势必要与外族贸易往来,地下城终究在这方面有所限制。”  

教皇主张发展地面,看向人皇。  

人皇沉吟片刻后道:“回到地表发展,也就意味着我们要正式以人族身份面向各大明异族。  

我认为在此之前,还需要做很多的准备,比如符装备的优化与批量生产的能力,确保我们有足够的自保能力,不受外族侵害。  

另外地下城不会舍弃,这会成为我们的另一道保障甚至是底牌,用以掩盖不需要公开的部分。  

将来人族会是地表与地下相结合的发展方式。”  

人皇所说,几人也都赞同,这算是初步定下了人族将来的发展模式。  

他们都曾想过让人族回归地表,但没想到的是会这么快。  

这主要还是归功于人族的发展速度超出预期,以及王宇的成长,更是在短短时间内成为了人族守护神一般的存在。  

这让人族有了正式站上宇宙舞台的机会。  

之后,人皇很快与金少爷展开对接,各大早已敲定的合作事项也随之落实下去。  

换回各项物资后,人族的发展从逐渐停滞再一次上了快车道。  

时光塔中,王宇盘膝而坐,面前放着两具干瘪的尸体。  

正是被斩杀的绯蛇公爵跟迪亚族公爵。  

王宇睁开眼睛,凝视这两具异族尸体,跃跃欲试。  

“哦?终于要着手尝试了么?”旗灵见状,似是知晓王宇要做什么,在他体内出声说道。  

“嗯。”王宇点头。  

“多亏了东方前辈的点拨,否则我还真完善不了我的进化之道。”  

“也是,那老家伙脑子里的那些血脉相关的古法,即使放在以前,那也是相当珍贵的东西。  

不过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你怎么做到把这些玄奥无比的古法糅杂在一块,仅仅靠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