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时光塔(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光塔,通体以玄宝级的镇仙晶所打造,形成能够封锁一切的独立空间。  

再以时光龙脊柱作为主体,起到扰乱时空的作用。  

再辅以海量的符文材料,建造一系列的高级别的符文大阵。  

最终的成果便是这座时光塔内的空间,能够改变时间流速。  

虽办不到真的逆转时空的威力,但能够改变时间流速,同样是一件了不得的超级法宝。  

上古时期的人族能够打造出这么一座塔,即便摆在那个时候,也必然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有心想要一试,看看这座时光塔的真正效果。  

他如今掌握了紫薇星标,便是得到了掌控时光塔的所有权,甚至就连这紫薇大帝开辟出来的整座异度空间都可以算作是他的了。  

他便是这里的第二任主人。  

心念一动,以心神催动领口的紫薇星标。  

下一刻,塔内一阵强压,能量扭曲了空间,要将内部的一切撕裂。  

不过瞬间,王宇已经察觉到身体传来的痛感,心中疯狂预警。  

王宇面色一变,知道自己在第七层待不下去,当即带着旗灵冲了下去。  

层数越低,这股时空扭曲的撕裂感就越缓和。  

一层最安全,越往上越危险。  

根据紫薇大帝灌输给他的信息,得知在启动后,外界人族时间度过一天,塔内空间差不多过了两天。  

影响了将近一倍的时间流速。  

而二层则是两倍,以此叠加。  

最高的七层空间,则能够达到七倍的时间流速。  

故外界一天,身处七层空间,相当于度过了八天左右。  

这其中的时间流速差距,无疑相当夸张。  

紫薇大帝创造这座时光塔的目的,一是试验品,是人族所创造的第一件能够扰乱时间的宝具,为今后能够打造更多样的时间法宝做积累。  

另外一大作用便是提供一个绝佳的修炼场所。  

掌握宇宙之力的人族强者,寿命越来越长。  

许多天才人物,后起之秀,缺的并不是修炼物资与修炼的天赋。  

在许多时候,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成长修炼,他们就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强者。  

这场唳龙灾祸的出现,让人族许多还未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陨落。  

紫薇大帝看在眼里,说没有痛惜的念头是不可能的。  

而时光塔就能帮助这些天才人物迅速崛起。  

于整个人族而言,时光塔的存在,是能够推进人族在更短的时间里,诞生出更多强者的这么一件宝物。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样的,对于现在王宇来说,他最缺的就是时间。  

有了这座时光塔,对他的帮助同样重大。  

他只需在塔内不断积累玄功的熟练度,修为实力就能不断增长。  

还有谁比他更适合这座时光塔的。  

如果可以,他可以宅在其中待到天荒地老。  

外界一年,他已是修炼了两年,三年,甚至七年!  

紫薇大帝当年唯独将时光塔放在这处空间之中,看中的就是这其中的价值,未尝不是想让以后的人族借助这座塔重新崛起。  

“只可惜,上层扭曲时间,所造成的空间破坏力太强,暂时还承受不住…”王宇一番测试后摇头道,略显遗憾。  

对抗那股空间撕裂感,需要调动宇宙之力进行能量间的隔绝。  

每向上一层需要多一道宇宙之力进行承担。  

既想要在最上层享受七倍速的修炼,就需要王宇体内至少具备七道宇宙之力护身。  

他如今身具两道宇宙之力,则至多只能待在第二层,进行二倍速修炼。  

“也行。”王宇倒也满足了。  

今后随着修炼的进行,他自然能够去到上层。  

这次能得到这座时光塔本身,比什么都重要,让他不虚此行。  

而除了这座时光塔外,实际上于他个人来说,更大的收获是见到了紫薇大帝,并得到了他的传承。  

就在紫薇星标之中,一部集大成的帝王功法。  

紫薇星典。  

这套功法并非紫薇大帝自己所创,而是他在星空中所得。  

具体并无细说,不过他能够成就一代紫薇帝王,最大的助力就是这套得来的紫薇星典。  

紫薇之名,根源也是出自这套功法,就像是一道烙印一般,伴随着这位人族帝王的一生,是他最鲜明的标志。  

由此可见这套传承功法的价值,简直无法估量。  

说是昔日人族的无上神功也不为过。  

只不过越是强大的功法,入门掌握的条件也就越是苛刻。  

起步就需要十道宇宙之力作为最低基础的修炼条件。  

还需要心神力与肉身体魄达到足够的强度,否则就连后续推演参悟的机会都没有,肉身还承载不了所修出的那独一无二的紫薇星力。  

在了解前,王宇还颇为高兴,能有一部绝佳的修炼法可以在今后无缝衔接他当下的玄功。  

然而现在看来,衔接是能够衔接,但却不是无缝衔接…  

楚家的这门前置传承功法,只能修出七道宇宙之力,这便是极限了。  

而作为人族帝王的传承功法,却是没有前置基础修炼法一说。  

如此将来怎么从七道宇宙之力修炼到十道宇宙之力,这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这都是以后要考虑的事,眼下他也没时间细究太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