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未来的选择(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到朱承熠想跟自己爹“学武”,荣安一口酒差点咳出来。  

她立马懂了。他是要为他的一身武艺找一个可以慢慢显露的借口。以后,他一点点强大,便是爹教得好,一举两得…  

皇帝没放心上。  

“这是你和你岳父之间的事,还用得着问朕吗?”皇帝喝了一杯。“博鸿,你便对他指点一二吧。熠儿,练好武艺是大事。大周还等着你效力呢!鞑子之患百年难除,边疆安宁全靠你们燕安。朕敬你一杯。”  

朱承熠连道不敢,那边皇帝则已道:  

“伤口养好不用去马场了,朕找人接手。马场离得远,你大婚后就别折腾了。朕答应提拔你,你马场办得好,理应往上走一走。你理应去到更适合的职务磨练。去京卫吧。”  

“京卫?”  

荣安也停下了筷子。好地方啊!京卫被撤了不少人,大换血后,皇上接受教训,进入京卫之人都是精挑细选。而且,京卫那里暂时还有爹罩着。  

“武职才适合你,京卫需要与人打交道,正好是你擅长。”  

最重要的,是朱承熠在京中除了一帮扶不上台面的纨绔,没有与任何一方势力交好,不易被收买。朱承熠小事含糊,大事仔细,他身上背负燕安。这背负越大,他便越不会胡来。他京中无根基,皇帝一点不担心他个人会有歪心。  

再有虞博鸿的缘故,皇帝更是能放心用他。  

当然,既是这次围场之事的补偿,更是因为姿态。  

他得做给燕安王妃看看。  

也为了给世人看看!  

别一个两个总以为他要弄死了朱承熠,或暗骂他将朱承熠留在京中是为了做质。  

这次围场之行后,更难免有人以为是他暗中对朱承熠下手才导致其差点送了小命。  

所以哪怕为了堵住悠悠众口,这重用,他也必须得做出来!  

如此,虞博鸿那里面子上也有光。先前那马倌,确实显得他不够大气。  

朱承熠伤口未痊愈,不宜饮酒,所以只皇帝和虞博鸿一杯杯喝着。  

不在宫中就少了些拘束,君臣一桌也随意,皇帝喝多了几杯,开始说起了“掏心窝子话”。  

朱承熠和荣安不适合听,虞博鸿便开口让朱承熠带着荣安四处逛逛溜达一圈,又暗暗敲打命朱承熠注意避讳,不许胡为。  

朱承熠苦笑行礼:“我箭伤未愈,追都追不上令爱,没本事胡来。”  

虞博鸿直摆手,支开了两人…  

朱承熠确实想带荣安四处走走,便引着她往后院去了。  

“要不要去我屋里瞧瞧?”  

“不去!”  

“怎么?不好意思?”  

“反正也要推倒的,有何可看的?”  

荣安才不要给他占便宜的机会。  

“长宁没在吗?”  

“嗯。”  

“去哪儿了?”  

“好像是去找哪个公主喝茶了。你有事找她?”  

“来日方长。”荣安错错牙。  

臭丫头!没良心!  

果然和她哥一路,联手欺负自己!  

以后等自己做了恶嫂子,看怎么磋磨修理那丫头!  

见荣安视线又扫过来,朱承熠赶紧转开了话题。  

“话说,眼下机会来之不易,皇上愿意翻新这府邸,你可得把握好机会了。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的,你赶紧想好。尤其你住的地方,你可以递图纸过来。否则便由我给你做主了。”  

“我想想吧。”  

“其实…我家这府邸还不错吧?靠山有水,地大宽敞,是京中少有的闹中取静的好地方。最大的问题,也就是不够热闹。等长宁嫁出去后,这偌大的府邸,便只你我两个主子了。”  

荣安横他一眼,下意识觉得有坑,故意就没接话。  

朱承熠暗哼:“两个人,你觉得是好还是不好?”  

“我不在意。”  

“若只你我二人,虽说自由,可会否有些寂寞?”  

“那就让长宁晚两年出嫁。”  

“与长宁无关。我巴不得她赶紧嫁人。”  

那么…  

荣安似乎知道他要说什么了。  

“我不怕寂寞。”荣安笑。“我就是一个人也能活得很精彩的。”  

“你休想。”  

“看你的样子明显是怕寂寞,我给你纳几个妾怎么样?”荣安挑眉。  

“我怕被媳妇掐死。”  

“别跟我提生娃的事!”  

荣安直言。真当她不知他想什么吗?“婚期只两个月,我都还没缓过来呢!”上次围场他巴巴提婚事的时候说的还是三个月,这转眼又少了一个月时间,她总觉得太快了。  

朱承熠呵呵笑,上去勾她指,却被她拍开了手。  

“话说,反正也是要嫁的,你这么逆反做什么?别再说是因为你娘身子重。”  

“因为我还没做坏小姑,还没能欺负嫁进我家的葛薇呢。”  

“这什么破理由!”她怎么老想做坏人?坏姑子坏嫂子都想做,以后岂不是恶婆婆?朱承熠嘶了声,看来他们的儿子,得好好培养,必须强大!至少得要能镇得住他娘…  

“因为我害怕改变。”荣安在一边石椅上坐下,直接冒出了这么一句。“我好不容易才得到了眼前,前路开阔我却要转弯了,有点胆怯。”  

“我带你走不好吗?”  

“不是。”她该怎么跟他说?“星云,你后来见过没?”  

“还没。”  

“我想,此刻的他应该愿意单独见你了。”荣安咬了咬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