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飞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午后,柏奕跟着柏灵,慢慢地往申集川地院子里走。  

当着锦衣卫的面,柏灵说这是前一天和申将军约好的行程,因而这一路没有人阻拦她。  

“你和十四谈过了吗?”  

在出了暖阁以后,柏奕在柏灵的耳边小声问道。  

柏灵低低地应了一声,而后点了点头。  

“那他决定要走了吗?”柏奕又问。  

“不知道…”柏灵的目光带着些微的焦灼,“所以要去申将军那里看看…”  

柏奕一时间没有听懂,“为什么?”  

“我和十四商量过了,我和他说,我午后醒来会去一趟申将军那里,如果他不打算走…我们就在那里碰面。”柏灵轻声道,“如果要走,就悄无声息地走,不要再耽误时间和其他人道别,以免节外生枝。”  

柏灵轻声叹了口气。  

“如果不是成礼忌惮着他,锦衣卫大概早就把盯梢的眼线埋到我屋子里了…”  

柏奕明白过来。  

他终于明白柏灵今天的焦灼从何而来——此刻他也和柏灵一样,为十四给出的答案而感到些微的紧张。  

跨过申将军院子的门槛,柏灵的脚步放慢了许多,她的手心微微出汗,进屋的木门就在不远的前面,她却停了下来。  

“累了吗?”柏奕问道。  

“不是…”柏灵指了指不远处的屋檐,“那个…是燕子的巢吗?”  

柏奕顺着柏灵的目光望去,见不远处的屋檐下,有一处土黄色的凸起,好像半个扣在屋檐下的碗。昨天来到这里时天色已晚,他们谁也没有留心过这个屋檐下的燕子窝。  

柏灵和柏奕慢慢地向着那边走去。  

此时已是三月,但鄢州依旧北风呼号,没有半点春来的迹象,燕子窝下一片沉寂,看来是今年的春燕还没有来。  

柏灵望着头顶燕子的空巢,忽然想起十四也是一只燕子。  

她想起多年前在内宫玄穹塔的夜晚,十四带着她在塔顶煮酒聊天,这一切好像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却又好像昨天才发生一样。  

想来,十四在那个燕子塔上养的花,应该已经很久都没有人去照顾了。  

“你是希望十四走,还是留下啊。”柏奕忽然问道。  

柏灵不知道怎么回答。  

她好像既然希望十四走,又希望十四留下。  

里屋的门忽然开了,在申集川身边伺候的老仆端着水盆走了出来,一见柏灵和柏奕站在院子里,便笑着打了个招呼,然后朝着不远处的小花坛走去,把盆里的水泼在那边光秃秃的地面上。  

“两位别在外面站着了,多冷啊,”他回头道,“进屋吧。”  

“老伯,”柏灵忽然问道,“屋里还有人吗?”  

“什么人?”  

“就…其他来拜访的客人。”柏灵有些磕绊地答道。  

那老仆有些意外地看了看柏灵,然后摇头笑道,“没有了,我们将军这段时间很少见外客,除了远山大夫,平日里没什么人会往这边来…这会儿将军还在休息,你们先进来,在外屋等一等吧。”  

柏灵和柏奕都沉默了一会儿,顺着老仆“请”的手势一前一后进了屋门。  

屋子里的陈设和昨晚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为了保暖,大门和大部分窗户外头都盖着厚重的棉帘,即便是白天,屋子里也是一样的暗淡。几扇为了留光而卷起棉帘的窗户隐约投下一片光路,其间细小的灰尘像浮游在水中游弋。  

柏灵静静地望着这些浮尘出神。  

而老仆每一次推门、进门的动作,搅起的风都带来新的扰动,他进进出出地干活儿,不忘给柏灵和柏奕一人准备了一杯热茶。  

柏灵无声地叹了口气,脸上浮起些微无可奈何,又如释重负的微笑。  

“话说,从这儿到抚州,十四一个人日夜兼程地赶路…两天能到吗?”柏灵小声问道。  

“应该能。”柏奕答道,他端起茶杯啜了一口,又看了看柏灵的表情,“后悔啦?”  

“没有…”柏灵垂眸道,“可能是有点儿羡慕。”  

“那你有想去的地方吗?像十四这样的,无论如何都想去看看的地方,”柏奕单手撑着侧脸,轻声问道,“等出了鄢州,这天下什么地方我们不能去呢?我们去哪里都行。”  

柏灵笑了起来,又摇了摇头。  

“不了,不了,”柏灵笑着答道,“‘我已衰老,已如病兽’,再跑不动了…”  

“那我们就找个地方养老。”柏奕也笑,“你想不想去济慈堂看看?之前十四按你的愿望去了一趟钱桑,给他们捐了许多的银子。据说现在整个济慈堂活得都还不错,说不定我去了那边以后,还能在那边谋个教书先生的位子。”  

“好啊。”  

柏灵有些惬意地斜靠在椅子上,她有些疲倦地向着柏奕那边伸出了手。  

柏奕摊开了掌心,轻轻握住了柏灵搭过来的几根手指头。  

“去哪里都好。”柏灵半垂了眼眸,低声道,“总之今后,我们再也不要分开了。”  

“嗯。”柏奕温声应和,“再不会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锦衣卫对柏家人依旧非常客气。  

除了每天定时去申集川那里,柏家的三人整日整日地不出门,偶尔送饭的时候,成礼谨慎地窥听里间——那是柏父在和儿女们聊天谈笑。  

总之,一切温馨又平静。好像三个人都已经认了命一般,再不想着做什么无谓的挣扎。  

成礼心情复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