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预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守城战上,汪蒙从来没有害怕过。  

今夜恰好是他职守,他登上城楼远眺,拿着自己的单孔望远镜,缓慢地扫视着远处寂静的原野。  

视野中一片漆黑。  

城中的百姓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不过仓库中的粮食还在日夜不息地往外运送,作为涿、鄢之中的枢纽,两头望的库藏着实多得令人咋舌。  

汪蒙心中平静,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战事,他有九成以上的把握。  

这不仅仅是因为两头望县城中丰富的存粮,还因为先前送来两头望和将要送去鄢州的火器,此刻已经全部派给给了部队的士兵。他还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再加上两头望固若金汤的城墙…  

即便金兵全部向两头望集结又能怎样呢,即便金兵这些日子已经砍去了县城北部的两侧密林,城前的空地也依旧不够宽阔,敌人想要攻上来就只能用添油战术,就是坐拥百万人马,在这种地势之下,也一样派不上用场。  

“副将大人!”  

耳畔边传来薛家兄弟的声音,汪蒙放下了望远镜,侧目而望。  

“该安排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他轻声问道。  

薛子平将今夜和明日的军务一一说了一遍,汪蒙听得安心,“这样甚好。”  

“韦松青那边也已经送去县衙里了。”薛子安叹了一声,“大人今后还是不要派我去做什么护卫的工作了吧,跟着他这么闲逛比在城门这里站岗还累。”  

薛子平笑起来,“小先生明日就走了,你到时候就是想闲逛也没机会了。”  

“明日送他出城时再加派一支小队吧,不用明着护卫,伪装成运粮的力士就好。”汪蒙低声道,“此人在用兵上确有天赋,我怕这一路上还是有细作会试图对他不利。”  

“是。”薛子平拱手道。  

“不过我们为什么非要送他走呢?”薛子安在一旁道,“韦先生这个人虽然年轻,但留他下来同我们一道作战不好么?”  

汪蒙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那倒不必了。”  

兄弟二人从汪蒙这里领了新命,而后又很快从城楼上下来。  

正要分别前,薛子平忽然喊住了弟弟,“你今天陪着韦先生在城里逛了那么久,应该和他聊了很多事情吧?”  

薛子安愣了一下——哥哥很少会向这样,主动询问自己对其他人的看法。  

“嗯。”薛子安点头,“是啊,怎么了?”  

“你有没有觉得…韦先生好像对两头望的守城特别悲观?”  

薛子安有点听不明白哥哥的意思,“悲观?怎么个…悲观啊?”  

“算了…”薛子平叹了一声,“当我没问。”  

见薛子平转身要走,薛子安连忙上前抓住了哥哥的手臂,“诶诶,你不要说话说一半啊,先把话讲明白!”  

“你不要在这里拉拉扯扯…”薛子平用力甩开了弟弟的手,“我那边还赶时间…”  

“我不管,今天你不把话说明白我可不放你走。”薛子安低声道,“哥哥是看出了什么端倪?”  

“没什么端倪,我也是多此一举想着问问你…”薛子平一脸不快地整理自己被弟弟扯乱的衣服,“不过你今晚也可以回去收拾东西了。”  

“啊?为什么?”  

“明日暗中护送韦先生出城的小队,由你领头。”薛子平低声道,“这是我和汪大人今天下午商量好的。”  

“什么…”薛子安怔了一下,脸上的玩笑意味瞬间褪了下去,“你们什么意思?”  

“韦先生的安危就交给你了的意思。”薛子平面色冷峻,“不要讨价还价。”  

深夜,柏灵再次觉得有些睡不着,或许是因为今夜猎鹿人和李一如都已经走了,这间屋子此刻实实在在地只剩下了她一个人。  

这种安静让她感到某种久违的孤独,而人在孤独的时候,又似乎总是忍不住陷入对往昔的回忆。  

从平京到两头望,这么长的路已经走过来了,明明离靖州只剩下了两个州府的距离,却被阻隔在了这里,也不知道这是否是一种天意。  

不知道柏奕这个时候在做什么?  

柏灵两手捂住了眼睛,她忽然有点后悔。  

早知道路上会出这么多幺蛾子,当初在屯龙陂的时候就不该拜托常将军替自己送出一封保平安的信。  

这一路北上煎熬得太久,以至于当一个单方面联系的机会摆在眼前的时候,她根本来不及思考就直接用了,但这样的报平安又有什么用呢,那一刻的书信只能报那一刻的平安,在无法联络的当下,那一封充满喜悦的孤信,也只会让忍受这份煎熬折磨的人又多出几个罢了。  

思前想后地睡不着,柏灵索性起身,点燃了屋子里的灯。  

她润笔铺纸,对着略略有些发黄的空白信笺发呆。  

平心而论,如果易地而处,她会希望柏奕给自己送信吗?  

似乎…是会的。  

会的吧。  

即便这种消息会带来更大的煎熬,也比一直没有音讯要强。  

对自己而言,忍受痛苦和担心似乎比忍受虚空要来得容易。  

窗外西风咆哮,柏灵用冻得有些微微发红的指节握住了笔,她想象着眼下是一封能够寄出的信,想象着每一个字的落笔柏奕都能在下一刻看到,她有太多的话想要说,这种渴望像漫溢的水流,心房里已经再容忍不下了,她只能提笔,也必须提笔。  

这一封信比想象得要长,但柏灵写得飞快,眼泪落在纸上,把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