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金丝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沁园里,衡原君正在独自复盘他和柏灵在慎刑司里下的那盘棋。  

毫无疑问地,柏灵输了,不过输得并不多,打得很漂亮。  

这已足见她的棋力在这一个多月以来有了多大得提升…虽然,还远远到不了首步天元也能胜过他的地步。  

灯下,他忽然想起柏灵那句,“干脆利落地死,总是好过像衡原君这样的活,是不是?”  

衡原君拈着棋子,轻轻挠了挠头。  

…怎么感觉又被讨厌了。  

好像不管他是冷是热,是强硬是怀柔,像柏灵这样的人,永远对他伸过去的橄榄枝无动于衷。  

为什么呢。  

外头传来一阵开门声,不一会儿,韩冲大步走了进来。  

这段时间他基本只在夜里出现——因为理论上,韩冲现在还在外地追逐韦十四的下落,不应该出现在平京城里。  

他也确实非常在意韦十四的下落,只不过衡原君一纸书函召他回来,他也只能回来。  

“已经派人跟过去了。”韩冲轻声道,“柏家父子的状况现在都还好。”  

“嗯。”衡原君点了点头,“好。”  

“明公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动什么手?”  

“杀掉柏家父子。”韩冲答得有些迟疑,他望着衡原君,“…不是今早,明公亲自对柏灵说的吗?”  

衡原君仍旧望着棋局,“我什么时候说了要杀掉他们。”  

韩冲想了想,“您问柏灵,是不是希望她的父兄也死得一样痛快。”  

衡原君再次点头,他抬眸望了韩冲一眼,“杀了他们,对我们的好处是什么?”  

韩冲有些不确定,“…让柏灵听话。”  

“人要是都死了,还怎么让柏灵听话呢。”  

韩冲颦眉,“那明公…是想在之后让小皇帝动手,好进一步离间他和柏灵之间的关系?”  

“小皇帝不会动手的,”衡原君轻声道,“柏家的两个大夫这些年在平京和太医院里做过的事情众人有目共睹,他们不论今后是去江州,还是去其他什么地方,只要不回平京,就是百利而无一弊。  

“所以出了平京,柏世钧和柏奕就安全了。”衡原君淡然而笑,“柏灵为什么敢对皇帝动手…她无非是在赌,皇帝不会在这件事上继续意气用事。”  

衡原君开始收拾棋盘上的棋子。  

他垂眸说道,“…看起来,柏灵赌对了。”  

“那明公为什么要派人去盯梢柏家父子?”韩冲益发想不明白,“…总不至于是要暗中保护他们的安全?”  

“韩大人想不明白吗?”衡原君笑了笑,“你再想想?”  

韩冲想了许久,才勉强开口,“…我应该明白吗?”  

衡原君扶着地面站起来,他在屋子里坐了太久,觉得有些沉闷。  

“你不是一直想抓韦十四吗?”衡原君低声道,“上个月柏灵死了,这个月柏家父子被囚…韦十四已经养了快一个月的伤,你说他会不会袖手旁观呢?”  

韩冲终于恍然大悟,他微微张开了口——明公的眼睛实在是…实在是太锐利了!  

“对韦十四这个人,我其实没有太大的兴趣。”衡原君声音低沉,“无非是看韩大人执着于此,我顺手送几个人情罢了…  

“我知道有些事,如果不亲自去做,就永远留有执念,”衡原君两手交握,揣在袖中,“但执念,有时候也会遮蔽人的双眼,让他们忘记自己原本想要的是什么。”  

衡原君走到韩冲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韩大人自己小心。”  

衡原君推门就要出去,韩冲一时疑惑,他回转过身,“…明公是在劝我收手吗?”  

“不,我只是在说我自己的一点感悟。”  

衡原君侧目,转过大约一二分的侧脸,“韩大人要做什么,都尽管去做,我没有任何意见。”  

这往后,又不知道过了多少时日。  

慎刑司里,柏灵时常听见上面几层传来的惨叫。  

宫里不知道为什么,永远有犯下大错的宫人。他们因为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被扣上各种各样的罪名,被打进慎刑司,然后在痛苦中丢掉性命。  

柏灵忽然想起来,从前她听宝鸳说过,流放的犯人过了十五就走,而要被问斩的死囚,则要等到出正月。  

地下的监牢很难了解具体的时间,每当一个狱卒来送了两顿饭,柏灵就拿那盒口脂的盒子,在墙面上画一道杠。  

这一日,柏灵醒来——但来送早饭的狱卒还没有来。  

她算了算日子,今天是二月初一了。  

她静静地等在黑暗中,很快,狱卒终于来了——今早的饭菜格外丰盛,米饭没有半点馊味不说,还有卖相良好的酱鸭和青菜。  

柏灵大口咀嚼,一旁的狱卒看着,不由得微微颦眉,“…慢点吃?”  

她权当没有听见,吃完后放了碗筷,还没有来得及多说一句,就被人从后面用黑色布袋套住了头。  

这一路,柏灵被人用铁链拴着手脚,有些跌跌撞撞地被人拖拽着上前,她感到自己似乎是被推进了一辆囚车,而后被带到了一处四面都是人的房间里。  

到处都是嘤嘤的抽泣声,有的声音属于孩子,有的声音属于少女。  

在这间房子里待了大约半个时辰,透着黑色布袋,柏灵仍旧突然感受到了一束强光——有人把房间的门突然打开了。  

来人一直在低声说着什么,柏灵竖起耳朵,对方说的似乎是某种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