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不要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柏灵正抱着手炉,坐在小院主屋那块“贞善流芳”的匾额下头打谱。  

她一手拿着衡原君的棋谱,一手执黑也执白。  

而她身前摆着的棋盘上,黑白的撕杀已经到了终局之战。  

所谓打谱,即是按照棋谱里的标记,将棋局原原本本地下出来。  

衡原君教过她两种打谱的办法。  

一种是快谱,即是照着最顶尖的名局,迅速地落子。  

这样的方法适合初学者,能够很快培养出棋感——在如此练习之后,初学者自己再下棋时,往往能一眼看出接下来落子的位置。只是打快谱时,需要选用风格稳健的棋局,否则适得其反。  

第二种是慢谱,基本上每一步都要琢磨,甚至有时下到后来,忽然意识到几十手之前布局的深意,那么就停下来,细细地凝神静思。  

衡原君在这本《清乐集》里收录的棋谱,大都风格凶悍,也兼有算路极艰深的弈局。  

这些棋谱里,有一些写着出处——譬如是某某年某某月,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谁谁谁下了棋,后世将之称为什么什么之战之类。  

有一些没有。  

以柏灵自己的感觉,那些没有标明出处的棋谱,一方面可能是年代久远,信息丢失;另一方面,则极有可能是衡原君自己在内宫沁园里琢磨出来的。  

这些弈局风格上都彼此相近,且带着些微似有若无的自苦。  

柏灵下得累了,就闭着眼睛在椅子上靠一会儿,然后起身给自己沏茶。  

雪天里,独弈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柏司药!”赵七的声音穿过院子,“皇上好像往这边过来了!”  

“嗯?”柏灵有些意外,她走出屋子看了看天色,今天没有心理课,而且这个时辰也快要到回家的点了…  

“皇上到哪儿了?”  

“不知道,是养心殿那边传过来的消息,说皇上应该是往这边来了。”  

“好,知道了。”柏灵点了点头。  

她挠了挠头,是自己太敏感了吗——总感觉最近陈翊琮到小院里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  

陈翊琮这一次来,依旧只有他一个人,没有随行者。  

虽然一般很快,就会有其他宫人跟过来。  

柏灵站在院门口相迎,一进门,陈翊琮就说起了下午在养心殿发生的事情——关于前朝专司科举的事情,他几乎事事都与柏灵同步,毕竟他的灵感起源于这里。  

“你在下棋吗?”陈翊琮望着桌上的棋盘,他两头看了看,“是和谁在下?”  

柏灵拿过桌上的棋谱,“衡原君。”  

陈翊琮这时才接过那本《清乐集》,稍稍翻了两页,发现里面竟全是衡原君亲笔手书的字迹,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棋谱是他给你的?”  

“嗯。”柏灵点了点头,“今天闲了一天,所以午饭后就开始琢磨里头没见过的棋局了,一直到刚才。”  

陈翊琮望着柏灵平静的神色——她似乎一点也没有将衡原君视作威胁。  

然而想想衡原君做了什么,他将柏奕和柏灵不是亲生兄妹的消息就那么直接地透露给自己了。  

一面利用对弈来博得柏灵的好感,却在背后造她的谣…这个人真的居心叵测!  

陈翊琮忽然就有些难受起来。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此刻似乎就和衡原君站在一起,在暗中,在柏灵触及不到的地方。  

“你今后…还是离他远一点。”陈翊琮轻声道。  

“为什么?”  

“他会伤害你。”  

柏灵微微扬眉,而后笑了笑。  

陈翊琮颦眉,“你不信?”  

“所以皇上就将他移出了内宫,然后又派人把他看管起来了吗?”  

陈翊琮看向了别处,“…这两件事没有关系。”  

柏灵望着陈翊琮的表情,心中忽然有了一个隐隐的猜测。  

御膳房的宫人就在这时带着饮食到了小院,陈翊琮深吸了一口气,“今天朕有点累…”  

他看向柏灵,“陪朕一起吃饭吧。”  

柏灵点了点头。  

席间,柏灵并没有吃很多,她唯一动筷的东西就是那一碗乌芋粥,陈翊琮看在眼中。  

“不饿吗?”陈翊琮问道。  

“不饿。”柏灵笑道。  

陈翊琮低头吃饭。  

你不是不饿。  

你是还要留着肚子,今晚回家吃。  

陈翊琮如此想着,便越觉得眼前的菜肴食之无味。  

“皇上今天心事也还是很重。”柏灵忽然道,“还是为专司科举的事情吗?”  

“不是。”陈翊琮声音轻缓,“…朕,昨夜做了一个梦。”  

“嗯。”  

“朕梦见你来向朕道别。”  

一瞬间,柏灵觉得两手有些发冷,但她还是像先前一样,轻轻点头,“嗯。”  

“…柏灵,”陈翊琮往碗里夹了一筷子菜,若无其事地问道,“你想过离开平京吗?”  

柏灵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问题竟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被抛出来。  

——衡原君的骤然被关,看来极有可能和觉察到了自己的出逃计划有关。  

他觉察到了什么程度?他又告诉了陈翊琮多少?  

今天陈翊琮忽然留自己吃饭,是无心之举,还是在做最后的试探?  

柏灵低头笑了笑,像往常一样轻轻叹了一声。  

“想过,我也常常做这样的梦呢。”柏灵轻声道,“皇上还记得那本《山川实录》吗?”  

陈翊琮的筷子稍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