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见安旧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柏灵摇了摇头。  

“不知道吗?”韦十四问道,“但你看起来并不惊讶。”  

“猜到了。”柏灵轻声道,“前几天我去沁园,在那里看见了韩冲…那时候我就大概想到,皇上可能是要松开沁园的锁链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我听说韩冲昨天去了趟太医院…”韦十四轻声道,“他又干什么了?”  

“我正要和你说这件事呢。”  

柏灵笑着道,她简短地将昨夜的事情和十四说了一番,而后叹了口气,“…这个人真的太讨厌了,真想赶紧跑路,眼不见心不烦。”  

韦十四陷入思索,“…是个变数。”  

“是啊。”柏灵轻声道。  

“棋谱上,你发现了什么玄机么?”  

柏灵再次摇头,她想了片刻,轻声道,“我猜就是一本真正的棋谱,以前和他学棋的时候,我问他要过推荐清单,他当时说市面上的棋谱有些不如不读,看了反而脏眼睛,所以拿来给我打谱的,基本都是他挑选之后,誊写在单独的纸张上的名局。  

“我猜,这本就是他自己筛选之后,编撰的合辑。”  

韦十四若有所思地应了一声,“听起来…似乎挺用心的?”  

“是啊,他是个好师傅。”柏灵轻声道,“…不过,各取所需吧。衡原君这个人,不能不防。”  

入夜,陈翊琮来到衡原君的新宅。  

才到门口,就看见大门上仍旧挂着内宫那一块破破烂烂的匾额——衡原君应该是把“沁园”的牌匾直接搬到这里来挂上了。  

陈翊琮在那块牌子下站了一会儿,他侧目望向一旁的韩冲,“你主子人呢?”  

“皇上来得急,衡原君尚未来得及更衣,派我出来先迎。”  

“这么早就睡了?”  

“…不是,”韩冲望着陈翊琮,低声解释道,“如今大部分时间,衡原君都在卧床。”  

“病了?”  

不等韩冲回答,陈翊琮已经踏过了新沁园的门槛,去向衡原君此刻居住的院落。  

那里并不是这间园子的主园,而是一处临着水的庭院,规格小一些,但更雅致。  

衡原君正在宫人的搀扶下,慢慢往外走。  

“进屋说罢。”陈翊琮微微颦眉,他看着衡原君苍白的脸色,觉得这个和父亲差不多年纪的男人就像一张纸一样单薄。  

“朕听韩冲说,你近来都卧床不起?”  

“一向如此,”衡原君轻声道,“皇上不必忧心…”  

“朕倒不忧心这个,”陈翊琮端起茶案上的杯盏,“朕交给你的事情,不知皇叔办得如何了?”  

尽管陈翊琮的话如此无情,衡原君脸上却没有半点怨色,他微微垂眸,低声道,“原是想明早进宫面呈…”  

“已经有头绪了?”  

“嗯。”衡原君点了点头,“皇上既肯放权信任至此,臣又怎会…辜负。”  

衡原君取来一道卷轴,将它在陈翊琮的面前缓缓铺开。  

“三年前是朕亲手拆的见安阁,核心成员我已经全部流放边陲。”陈翊琮轻声道,“你不可能短短几天就把它重新组建起来。”  

“当然不可能。”衡原君轻声道,“不过,我想皇上需要的,也不是什么见安阁…”  

陈翊琮微微颦眉。  

衡原君轻声道,“皇上需要一批,肯为您赴汤蹈火的死士…”  

“这个朕早就有了。”  

衡原君笑了笑,“但您需要他们完全隐于外目之下,所以,这件事不能假以他人之手…必须,要您亲自来。”  

陈翊琮没有反驳,他望着卷轴上的示意图和密密麻麻的文字。  

他的目光一目十行地扫过这长长的上书——这大概就是衡原君这几日来所谓的“头绪”,他将当年见安阁组建的方法论提纲挈领地写作了文书。  

不论这里有没有藏私,这封上书对陈翊琮而言,都非常珍贵。  

“…你都猜到了。”陈翊琮低声道。  

衡原君笑了笑,然后有些抑制不住地咳嗽了起来。  

陈翊琮抬头望了他一眼,“不是说你的咳嗽最近好了一些吗?怎么还在咳?”  

“咳总是要咳的…”衡原君端起茶水,“且现在…确实已经比之前好许多了。”  

“讲讲吧。”陈翊琮将卷轴推到了衡原君的一侧,“朕听听看。”  

这一晚,衡原君说的话大概这半个多月以来说的还要多。  

一旁的蜡烛慢慢燃短了一半,衡原君只字未提要如何建立新部的事情,他一直在讲故事,讲当年他的父亲是如何将见安阁交到自己的手上,而自己又是通过何种手段保持着和外部的联络,进而让整个见安阁在他和甄氏的手中慢慢复苏,终成一股足以撼动朝局的力量。  

陈翊琮全程面无表情,时不时打断衡原君的话,提出一些质疑。  

但内里,他早已听得心旌激荡——这个完整而艰辛的开初,正是他最想听的部分。  

若不是衡原君最后声音已有些沙哑,精神看起来也着实疲惫了许多,陈翊琮还有许许多多的细节想要继续征问。  

直到此刻,陈翊琮才多多少少真正了解了母亲要自己禁锢衡原君的原因。  

这个男人,真的太危险了。  

然而看看他现在憔悴的样子——哪里还需要用沁园来禁锢他呢?  

他的智谋、心计…不都被牢牢禁锢在这个虚弱的身体中吗?  

连踏出这府邸都只能勉强为之,这样的孱弱多病之躯,又能掀起怎样的风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