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谁做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现在什么时辰了?”  

陈翊琮看了看外面的已经完黑下来的天,轻声问道。  

“快到酉时了,皇上。”卢豆轻声道,“您看,是不是要去催一催?”  

陈翊琮看了看寂静无人的湖畔,按说柏灵合柏奕迟迟不到,他应该是要生气了。  

可他始终觉得自己似乎还差点什么没准备好,又觉得自己大概是永远也准备不好的。  

希望她早点来,但又担心她来得不够迟。  

“…还是不要了。”陈翊琮轻声道,“就这么等着吧。”  

入夜,雪慢慢停了。  

天上的月亮竟慢慢从云翳之后移了出来。  

从太医院到见安湖畔,柏奕在车上就睡了过去。  

车里很暖和,角落上挂着一盏烛灯,用琉璃盏罩着,火焰跟随马车一起晃动。  

宫人们贴心地备上了小手炉,柏奕抱着手炉,斜倒在马车的对角线上——头枕着马车的软垫,身体半溜在地上,脚瞪着关起的车门。  

昏黄的烛火下,柏灵凝视着柏奕的脸,而后轻轻叹了口气。  

…简直毫无睡相。  

她敲了敲车门,“…慢一点啊,师傅,再晃我真的要吐了。”  

隔着门,外头的赶车人有些愧疚地道,“司药,真的再慢不了了,咱们这个速度,基本就只比走路快一点儿了…知道您晕车,您能不能再忍忍?”  

“…那你再慢一点。”柏灵轻声道。  

“哎,”赶车师傅有些无奈,“好嘞!”  

当马车停在见安湖的西畔,时间已经过了戌时。  

柏灵和柏奕分别下车,两人都快步向着码头而去,隆冬的夜晚异常寒冷,  

船上的人听见了响动,都不约而同地侧目相望。  

“这里!”曾久岩将半个身子探出船舱,“这儿!”  

“看见了!”柏奕高声答道。  

他和柏灵在夜色中跑了起来。  

湖畔的白雪映着月光,闪现出星星点点的银辉,如同梦中的景象。  

“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张敬贞笑道,“他们要是来得再早一点,这景咱们就看不到了!”  

“是啊。”陈翊琮有些心不在焉地捋了捋腰带上的流苏,“真巧。”  

小船载着五个年轻人慢慢划向湖心。  

柏奕一上船便立时向陈翊琮躬身请罪,为不仅自己迟了一个多时辰,还连累柏灵也一起迟了道歉。  

陈翊琮觉得自己似乎应该表现得愤怒一些——自从他登基以来还没人敢放自己的鸽子。  

但自从柏奕上船,他所表现出的恭谦就鲜明地突出了一道君臣的分隔——而这正是陈翊琮今夜游湖想要抹去的。  

于是陈翊琮笑了笑,摇头示意柏奕和柏灵都不必挂怀。  

席间已没有连在一起的位置,两人没什么犹豫,直接坐在了曾久岩的左右。  

“你是在太医院忙什么?”陈翊琮问道,“我听说下午有个孩子被爆竹炸伤了。”  

“是啊,”柏奕答道,“几个孩子在玩‘地老鼠’,结果好巧不巧,几个爆竹窜到一个孩子身旁炸了。这种炸伤损伤的组织很复杂,毕竟火药既有冲击力,又会带来热损伤,所以花的时间比较久。”  

听到“火药”两个字,陈翊琮的注意力稍稍被抓住了——毕竟爆竹和火炮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他颦眉想了一会儿,而后详细地询问了柏奕的操作和患儿的情况。  

宫人们端来饭菜,柏奕边吃边讲,柏灵专心吃饭。  

曾久岩看柏灵似乎很喜欢放在自己手边的一盘桂花蛋,便伸手将这盘菜调整去了柏灵的手边。  

趁着他们谈天的间隙,柏灵开口道,“这米饭吃起来感觉有点不一样,脆脆甜甜的…是加了山药吗?”  

“是荸荠。”一旁的柏奕接口答道,“这东西又叫乌芋,南方的几个州府民间大饭都好吃这个,乌芋,音同‘无虞’,所以大家就加在饭里求个平安的好彩头——百味楼的大饭里这个是固定项目。”  

“嗯,是啊。”陈翊琮点了点头,他看向柏灵,“你在南方待了这么久,没吃过吗?”  

“没有呢。”  

说到这里,柏灵扭头看了看柏奕,“怎么从来没见你在家里做过呢?”  

柏奕愣了一下,他想了想——好像确实是从来没做过。  

之前临近年关是百味楼最忙的时候,他基本都不怎么回家吃,这几年因为柏灵喜欢甜口的东西,所以他基本做的都是指定的糯米八宝饭。  

“…主要是没想到这出,”柏奕答道,“做起来其实不麻烦。”  

饭桌上突然安静了下来。  

半晌,曾久岩疑惑道,“所以…你们家,是柏奕做饭?”  

“一般是谁空谁做,都有空就一起做。”  

柏奕一边吃一边答,见眼前几人表情变得有几分怪异,他的筷子停了下来。  

“有什么…问题?”  

尽管曾久岩他们没有任何恶意,但在听到这件事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一点点愕然。  

这种惊讶,一方面是对没有仆从、事情部要亲自动手的生活所感到的陌生;  

另一方面,则是对柏奕的态度感到一丝荒诞——他竟然对这一切毫无遮掩。  

无论如何,柏灵作为一个女孩子,掌家的时候竟将厨房里的事丢给哥哥来做…这些事抖落出来,留给她的都不会是什么好名声。  

不过,这一桌子人里没有外人,他们是绝不会把这件事往外传的。  

曾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