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忌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柏灵在霎时间绷紧了心弦,她抬起了头,见建熙帝接过了那本《心理讲义》的手抄本。  

黄崇德也在这时回到了建熙帝的身旁——在他的手中,还拿着两本装订齐整的书册。  

那么,一本柏灵的原稿,两本建熙帝复刻的手抄本…现在都在这里了。  

建熙帝望向柏灵的目光忽然变得不可捉摸起来,他抓握书册的手陡然用力,书本的边沿竟因之斜翘起来。  

“柏灵,”建熙帝的声音深不可测,“你——知罪吗?”  

柏灵横跨了两步,在建熙帝的正前方站定后俯身而跪。  

她明白,今天的正题要开始了。  

柏灵的头磕在地上,“臣…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恭亲王怔在那里,他看看柏灵,又看看建熙帝,一时间竟不知这对君臣之间究竟在问什么罪,又在认什么罪。  

只是望着建熙帝那双似怒非怒的眼睛,恭亲王情不自禁地往后退了一步,离柏灵稍稍远了一些。  

“你在书里写的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儿听来,何人教授的,”建熙帝的声音陡然转低,用近乎沙哑的声音压出一句威胁,“柏灵,说实话。”  

柏灵轻轻叹了一声。  

她俯身再次叩首,低声道,“皇上既然一定想知道,臣自然不会隐瞒。  

“这些年与我父亲走南闯北,臣到底和那些养在深闺的女子们不同,见过了一些世面,也遇到过几位恩师。  

“先前张神仙认出了‘祝由术’,想必从这本《心理讲义》中,他也一样看出了端倪吧…但老实说,我写的这些东西,有许多是我自己也不甚清楚的,只是当年的恩师那么教了,臣就那么写。”  

建熙帝径直打断了柏灵的话,“你的恩师是谁?”  

柏灵深吸了一口气,似是下了极大的决心,终于说出了诸如“空空道人”“跛足道人”“癞头和尚”的名字。  

她语气平淡地与建熙帝说起自己是如何避开父亲和哥哥,与这些隐居在大周山林深处的奇人异士周游的往昔。  

这些解释,自从上次张神仙替她打过一场太极之后,柏灵就准备好了。  

建熙帝听着柏灵念完了那首《好了歌》与注解,整个人有些怅然若失地呆立在那里。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建熙帝皱紧了眉头。  

“皇上?”黄崇德在一旁有些忧心地喊了一声。  

建熙帝回过了神来,他再次打量起眼前的柏灵,眼中带着惊疑与不解。  

倘若世间真有高人,为何他遍寻不得,反而如柏灵这般乡野之人,却频频得见…  

建熙帝声音转冷,“除了那些帮你打过下手的宫人,这本《心理讲义》,你还给多少人看过?”  

“没有了,”柏灵轻声道,“其实这本书还没有写完,后面至少还有几十个章节。但在储秀宫巫蛊案之后,臣就直接将书稿交给皇上和张神仙审阅了。”  

“当真没有?”  

“当真没有。”柏灵轻声道,“原本是想等上卷完稿的时候,先去给秦院使过目,但也没有来得及。”  

“好…”建熙帝点了点头,“好。”  

他侧过头,看向一旁黄崇德,“去把火盆拿来。”  

黄崇德的脚步迅速地远去了,一旁的恭亲王此时才意识到建熙帝想做什么。  

他看了看那三本世间仅存的《心理讲义》,忽然想起昨日下午张守中对这本手抄本的赞不绝口,忽然有些懊悔起来。  

早知道这书的来历这么大,他就应该趁着这段时日,早早派人将这本书抄下来…  

随着黄崇德的回返,两个宫人分别提着一个两尺深铜盆的两侧铜环——铜盆的边沿已经被火焰烤得发黑。  

铜盆被放在建熙帝与柏灵之间的空地上,周遭的空气瞬间热了起来。  

建熙帝缓缓站了起来,正当他要将书册全部掷入火中的时候,柏灵忽然喊了一声,“等等!”  

建熙帝的手停在半空,他表情耐人寻味地看向柏灵。  

“皇上近期…政务繁忙,为了…保重龙体,”柏灵微微低下了头,看起来似乎带着些许勉强和遗憾。  

她轻轻咬住了下唇,低声道,“还是不要在室内焚烧书稿了,让黄公公带去殿外,再把臣的这些…无妄之言,烧个干净吧。”  

建熙帝几不可察地露出些微冷笑。  

柏灵这样的反应,才对。  

“也罢,”建熙帝垂眸望着手中的几本小书,“毕竟是你的心血,让你眼睁睁看着它们灰飞烟灭,也太残忍了一些。你既肯体谅朕,朕亦肯体谅你。”  

黄崇德接过建熙帝递来的三本书,指挥着宫人将铜盆再次送出。  

殿堂之内的风再次冷了下来。  

建熙帝的表情慢慢变得平静,他回坐到御座上坐下,“朕这几日,一直在想,先前让你去承乾宫做司药,究竟是不是屈才。”  

柏灵没有回答,只是抬起了头,沉默地望着建熙帝的眼睛。  

一旁的恭王只觉得困惑。  

他分辨不出建熙帝话中的那些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只是从焚书的旨意里多少体会了到了一些父皇对那本《心理讲义》的忌惮。  

“…你能治得了贵妃的怪疾,又能破了金人间者的案子,昨日还有人与朕说,对申将军的病,你也知晓许多。”建熙帝的声音带起了几分疲惫,“柏灵,朕真是小看你了。”  

“皇上言重了。”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