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均不在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柏奕在柏灵的身侧蹲了下来,他望着柏灵的眼睛,有几分担忧地开口道,“你怎么了,这两天一直心事很重的样子,是出什么事了?”  

柏灵摇了摇头。  

过了一会儿,看柏奕蹲在旁边也没有要走的意思,柏灵扶了扶额头,小声说道,“…我饿了。”  

柏奕叹了口气,“那你去换双出门的鞋吧,咱们不现做了,中午出去吃。”  

午时三刻,一日中阳气最重的时候。  

贾遇春的尸体被陈放在慎刑司的大门口,黄崇德匆匆赶来,身后还跟着四五个随从。  

一见来人是黄崇德,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这件事非同小可,因为黄崇德有时候不仅是圣上的眼睛,他有时候几乎可以代表建熙帝的意志。  

所有人都提了一口气,生怕手上的事情被看出半点纰漏。  

“黄公公,”慎刑司今日当值的大太监提着衣摆小跑着出来迎,“您可算来了,今儿这——”  

“不用说了,”黄崇德低声道,“袁振已经在御前把事情详禀过一遍了。”  

“是,是是,”那人连连点头,“那公公现在是…”  

黄崇德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贾遇春的身上,他脚步放缓地走近了几步,望着贾遇春那双至死仍带着不甘的眼睛。  

见黄崇德默默看着贾公公的尸首,当值的太监脸上带起几分可惜,“我们下去的时候,人已经——”  

黄崇德摇了摇头,轻声道,“听袁振说,今日贾遇春来的时候,带了一份圣上的手谕?”  

“是的,不然奴婢也不可能随便放人进去。”  

“东西呢。”  

那太监连忙回转了身,飞快地跑进慎刑司内办公的地方,又飞速地跑出来,双手捧着一卷黄布。  

黄崇德接过,在日光下打开看了看,里面的字迹他太熟悉了——那是贾遇春仿他的笔记写的,手谕的左下角还盖着私刻的印章。  

他逐字逐句地读过去。  

一旁慎刑司的太监实在看不懂黄崇德此刻的脸色。这位老公公跟在建熙帝身边多年,早就练了一身和皇上一样高深莫测的本事,  

只见黄崇德的心口稍稍起伏了几下,最后看了一眼地上地贾遇春。  

“…林氏还在地牢中吗。”  

“回黄公公,在。”  

“领我去,”黄崇德淡淡地开口,“圣上有几句话要问她。”  

慎刑司的宫人们都不由得低下了头,宫里的规矩是这样的。  

越是大事,就越是这样的不动声色黄昏。  

考虑到柏灵近来精神不是很好,柏奕下午提前半个时辰回了家做饭。柏灵在家睡了一下午,醒来之后就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里看书,偶尔也接一接柏奕的话茬聊上一两句。  

在厨房的柏奕不时抬头,就能看见柏灵若有所思地对着书册,似乎很久都没有翻页。  

入夜,柏世钧也回来了。  

正当一家三口摆好了饭菜要开吃的时候,陋巷的外头又窜进了接连不断的火把——这种阵势对现在的柏家人来说,已经有些见怪不怪了。  

外头响起急促的砸门声。  

柏灵安静地放下了筷子,望向声音的来处。  

“别急,我来开门。”  

柏奕站起了身,穿过院子,只是才打开门闩,门就从外面被猛然推开,他整个人都被撞得往后接连退了好几步。  

一群内廷的宫人哗啦啦地涌进了柏家的庭院,还未等他开口,就已经将这个院子围得水泄不通。  

“柏小太医,好久不见啊。”院门口,面色阴沉的袁振站在那里,他带着一贯的拖音,望着柏奕的目光带着显而易见的敌意。  

柏奕拍了拍自己身上方才被撞的地方,“原来是袁公公啊。”  

袁振笑了笑,“柏司药人呢?”  

柏奕皱紧了眉,心中觉得有几分不妙,但下一瞬柏灵的声音已经从他身后传来。  

“袁公公今晚是来找我的么?”  

“是,”袁振神情可怖地笑了笑,森然开口道,“今日上午巳时到午时之间,柏司药人在何处啊?”  

“我妹妹她——”  

“没有问你。”  

袁振轻轻挥了挥手,身后地几个锦衣卫就上前将柏奕拖到一旁,堵住了嘴。  

这动作是如此没有顾及,又是这样迅速,柏奕和柏世钧只觉得心中惊惧——这柏灵走上前,正声答道,“我今天,一整天都在家里。”  

袁振微微眯起眼睛,带着几分怀疑道,“谁能作证?”  

“…家里就我一个人,”柏灵答道,她看了看不远处的锦衣卫,像是想起了什么,“巷口的锦衣卫大人们全天都在盯梢,他们最是知道的。”  

片刻的沉默。  

只有火把燃烧的毕剥声和一旁太监记录问话的沙沙笔触。  

这里发生的每一件事,人们说过的每一句话,在片刻之后都会传回养心殿,传到怒不可遏的建熙帝耳中。  

袁振哼笑了一声,“就凭他们也能拦得住司药你的行踪?那位十四爷呢?”  

柏灵的脸色也变得不大好看,她盯着袁振,声音里带着微微的恼火,“十四今天一整天都在宫里给太后办差,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袁公公到底想说什么?是说我指使十四带我偷偷溜去什么不该去的地方了吗?”  

“那就只有柏司药你自己清楚了。”袁振大手一挥,“搜。”  

先前还站在院子里的那些宫人在瞬间动了起来,他们冲进了柏家的老屋,开始粗暴地翻墙倒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