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夜雨对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入夜之后,白日里沉闷的空气化作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夜雨。  

柏灵头顶着重重的的香炉跪在御花园的假山后面,风起时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四面的地很快就湿了,柏灵闭上了眼睛,沉默忍耐。  

只是,过了许久,她也没觉得有一丝夜雨落在自己头上。  

柏灵有奇怪地仰头,这才看见头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把伞——韦十四站在她身后,不知已站了多久。  

“…谢谢。”柏灵有些虚弱地说。  

四下是朦胧的雨雾,春日的细雨带着丝丝的寒冷和湿润。  

除了伞下的两人,天地之间好像都只剩雨声。  

韦十四轻声道,“他们摆明是在刁难你,你又何必对着他们自证真心。”  

“也不全是为了他们。”柏灵闭着眼睛低语,“现在四处都情形复杂,我还不清楚全局,确实也不好轻举妄动…我跪多久了?”  

“快五个时辰了。”  

雨又下大了一些。  

刮起的风将雨幕吹成了斜的,韦十四也稍稍倾斜了伞的角度,但地上的积水还是多了起来,很快浸湿了柏灵的裙角和鞋袜。他解下自己的斗篷披在柏灵的肩上,暂作御风。  

“你下午一直在附近吗?”  

“嗯。”  

“天色晚了,你也找个地方先去休息吧。”柏灵深吸了一口气,睁开眼睛望着不远的前方,“…我也不全是为了那个老夫人和屈大人。这个时候了,我想,应该是…快了。”  

韦十四没有听懂,只是微微颦眉望着柏灵。  

“你听…”柏灵望着斜前方的石径尽头。  

虽然有雨声的干扰,但两人确实也都听到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来人大约有三四个,显然是向着这一边直奔而来。  

不需要再作任何解释,十四带着自己的斗篷与伞又隐入了夜幕之中。与此同时,一盏温和的灯笼柔光出现在不远处。  

“娘娘…您小心脚下。”  

“还有多远?”  

“应该就是这一带了。”  

雨幕中传来了几声轻咳,还有抚背的声音。  

“娘娘?”柏灵低声唤了一声。  

听到了柏灵的声音,宝鸳第一个反应了过来,她让后面的婢女为屈氏擎好了伞,自己支了一把伞就向方才发声的地方去寻,果然在假山后看见了头顶香炉的柏灵。  

宝鸳高声道,“人在这里!找到啦!”  

说着,宝鸳一个箭步上前,单手打落了柏灵举在头顶的香炉,用干燥温软的毯子迅速将柏灵整个人都裹了起来。  

“让你一个小姑娘在这儿举香炉,造孽…真造孽!亏他们怎么想得出来…”宝鸳的声音很低,低到只有柏灵一个人能听见。  

后面的脚步声慢慢接近了。  

雨越下越大,一道清明的白亮闪过,远天传来了隐隐的雷声。  

柏灵看见,两个宫人一左一右扶着屈氏,还有一人在后面为她撑伞,几人缓步绕过了假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屈氏的步子走得很慢,这几个月来,她几乎没有踏出过承乾宫一步。从寝宫到御花园,这短短的数百步路程,也从未像今日这样远。  

直到看见被宝鸳用毛毯紧紧裹了起来的柏灵,她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屈氏轻轻挣开了一旁宫人的手,扶住了身侧假山上一块凸起的白岩。  

“把伞给我。”屈氏轻声道。  

三个宫人都是一惊,彼此望了望,“可是…娘娘…”  

“给我…”  

屈氏伸出了手,身后的那个宫人也只好将伞柄小心地放在了贵妃的手中。  

“你们三个,去路口候着。”屈氏低声道。  

三个宫人仍没有动,有些为难地望着,宝鸳抬头,厉声道,“都聋了吗,娘娘喊你们走,这儿有我伺候着着!”  

几个宫人这才退后行礼,重新支起了伞远去了。  

假山下,便只剩下了柏灵、宝鸳和屈氏三人。  

屈氏垂眸望着柏灵,柏灵也抬眼望着她。  

贵妃的脸色苍白虚弱,两颊因为消瘦而略略凹陷,使得她的颧骨看起来比旁人更高,也更显老,但那双始终困倦而温柔的眼睛,却依然泛着淡淡的光泽。  

屈氏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眸子变得比刚才更冷冽了一些。  

“在雨里罚跪的滋味不好受吧。”她冷淡地开口,声音因为白日的烟熏而有些沙哑。  

“回娘娘,不好受。”柏灵答道。  

屈氏微微皱眉,“前天我让你老老实实开方走人,为什么不按我说的去做?还要像今天这样,把你一家三口的性命,全都卷进我的病里来…难道你以为,本宫看上去心善,就可以任你拿捏?”  

说到最后,屈氏显然是有些发怒了,声音还带着些微的颤抖。  

“娘娘…”宝鸳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屈氏,明明方才在承乾宫她还叨念着外头的大雨,执意要来这里看看柏灵的情况,可现在真的见上了,又怎么会这样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  

这样的娘娘,连宝鸳过去都很少见过,她呆呆地望着发怒的屈氏,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柏灵仍是望着屈氏的眼睛,轻声道,“娘娘,我没有半点想拿捏你的意思——”  

“你口口声声、说什么不会容我受分毫伤害,但你现在的做法和他们做的事情,又有什么分别!”  

屈氏的声音充满了悲切,她紧紧地捏住了一旁的石岩,以免自己因为失力而滑倒。  

宝鸳一怔,“娘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