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风天小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平天大圣牛魔王,乃是昔日傲来七圣之首,排名远在齐天大圣孙七之上。  

所以其族玄夷的战力,也远非阳夷可比,  

女丸此时召唤它,也几乎用尽全身的神力,一时有些虚脱,躬腰嗬嗬喘息。  

“玄夷,给我一炷香的功夫恢复一下。”  

老黑牛不屑道,  

“哞,就眼前这些角色,还消什么一炷香的功夫。  

主人且歇着,此处由我包了!”  

申公豹的头在空中飘来飘去,那声音也是飘忽不定,  

“玄夷,你这个沉睡了千余年的老鬼空口说什么大话?  

上世封神的须弥诸仙,人人长了千余年道行,哪儿容你这个睡鬼充大?”  

“哞哞,少见多怪,谁说睡觉就不能长道行了?  

俺老牛今天就让你见识见识!  

千年一觉…牛昼鼾!哞~”  

一阵低沉的牛吼送出,路旁的天池小畜,也被荡起阵阵涟漪。  

池中仿佛有结界发出共鸣,回应了一道更低更沉的嗡鸣。  

难道是,天门?  

女丸不由心头一动。  

在她心头动的时候,白额黑睛虎也动了。  

那畜生被这一阵吼声震得眼瞳收缩,几乎变成了白额白睛,它开始恐惧地向后奔逃,哪里有心情再战。  

申公豹的头颅也终于停止了漫天乱飞,咬牙乖乖回到了身体的位置,祭起开天珠过滤声波,再以双手塞耳。  

女丸心下大奇,为啥我没有感觉?  

那老牛像似能猜到女丸心中所想一般,在停止低吟后,向她解释道,  

“你身具武罗武魂,虽然没有完全觉醒,但亦可保你不受俺的牛吼震慑。  

不过他们就不同了,主母您就瞧好吧。”  

申公豹等到吼声一止,立即反击。  

开天珠放着五彩光华激射而出,  

他的头再次冲天而起,双目精光暴射罩向八尾顶门。  

那牛鼻息一吐,一只金环射出,不大不小,正好将那开天珠套住。  

“老子平天,你还能开个什么鸟?”  

这平天琢本是老祖宗牛魔王在玄夷满月时送与它保平安的牛鼻环,刚好克制这枚开天珠。  

一举除去眼前的威胁,老牛双目上扬,八尾冲天,如八爪鱼般将申公豹的头颅缠住,  

掩住它的口,鼻,嘴,颈部的断口,将那头颅在山壁上猛甩,  

“飞!飞!叫你飞!  

像只没头苍蝇一样飞!  

千年道行!  

来!拿出来给爷爷看看!”  

等到它吐槽完的时候,那申公豹的头颅已经变成了一只泄了气的皮球,远处的身体也早已瘫软在地。  

白额黑睛虎此时强忍着内心的恐惧,回转来舐着申公豹的残躯,似乎想将它唤醒。  

老牛一声怒喝,那虎委屈地松口向后退了几步。  

随后老牛又是几声低吼,仿佛在用兽语与对方交流着什么。  

白额虎双眼噙泪,可怜巴巴地点着头,最后发出一声悲鸣,声音高亢,穿云裂谷。  

老牛同时闷哼,扎实浑厚的音色充满了低音部。  

两道和声产生的共鸣,让小畜湖的水面波动不停。  

片刻后,回响来,天门开!  

“太师,还有没有办法派人手进去。”  

宫妆丽人催促道。  

“难,除非全面开战!  

姜子牙已经撤档了春节院线,亲自监视这里的情况。  

我们如果再有大动作,恐怕会引发第三次神界大战啊!”  

“哎!但愿魔家四将,能守住最后一道天门!”  

梦境中孙祥正在与女丸惬意地讨论蛰伏的价值,话语中满是哲思,  

“现在主母明白为何武罗一族选择了蛰伏吧?  

有时蛰伏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当你再次粉墨登场的时候,必能惊艳四方!”  

“囚牛那一吼震乾坤,就是这种力量吧。  

武罗一族当真就再也没有出世吗?”  

“怎么可能?  

武罗有辛氏保全了大夏部落。  

虽走关外,依夏俗降夏后氏为有夏氏,与殷商所封的西伯和平共处,又派分家散宜氏辅佐西伯在周至建国。  

所以,后来西伯伐商,以有夏为正溯,  

《尚书》诰誓,尝言有夏,便是这个原因。”  

“那么上一次神界封神大战,我们武罗一族,应该也有人参与咯?”  

孙祥听到这里,忽然大笑,不再回答。  

还是胡升圆场道,  

“这一步,乃是主母自悟,我们可没有泄露天机。  

主母若要再追问下去,可能会触犯逆命天条,难免对而后修为产生影响。”  

女丸面带了然微笑,安然回到现世。  

结界之中,一尊山神样的绿皮怪正在等她。  

一番雨疏风骤。  

知否!知否!可怜绿肥红瘦。  

“魔家将,广目天王魔礼寿!见过武罗灵身!”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称自己武罗灵身,女丸为此也颇感突兀。  

“九头尾兽里,只有八尾和九尾的威力勉强可称。  

武罗转世,只有能够召唤八尾,才有资格称为灵身。  

你,已经及格了。”  

原来如此,女丸心中暗道。  

她想尝试再招出八尾来一波昨日般的碾压战,却忽然发现体内空荡荡的,根本感觉不到八尾的存在。  

魔礼寿见她的表情,便已猜出大概,  

“怎么,你还想连续两日召唤出终极尾兽?  

你的境界还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