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山火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哎呦我的主母,您可别嫌他生相怪。  

这个杨任可是大有来头,莫说是洪锦,就算是黄天化…  

不,不,不,  

即便是狐媚子现在的头号臂助——闻太师,  

见了杨任也要给三分薄面。  

出动五位天君摆阵困他倒也并非是捉了牛刀。”  

孙祥听了女丸的描述,在向她详细分说,  

一旁胡升也忍不住插嘴道,  

“太岁神之首,甲子太岁杨任!  

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怎样,那一扇子,便如有移山填海之能吧?  

瞬间在天堑中造了通途!”  

“行啦!看你们这一副迷弟模样,真后悔没替你们讨两个签名。”  

须弥界,宫装丽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居然,还是让杨任将五火七禽扇带入了悦闻。你的手下啊…”  

“公主,这杨任,道行不在洪锦之下。  

当年一扇扑灭三瘟神…  

再说,这不是快鼠年了么…  

他的力量有加成啊!”  

“哎?许久不食人间烟火,怎么就忘了这茬。  

按照人间的规矩,这时候怕不是见面都要拜个早年?”  

闻太师展颜微笑,这一个多月来,他还是第一次笑的如此真诚,  

“自然当得!”  

“啊,那本宫就代表我们须弥界,祝人间诸生:  

夙愿得偿须有日!”  

“福报频来弥漫天。”  

“今儿那贱人的事儿就全权交给你去操心了。  

本宫也想休息休息。”  

“哎,公主请!”  

女丸今日气色恢复的不错,阳光从窗栅里照入,暖暖的,颇是惬意。  

只是在那暖意里…怎么好像还有股焦糊的味道?  

女丸翕动着纤细的鼻翼,仔细寻找着味道的来源…  

哎呀,莫不是,灶上的火一直没熄?  

羊汤干,砂锅裂,灶台熊熊火势渐起。  

灶间的梁柱,柴草都已被引燃,此时再要扑火,怕是已有些晚了。  

女丸心下大急,忙要赶出庄园喊人,  

忽然间从那火影里闪出一人,一把将她推倒。  

女丸挣扎着爬起来想要跑,却发现四周的去路都已被火阻了,  

那名浴火而生,红睛赤发的男子对她一阵冷笑,  

四周虽是雷火雄雄,但一股寒意却从女丸脊后升起。  

素书滑落,恶徒欺近!  

休对怜人生怜意,且将新火试新茶。  

火还在烧,但此处已是悦闻,雷峰巅,火焰山前,一条灰烬之路,正是昨日杨任所开。  

“哼~雷部那帮没用的废物,  

五个栏一个,居然都没拦住!  

若是早些请人家出手,才不会有这许多麻烦!”  

赤发人身材窈窕,但肉质圆润,宛若女子,  

这一开口,更是坐实了娘炮的人设。  

他果着双足,悬在空中,脚踝混圆,肤若凝脂,  

最要命的是,脚趾上居然都用丹蔻涂了红。  

颊上虽然蓄须,却也打理得非常精致,以红橙白三色挑染,夺人眼球。  

(此处再次为卦象解释作注。因为贲卦遭人误解的次数,实不下于蛊卦。贲这个字,在上古读“必”,本是装饰的意思。在说文中,为单一读音,单一解释。假贲为奔,其实是通假字,并非本意。)  

“你是火灵圣母?”  

火灵圣母的灵身早就被女丸破去,女丸当然知道他不是。  

她如此说,只是很单纯的想激怒他,诱他出手。  

“你认识火灵姐姐?  

我是她的妹妹,接火天君,刘环~  

不过我们火部天君,可不像雷部那么没用。  

也罢,既然你认识火灵姐姐,那就给你个痛快好了。”  

刘环伸出右手纤纤食指,在指尖点起一簇火苗,随即檀口轻张,漫不经心地一口气吹熄了。  

“早些时候,在前面那处火山,我曾经灭掉过一只火灵混球,不知道是不是你口中那个什么姐姐~”  

女丸依然贯彻着自己的战术。  

她在悦闻遇到的第一位修士,便是一名娘炮——姚忠。  

她和姚忠在薪狩村重逢,有过不少交流,  

因此,她对娘炮的心理,还是又一定了解的。  

娘炮平时个个阴险沉稳,只有彻底激怒他们,逼他们炸毛,才能看破弱点。  

那刘环听说女丸曾破火灵灵身,果然按捺不住喝道,  

“你说什么?你,你杀了姐姐!”  

他怒气上冲,那眉毛仿佛都燃烧了起来。  

女丸的身边忽然一连点起五道火环,  

五道火环在迅速旋转,聚拢,不时溅射出点点火花。  

若是女丸被那五道火环锁住,显然将会化作一团灰飞!  

女丸背后双翼一振,腾空而起!  

在雷峰的镇压下,她已经太久没有体验过飞行的了,挥动双翅的感觉,真好!  

“雕虫小计!”  

刘环显然对自己的失算颇为懊恼,但他却也没有被飞起的女丸惊到,  

他身后也是一亮,一对火翅扇动,将他的身躯拔起,与女丸对峙。  

“你以为会飞,我就困不住你吗?  

带了翅膀,只会更累赘!”  

他话音方落,便开始画圈圈。  

那圈圈画得便如一圈圈涟漪,一圈套着一圈,  

每一圈都是一道火环。  

那火环自四面八方向女丸罩来,  

高处,低处,前,后,左,右!  

女丸若在地面,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