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水雷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昨天我们派去的人,被洪锦作掉了!”  

宫装丽人一声叹息,难得地没有发作,  

“如果是洪锦出面,那也不意外。  

没想到招安季康那个废物,居然会惊动洪锦。  

他与龙吉一起修行了那么久,治愈几头尾兽,应该也是举手之劳吧?”  

“公主所料不差…的确,如此。”  

“前些时候那三头尾兽遭受的都是解体之虞,  

此刻就算治愈,恐怕也无法发挥十成力量。  

现在那贱人的功法既然入了雷境,太师,接下来是不是应该看你的了?”  

“啊,回公主,雷部天君均已就位,随时听候调遣。”  

“嗯,本宫累了,你自去处理吧。”  

梦境中胡升孙祥听得洪锦仗义出手,心头均是大快。  

“我就说洪哥不是那样的人!”  

胡升咧着大嘴在那里傻笑。  

可孙祥面上的笑容却只是一闪即逝,  

“现在主母已经渡过了天劫,那么就更要小心了。  

主母的素心功已经修习到了雷卦诸卷,  

雷系诸天君如果在这时候出现,实力均会大大增强。  

闻太师与那狐媚子沆瀣一气,雷系天君必然都任他们调遣。  

最近几日的形势,实在不容乐观呐。”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女丸倒是比孙祥坦然不少。  

她借着梦境,倒是好生将养了一下重伤初愈的三只尾兽宝宝,  

它们,才是接下来战斗的资本。  

今日汝执楼重开,老板娘免费宴请街坊。  

天下其实常有免费的午餐,只是午餐背后必然有其道理。  

眼见汝执楼已成传说之地,名这东西,是把双刃剑,这今后生意如何,那就全在这“人气”二字了。  

所以午餐固然免费,其背后的意图也是十分鲜明的。  

然而对于街坊市民而言,他们绝对不会去深挖这些背后的东西,只要有“免费”二字,那便必然能使他们趋之若鹜,济济一楼了。  

重新修缮门户,或是正柱上梁,自然也要请个道士,开个光,图个吉利。  

刘洪也是颇懂规矩,不知道去哪里请来了一位中年道人做法。  

那道人,碧玉冠,一点红;  

翡翠袍,花一丛,  

丝绦结就乾坤样,背负太阿画七星。  

一看就是有道高人的模样。  

他用酒水化了符箓,喷在桃木剑上,大念了一番妙妙妙中妙,玄玄玄更玄的口诀,一杯酒祭天,一杯酒祭长,这第三杯,他便咕噜一口吸入了腹。  

谁知道这看来方正的道人竟帅不过三步,吞了那酒,便面色潮红,步履蹒跚,噗通一声,跌在地上,人事不知了。  

刘洪忙上前眼看,见那道人果然是醉黄粱,于是便和周登二人将他架入了内宅。  

等到女丸招呼好了客人,便自回房去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自乱耳,伏案牍固劳形。  

成此陋事,便转回悦闻,风回峪前,一路通天。  

女丸睁眼时,恰看到那道人笑吟吟地望着自己。  

她不识对方底细,只能先恭谨施礼道,  

“不知这位仙长如何称呼。”  

那道人用哼唱口诀似的语气随口应答,  

“我当是如何强横的人物,  

竟然能斩辛环,杀孙良,连折我雷系两大天君?  

眼下看来,也没什么特别嘛,  

神体尚未觉醒,与此间太上的感应也算不得如何融洽。  

嗯~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贫道,还真是好奇的很。”  

“你,你是雷部天君?”  

女丸得了孙祥提点,自然知道雷部的天君和她必然不是一路人,心中立时提起了二十分的警戒。  

“不错,在下赵江,当年十绝阵地裂阵主。好叫你死个明白。”  

十绝阵?!  

当日孙良便是十绝阵之化血阵阵主,女丸自然识得厉害。  

若不是当时恰巧得了太上金弓,自己根本没有能力伤到孙良分毫。  

而那金弓自那一役后无论她如何催引太上之力,都不曾重现。  

眼下再遇十绝阵,她可要如何是好?  

赵江冷笑着抽出背后的宝剑,  

那剑的剑身与剑格构成了一个标准的十字,想来必是一件了不得的法器。  

赵江将宝剑举起,正要念出发动的咒语,  

女丸三十六计最强计故计重施,  

不等他准备完毕,扭头便走。  

在雷云下无法展翼,但她有王师!  

眉心王旗亮起,自有阴兵飞马来,将她拉上马背,翻身飞驰!  

“多此一举!”  

赵江一声冷哼,把剑一挥,一只妖睛梅花鹿便自他夸下挺起。  

那鹿儿气定神闲,也不奔跑,只是四蹄轻踏向前追去。  

阴兵所乘的骏马,高大膘健,若放在阳世,必然都是万里挑一的宝马良驹。  

它们四蹄翻花,那速度似乎能追星赶日,过隙无痕。  

但女丸伏在马背上,偏偏就眼睁睁看着身后那只梅花鹿懒洋洋地向她逃遁的方向踱来,越追越近。  

赵江骑在马上,高举圣剑,一字一句地喊出了发动的咒语——  

“究极垦!”  

(じゅうじけん!自寻梗源,对00后不友好。)  

没错!这把剑在千年之后因某些机缘,流失东洋,成为了某个忍者门派的圣剑,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且说他这咒语一出,大地忽然开始崩裂,裂出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