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家族,信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家族是什么?家族和门派有着什么区别。  

正阳的光辉融化着春雪,余青坐在庭院中的石桌上思考着,灶房冒着炊烟,蚕房中余青雨拿着扫把清扫着。  

家族是姓是血脉的凝聚,门派是师是信念的凝聚,两者互不干扰,又可相互融合,  

那家族就必须得是有相连的血脉,才能算的上是家族吗?余青觉得这是必须要有的。  

血脉是家族的经脉,是家族的绳锁,是家族的纽扣。  

那在血脉没有形成之间,可以用什么来暂时代替这些呢?思考了一会,余青拿起笔在纸上轻写下了两个字。  

信念!  

有着相同的信念人们才可以相互聚在了一起,这样慢慢的便形成了家族,形成了门派,  

家族重血脉,门派种信念。  

那信念又要这么样才能形成,又或者自己创建的余氏家族应该暂时用什么样的一个信念,才能把收养而来的人们凝聚起来呢?  

在只收养了一个余青雨后,余青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今天长婷公主带来了周皇的信息,那以后收养的人便会多了起来。  

如果没有一个可以凝聚人心的信念,那光靠名字,恩情,亲情,其实是不能让这群人凝聚成为家族的,就算靠这些凝聚成了家族,没有血脉的牵连,那这家族也存活不了多久。  

思考这这些,余青看向了院落中的春枚,此时正有山风吹来,吹落了瓣瓣花瓣,  

看到这一幕,余青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副画面,这是前世所看动漫中的一幕,  

“树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熄,火光将会继续照亮村子,并且让新生的树枝发芽,此为火之意志,但可惜并不适合。”  

余青轻声说完,摇了摇头,家族的信念需要的是凝聚,团结,而不是牺牲,让新的树叶发芽,  

.......  

时间慢慢的过去,三天后,身上的红斑已经消失,此时已经来到了乾元二一四年的辰月,天气大幅度的提温,山上的雪全部化了开来。  

让仙客临派人把还剩下的青罗果搬回放于冰库之中,余青来到了仙客临中,长婷公主虽是凡人,但在余青心里还是有着不错的印象,这是一个狠人,也是一个聪明人,如不是周元国有祖训,而她自己也有些弟控的话,现在周元国的皇位应该是她坐在上面。  

“如熙见过国师,”仙客临四楼,长婷公主莲步轻移,弯腰向余青行礼笑道,长婷只是她的封号,她本名为朱如熙,只是这名字周元国却无几人叫得。  

余青笑着指了指一边的座位,并开口说道,“一别五年,如熙还是这般风姿动人,就是不知这棋艺有没有落下。”  

听到余青的话语,长婷公主没有漏出丝毫不适,反而落落大方的在余青身旁坐下,手持起面前棋蛊中的白字落与了棋盘上,开口笑道,“能得国师这般仙人的夸赞,倒也不枉费如熙这些年来的保养,只是这棋艺,五年前不如国师,五年后也自然不如国师,也不知这般算不算是落下了。”  

余青脸漏笑意,摇了摇头,手持黑子落在了棋盘上,笑道,“你啊,你啊,还是这般鬼灵,如今毅杰已死,我也五年没入王城,你难道还不心安吗?”  

长婷手拿旗子顿了顿,随后放于棋盘上,笑着说道,“国师乃是仙人,仙人之威,如何是如熙这一个凡人能承受得了的,只望仙人心善佑我周国,那我周国必将世代供奉仙人。”  

“仙人,人在旁,如熙多思了,”余青开口说道,手中的黑子落下。  

长婷脸上漏出了笑容,“如熙只是一女子,这女子自古以来便爱多想,望仙人宽谅。”  

余青听闻后便不在开口说话,长婷自知理亏,也不敢言语,一盘棋在沉闷的气氛中很快便下完,  

余青起身向着客厅中的主位走去,然后坐了下来,看着长婷公主,开口言道,  

“这旧也叙了,不知长婷公主今日到来乌桑村想要见我所谓何事?”  

听余青的话,长婷笑着的脸愣住了,随后眼中闪过苦涩,心里明白两人的交情,今日算是结束了,不过这苦涩也只是在眼中一闪而过,为了国,为了家,这点交情有算的了什么。  

脸上的笑容重新舒展了开来,笑着说道,“当年国师和弟弟约定,周元国四郡十六城,要城城皆有学院,学院皆授吐纳静坐法,如今弟弟也算是完成了与国师的约定,如熙此次前来便是为向国师汇报此事。”  

余青点了点头,随后开口说道,“既然约定已经完成,那你这里回去让你弟弟多注意一下那些修行静坐之法的人,如有什么异样便传信到仙客临,我看到了自会前去查看。”  

“如熙明白,”长婷弯腰行礼道。  

余青看她应答了下来,便起身打算回迎客居,  

这时长婷突然开口说道,“国师请留步,其实此次如熙过来还有它事?”  

余青停下了脚步向她看去。  

“仙师授下的静坐之法,在五年前,我王城三大学院已经开始传授教学,如今到有四人感受到了国师所说的灵气,”长婷连忙开口说道,  

听着长婷的话,余青心中升起了惊喜,随后对长婷说道,“那四人是何人,可有跟随你一起到来。”  

“四人皆已跟随如熙来到了乌桑村,现在正于隔壁房屋中等候着。”长婷开口说道。  

等她说完后,余青迈步向着房门走去,长婷连忙跟了过来,走出了房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