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北望贝加尔,崇祯不好骗(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突。  

经过这二十五年的惨烈抗争,布里亚特人最终还是被完全压服,臣服于沙俄。  

但其中一部分反抗俄国到底,向南移入喀尔喀领地。  

另外一部分布里亚特人,当清军在黑龙江以西打败俄国人时投向中国,被赐名“巴尔虎人”,编入八旗,并安置在呼伦贝尔地区。  

贝加尔湖在清代的恰克图条约归了沙俄。  

《恰克图条约》,又称“恰克图界约”、“喀尔喀会议通商定约”,由清廷代表查弼纳、特古忒等与沙俄代表萨瓦于1728年(雍正六年)在恰克图(今俄罗斯恰克图市)订立。  

《恰克图条约》是确认中俄此前各项条约(包括《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等)的总条约,共十一条款。  

刘元昭看着波澜壮阔的贝加尔湖,说道“待我发展几年,这些都是帝国的,谁想要拿走,要凭实力说话!”  

夸下豪言,刘元昭没多做停留,就返回了自己的地盘。  

一回到乌兰巴托,文书义送来了北京城的书信。  

刘元昭一看这书信,大为苦恼,明廷与女真联手,这可是让他在战略上处于被动。  

虽然现在的大明无力出击攻打他,但是大明的物资养肥女真,他可就难受了。  

如今的蒙古四分五裂,他需要去统一,这可是耗时耗力的事情,特别是东边的蒙古部落全部投靠了女真。  

他觉得必须破坏大明与女真人的联手,打破这经济封suo。  

于是,一支使团从云中城出发,进入宣府。宣府巡抚沈棨见到近千人的使团,有些迷茫。  

使者黄文林上前道“拜见巡抚大人,在下乃是蒙古汗国使者黄文林。”  

沈棨点头道“贵使所来为何?”  

黄文林上前递上一个礼盒,道“吾大汗与天朝上国之间有一些误会,大汗特意派遣在下来解释赔罪。”  

沈棨也不知道事情轻重,于是派出人前去京城请示。  

崇祯则是询问内阁,周延儒闭口不言,以示避嫌,温体仁则是建议可以接见,不失国朝礼仪。  

温体仁为何同意呢?这还得从昨天夜里,家里天降横财三万两,请他玉成此事。  

崇祯不知,同意让黄文林入京。  

黄文林一入京就上书陈述刘元昭的无奈,于是就把林丹汗卸磨杀驴的事情说了一下。  

他说道“陛下,我家将军也是无奈,当时局面紧急,将军不得已胁迫林丹汗的孤儿寡母掌控察哈尔部。  

如今将军已经平定土谢图汗部,计划明年攻克和硕特部以及准噶尔部,如此,大明西北一带再无边患!  

只是将军踌躇满志之时,突闻噩耗,于是派遣下官前来解释,莫让陛下被小人蒙蔽。”  

崇祯看着黄文林,笑道“你这贼子,真是油嘴滑舌,这刘元昭为何不亲自前来京城解释?他不是做贼心虚?来人,关入刑部大牢,待抓住刘元昭之后一起论罪!”  

黄文林来不及反抗,就被人抓下去了,使团近千人尽皆入狱。  

于从文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于是策划拯救计划,使团近千人,他无法全部拯救,只能弃车保帅了。  

黄文林关入刑部大牢当天晚上,京城几处地方发生大火,就连皇城周边也遭了难。  

随后,于从文乘着大家目光被大火吸引,突袭了刑部大牢。  

洛养性早已埋伏,奈何于从文也准备冲锋,携带了不少火器,硬生生把洛养性的锦衣卫击溃,救走了黄文林,当晚就把他从地道送走了。  

至于其他人,大部与过来支援的明军死战,还有小部分跟着锦衣卫撤退了。  

京城一夜混乱,崇祯得知黄文林被救走之后大为震怒,斥骂臣子不得力,说道“朕的皇宫都要被他们烧了!你们却不知道这些贼子在哪!无能!可恨!”  

崇祯骂完之后,就把截获的使团礼品拿出一半交给了洛养性,说道“这里大概值十万两银子,你拿去重建锦衣卫,再出差错,你自思量。”  

吩咐了洛养性之后,崇祯又喊来王承恩,拿出另一半的使团财物交给王承恩道“洛养性此人心思多,朕不能信,大伴,拿着这些钱,扩展东厂!  

朕的身家性命就全靠你了,唉,朝堂里,可有几人为朕分忧啊!”  

王承恩连忙跪下道“皇爷请安心,奴婢就是拼了性命也会保护皇爷!”  

东厂和锦衣卫因为此事重振威风,但是阻拦的人缺少了许多,那一夜的大火,也有官员被烧死。  

黄文林从京城死里逃生,在几个锦衣卫的保护下,逃出关外,返回云中城。  

这时候,刘元昭已经返回云中城,土谢图汗部交给了刘进喜和刘进忠看着,自己在云中总理诸部。  

阅读明末夺天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