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选房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智!忙呢!”  

“哎呀!来上班了?”张智停下手里的活计用抹布擦手。  

万帆掏出一盒梭罗烟抽了一支给张智。  

“下午下班到仙客来聚聚。”  

“啊!去京城发财了?”  

“屁吧!有个几百块钱奖金钱,热闹热闹。”  

有这样好事儿张智乐得屁颠屁颠的。  

“对了!我要买个电控装置和一台无刷直流电机,你给推荐个配置。”  

张智有点疑惑:“你买这玩意干啥?”  

“当然有用了,能驱动一辆自行车就行,我准备再买块电瓶把我那自行车改改,你不知道我今天早晨来上班遭多少罪。”  

“改自行车?你这不是扯蛋吗?你怎么把电机安装到自行车上?”  

张智这样一问万帆才想起来,自己想的简单了。  

电动车都是采用轮毂电机,电机厂生产的电机这根本用不了。  

这个问题他得去找宋斌。  

宋斌是电机厂的技术科长,八七年毕业于申阳某工程学院,真正的高材生。  

当初他考大学的时候,渤海海军学院可是要过他的。  

他之所以后期去了申阳某工程学院,这就的怪他短视的母亲了。  

他母亲也不知道听谁说的,海军学院毕业了就是上军舰上去,好几年也回不了家一次。  

就为这个他母亲是死活不让去,作为孝子的他就去了申阳某工程学院。  

甚至他毕业以后没有留在申阳而是回到红崖这么个小县城也和他母亲有关。  

他毕业的时候申阳有多少企业点名要他,但最后他还是回到了红崖。  

要不说人的命天注定,命里注定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宋斌在专业上是绝对有刷子的,红崖电机厂之所以能成为北辽省重点电机生产企业,和他有巨大的关系。  

电机厂所有的电机改良几乎都是他一手促成,包括无刷直流电机和电控设备的研发。  

在八七年看到联邦得国的直流电机后,他就着手开始研究直流电机,前后三年的时间产品就获得了国家定型。  

万帆觉得他应该把轮毂电机工作原理图画出来,让宋斌给设计修改一下。  

这个思路万帆准备在请师傅和车间主任吃饭的时候和宋斌聊聊。  

“下午下班在宿舍等着我。”  

通知完张智,万帆回到车间。  

现在他该想想怎么解决打火机的电子点火器这个问题了。  

就算知道这个点火器是用什么材料和标准制作的,万帆也不认为他能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压电陶瓷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也得请教宋斌了,就算他解决不了他也应该知道哪里能弄到这玩意儿。  

万帆上班中午是带饭,整个电机老厂中午带饭的员工粗略估计一下应该有七十多个,都是家在农村的员工。  

但像今天这样的雨天,在县城离工厂远一点的员工也有跟着凑热闹带饭的。  

因此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车间里是非常热闹的。  

汪春江家在红崖西北方向的杨房住,属于红崖郊区,离红崖有四五里地今天中午他也带的饭。  

加上万帆师弟李长有,三个人的饭盒用一个木头箱子摆在一起,三人围坐四周一边吃饭一边扯蛋。  

外面的雨依然噼里啪啦的下,没有一点停的意思。  

“今天下班我找了几个人,李虹、单云丽、江光云、张智,加上你和长友,咱们聚聚热闹热闹。”  

“因为啥呀?”汪春江疑惑地问。  

“不为啥,这次去京城参加笔会弄了几百元奖金,请不错的哥们吃点饭。”  

“万帆!你也行呀!稀里糊涂弄个作家混。”  

“咱别提那作家了,没劲儿!说别的吧。”  

“能当作家的人脑袋都有算计,万帆!我想在街里或者是街边买个房子,你看在哪儿买好?”  

汪春江原来是龙江克山人,下来这几年一直在杨房亲戚家一栋破旧的快要倒塌的老房子里住。  

他家上有父母下有闺女,还有个待字闺中的妹妹,也该是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了。  

“买房?在街里买?街里的房子可不便宜呀。”  

九一年在街里买一栋房子,破破烂烂的在一万五左右,稍微好一点的就得两万。  

至于好房子没有两万五上下就别想了。  

就是在农村买个中等的房子五六千,好房子也是过万的。  

“就是不便宜也得买呀,总不能老溜房檐吧,在农村买有点不甘心。”  

汪春江家从克山下来可是城镇户口,当然能在城里住就不会考虑农村。  

“你家攒了多少钱呀?”  

“不到一万,不够就得从亲戚家借了,就是这地方不好选。”  

万帆回忆了一下开口道:“你若是想到了将来有发展,房子能升值,听我话到前炮或者是官家山和龙王庙这个地区去买房,这几个地区将来会先由发展。”  

万帆所说的这三个区域都在红崖南部。  

红崖县城离黄海有大约六七里地的距离。  

将来开发它没有理由不先往海边发展,就是傻子当领导都得这么干。  

将来红崖首先发展也确实是先往南后往西,北和东两个方向因为有河隔着始终没有什么发展。  

所以,南边会是最先得利的地方。  

红崖县明年就要撤县化市,万帆所说的这三个区域前炮已经化进了城镇,官家山和龙王庙这两个地区在九五年左右也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