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前往水之国(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雾忍便是以着五大忍村里最血腥、恐怖闻名整个忍界,原著里初期的第一个BOSS人物桃地再不斩的鬼人称号,便是雾隐村血雾政策下的产物,并不是说带土控制了四代水影,才让雾隐村开启了血雾时代,只能说是带土让雾隐村的血腥进一步加剧,从之前百分百控制在水影等雾隐村高层手里的血雾政策直接扩大化!

让整个雾隐村进入到真正极致不稳定的混乱局面里。

当然,带土控制四代水影让雾隐村愈发混乱的行为,也是直接影响到整个水之国,在一个随时可能爆发内乱,到处都是忍者拼杀的国家里,民众们的心弦自然是很容易紧绷起来,原著里有提到的一些水之国民众们甚至因此惊惧到排斥一切拥有‘特殊力量’之人,将这些人当做是怪物来对待和处理。

将司一路之上,随处都是可以感受到这类似的氛围。

在耗费了两三天时间里,先后出入水之国包括国都在内的几座重要城市里,将司也是较为全面的了解了目前水之国里的态势,总体来说,现在的水之国便是宛如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一般,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在水之国内部里已经是发生了不下百起的内部忍者混战,最大的两起自然便是之前提到的辉夜一族和雪之一族的覆灭,那可都是超过千人的大战!

然后接下来的一些小家族被灭,以及局部小规模的混战,在野外还好,有些甚至直接就是发生在水之国的一些城市里,波及到的民众生存问题,一度引起了水之国普通民众们对雾忍们的敌视。

当然,几乎都是敢怒不敢言。

水之国大名在此之前曾经有意询问雾隐村一些相应的情况,但似乎不仅没有任何成效,还被反向隐隐威胁了一次,这也导致水之国官方高层们再也不敢去管这些内部混乱之事。

这些都是将司目前可以搜集的一部分有效情报。

也是可以让将司大致捋清楚目前雾隐村以及整个水之国的局势。

“带土这家伙,还真的搞的够华丽啊,也就是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便是让雾隐村废掉了快五分之一的力量,啧啧,仇恨的力量还真的是足够强大了!”

将司从水之国都城的高墙之上纵身一跃而出,眺望着距离这一座水之国都城也就是仅有三四百里的雾隐村所在方位,瞳孔里流露出一缕淡淡亮丽之色,低声说道。

需要提前获悉的外围情报也是侦查的差不多了。

可以预见带土所控制的那一位四代水影在雾隐村里已经是进入到‘众叛亲离’的地步里,大概就差那么最后一步推手,局势便是会彻底崩塌下去,这的确是适合自己出手的时机,不过在正式潜入到雾隐村里,去会见那一位雾隐村资历最老的元师长老之前,将司还打算先去另外一个地方——那便是辉夜一族的驻地,那里可能会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将司自己没有记错的话。

因为带土控制四代水影所搞出来的更进一步血腥政策逼迫之下,多少有那么一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辉夜一族便是主动发起了对雾隐村的攻击,他们想要的就是凭借一己之力掀翻四代水影的统治,可惜辉夜一族虽然战斗力爆表,是忍者的族人数量也是有数百之众,上忍数量也是多达二三十人,是真正意义上忍界豪门忍族,但也不可能真的和雾隐村对抗,即便是在其他忍族都已经算是中立观摩的情况下,四代水影可以直接控制的力量便是足以轻易的镇压辉夜一族的叛乱。

可以说,过程看似很血腥,但实际上辉夜一族还真没有给雾隐村带来多大的损伤,便是几近于全族灭亡,之所以用几近于,而不是全部,也是因为在进攻之前,辉夜一族里有一个年仅六七岁的天才幼童并没有参与到攻击里,这一个幼童便是将司这一趟前往辉夜一族驻地里的目标之一,也是原著里有过登场的将辉夜一族的血脉发挥到极致的君麻吕!

做为同样继承了一部分大筒木辉夜血脉的忍族。

他们的姓氏和血继限界便是最直接的证明,当然辉夜一族自身是不知道,或者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丢掉了这一部分记录,他们的尸骨脉可是大筒木辉夜最纯正血脉的体现之一了!

大筒木辉夜里的最强攻击之一共杀灰骨便是尸骨脉的最极致层次的体现!

通过这几天在水之国里获取到的情报来看,辉夜一族也就是在去年年底才覆灭掉,现在赶到辉夜一族驻地里,虽然有一些晚了,但说不准还可以获取到一些有用的情报,比如关于辉夜一族里尸骨脉的研究资料,特别是君麻吕,如果可以的话,这就是一个极佳的研究素材,可以为自己今后获得仙人体,真正拥有六道之力提供一定程度的协助!

毕竟诸多事实证明了。

所谓的六道之力。

就是阴和阳的完美融合!

阴就是精神。

阳就是肉体。

前者是宇智波一族最擅长的范围,自然不需要参考其他,但后者,将司当然是希望可以获得更多的参考资料,千手柱间的仙人体研究当然是最重要的主体,但漩涡一族、辉夜一族这些同样拥有着大筒木辉夜血脉,拥有着不同程度仙人体特质的存在一样是拥有着不低的参考价值!

甚至于秋道一族那一种一样拥有着远超一般人的旺盛生命力,是阳遁之力展现的肉体、细胞也都是将司目前研究的素材之一,之前在和木叶隐村的战争里,其他人的尸体将司都不在意,但是那几具秋道一族上忍的尸体将司可都是逐一保存好带回到村子里。

因为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