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见好不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二爷。”  

赵锐正蹲在地上和几名少年揉泥巴,耳边就传来了李婉柔的叫声。  

“嫂嫂有事吗?”  

“二爷,你能跟我来一下吗?”李婉柔蹙着秀眉,语气有些苦涩。  

“嗯!”赵锐只得站起,拍了拍手和她来到一旁。  

李婉柔掏出手帕,将他脸上粘的泥擦掉,小声的嗔道:“二爷,你是读书人,怎么能和他们一起,一起玩泥巴啊?”  

“嫂嫂,你觉得我是那种搓泥巴玩的人吗?没事就回去吧,我这可是在忙正事。”赵锐翻了个白眼,就欲转身,根本就没心思和她解释。  

“好好,嫂嫂不说还不行吗。”李婉柔赶紧拉住他的袖子,然后一脸凝重的道:“二爷,这私自打造兵器,要是被人告发,可是图谋不轨的大罪呀!”  

“呵呵,我还以为什么事儿呢,嫂嫂安心吧,上次我去朔州就向那刘知州请示,要组建一支乡勇,他已经答应,所以不碍事的。”  

赵锐一摆手,不在意的笑道,如果太平年间,他敢招募这么多工匠打造兵器,那绝对是找死的节奏。  

可如今天下大乱,身为士绅,打造一些刀剑自保,又有乡勇做晃子,哪怕捅到朝堂,谁都不会说什么。  

毕竟这时代,士绅才是国之根本,普通百姓会揭竿而起,军队会哗变,唯独士绅不会造反。  

卫所糜烂,边军不敢野战,身处边塞,士绅自保做出一些逾越之举,在正常不过。  

“乡勇?”李婉柔一楞。  

“不错!”  

赵锐得意一笑,只得一阵解释安慰,这才将仍满脸担忧的李婉柔打发回去,又去玩泥巴。  

待到晚上,终于做出了几个内径带龟纹的手雷,虽然粗糙了一些,但试炸后,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相信最多两三天模具尺寸就能确定下来。  

赵锐兴奋不已,立即就奖励了那名叫铁蛋的少年白银五十两,还承诺以后教他识文断字。  

这让一众工匠比赵锐还要兴奋,尤其是另外几名十二三岁的少年。  

随即赵锐就做出安排,让手艺差一些的铁匠负责制作轰天雷和手雷。  

老师傅就打造长刀枪头,木匠负责打造枪杆盾牌和所需一切工具,家中女眷则在后宅负责配制火药,组装手雷和轰天雷。  

第二天,赵锐一大早又来到了黄家堡,有卫所的几十名匠户加入,棉甲的制作,总算不再抓瞎。  

剩余的皮革都被赵锐拿了出来,用于制作皮甲皮鞋以及水囊。  

今后他的乡勇,内套棉甲,外穿皮甲,脚踏皮鞋,头戴铁盔。  

上次出售的两千多张皮革所得几千两银子,有一半都购买了棉花和棉布。  

除去七百套棉甲外,其他的棉花棉布全部用来制作棉衣棉裤。  

这些棉衣棉裤,赵锐则是承包给了附近的村妇来制作,每套做完后可领十斤粮食。  

为了赶工,都是几家几户分一套,也方便互相监督私藏棉花棉布偷工减料的行为。  

毕竟黄家堡就那么大,他不可能将人招到堡中去干活,至于在野外搭个棚子,又太冷,所以也只好让她们拿回家去做。  

“二爷,夫人让我们来叫你赶紧回去,朔州城的王员外上门来拜访。”  

“哦!那老东西来干什么?难道是为了上次我和他儿子的事?这老匹夫竟然敢找上门,实在气人。”  

赵锐眉头一皱,心里有些恼火,毕竟上次的事不算光彩,万一让他嫂嫂知道,免不得又要说上两句,但也只得匆匆返回黄家堡。  

一路风尘仆仆的来到大厅,赵锐就见那王员外正在悠闲喝茶。  

“呵呵,王世伯,真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呵呵,哪里哪里,是老夫冒昧打扰,还望贤侄见谅呀!”  

“世伯请坐!”  

两人稍微客套一句,赵锐就来到主位上坐下,一杯热茶下肚后,直接问道:“不知世伯此次前来,所谓何事?”  

“哎!这些年来老夫一直忙于家中事务,这才疏忽对远儿的管教,说来真是惭愧呀,还望贤侄对上次街上发生的不愉快莫要计较。”  

王世贵叹了口气,说到最后一拱手。  

“哎,世伯言重了,此事我早已没放在心上,哪里需要世伯亲自上门,太见外了。”  

赵锐不在意的一摆手,暗道自己果断灭了黄吴两家是对的,否则这老东西哪里会亲自上门赔罪?  

显然也不想为了一点口角之争就和他结仇,而他同样也不想和王家无端结仇,毕竟和气生财。  

两人又闲聊了一阵,王世贵就好像真是为上次事来赔罪的,直到没有话题可聊,才装作刚刚想起似的,道:“对了,听闻贤侄近日招募了一批工匠?不知可有此事?”  

“呵呵,世伯的消息可真灵通呀,不错,上次我已请示过知州大人,准备招募一批乡勇,保境安民,所以需要打造一些兵器。”  

赵锐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心里却咯噔了一下,不知道这老东西想搞什么鬼。  

“原来如此,实不相瞒,老夫此次前来除了上次的事,还受了那卢千户所托,想和贤侄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将那些匠户赎回去?”  

对于赵家要组建乡勇的事,王世贵自然早就听说过了,所以也没在卖关子。  

本来他是不愿插手井坪所和赵家的破事,但此事关系到他王家的利益,让他不得不出面。  

“呵呵,如果是为了这件事,世伯恐怕要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