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海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除了六一心心念念,觉得这是一次新奇的冒险以外,店里的其他人都明白,老猫关于‘生命之鱼’是人为带回来的猜测很难立住脚。  

他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出去转转,一只拥有探索宇宙心思的猫,憋在某颗星球的某个城市几个月,属实心里痒痒。  

许言作为唯一的话事人,当然也是无所谓,他对‘生命之鱼’是怎么来的不感兴趣,不过出去走走倒也可以。  

毕竟来到这里十七年了,除了零号城市的贫民区以外,他从来没有出去过,总是在网上周游世界。  

不过以许言习惯,在做出某个决定的时候,很少是脑子一热,瞬间拍板。  

所以当众人收拾行李,关上书店大门,前往机场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周。  

这一周里,除了网络上关于纳米核心的骂战还在继续,而现实世界中,也开始出现了流言蜚语,支持纳米核心的声音也在虚拟之外悄然流传。  

这时候伊藤樱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许言从对方那里获知了唐氏商会的小动作,又与宫玺从帮会得到的消息做对比确认。  

这样一来,别的城市许言不敢说,但在零号城市,关于纳米核心,不同意见支持者的背后争斗,一招一式,你来我往,他在暗处看的一清二楚。  

同时,以纳米核心为中心,用来固定许言感知人类强烈情绪的装置,也在六一与老猫的合作下装入了他的体内。  

就连眼高于顶的老猫,在当时也不得不承认,六一在机械方面的天赋,比他在武器学上的天赋也不遑多让。  

六一甚至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机械结构,但在许言只言片语的转述中,熬了两个通宵,便给出了一个勉强可以的改造意见。  

当然,以她一如既往的习惯,累赘结构多出不少,最终还是由老猫优化完成。  

“经本台记者采访,唐氏商会对于纳米核心技术有着很强的信心,会长唐宁表示,对于声称纳米核心有严重技术故障的造谣者,唐氏商会给予严厉谴责,并坚信联邦会恢复正常秩序。”  

“同时,唐宁透露,在本月下旬,唐氏商会与泰克工业将会合作,推出免费体验服务,体验者将免费移植纳米核心,商会也将免除包括平复排异性费用在内,等所有后续费用。”  

“唐宁表示,希望以此来重新获取人们的信心,新的技术发展总是带有争议,但人类就是在这样矛盾的过程中进步的…”  

“后续事件发展,本台将继续跟进,下面播报一条关于新燃油法案条例的修改…”  

机场,许言退出了网络,静静等待着登机的通知。  

唐宁这一手操作他在三天前就收到了消息,预料之中,摆在眼前的证明永远比嘴里的辩解更有力。  

但后面的事情就不需要他出手参与了,即便唐氏商会举行了体验服务,也会有是内幕安排的质疑声出现。  

这件事已经发展成了一团大火,许言是那个扇风点火的人,火势已起,就算天上下雨,火上浇油的事也自有人做,根本不需要他提着油桶亲自冒险。  

更何况,伊藤樱这条线又不是摆着看的,比如此时的航班,就是樱寺株式会社的运货航班。  

之所以不走民用航路,一是许言的谨慎,哪怕没有对手,他也不愿过多留下痕迹,二是宫玺身份敏感,根本登不上正经飞机。  

而除了书店一行人之外,云雅也跟在后面,正与六一窃窃私语,谈着女孩子的心思。  

按照罐头生产地的追索,此行目的地是南半球70号海底城市,那里有一家商会总部坐落,是北半球海洋食品的主要供应商。  

好巧不巧,云雅的父亲就是股东之一,虽然父女关系不怎么样,但听说六一要去旅游,还是提起了跟来的意思。  

怪不得一个高中生就能在零号城市买房,原来是个富二代…对此许言只想说:不过如此!  

“老许,你的眼睛怎么变成柠檬色了?”六一突然抬头问道。  

“咳咳…远程操控,信号不太好,机场太乱了。”许言默默的说道,扮演着一个远离女儿,操控机器人跟随在身边的父亲的角色。  

不久,当工作人员赶来通知登机后,一行人在带领下,朝着进站口走去。  

虽然是运货航班,但也有专用的头等舱,工作人员接到的通知是,书店一行人是商会重要合作伙伴,自然不敢怠慢。  

天上的时间是无聊的,唯独六一闹个不停,对什么都是一副新鲜样,这让许言觉得这趟出来的还算不错,心里也踏实了些。  

而他除了继续关注新闻,就剩下闭目养神,偶尔还会将视线投出窗外,试图寻找那座一号城市的影子。  

大约三个小时后,飞机着陆,众人没有在机场停留,而是直接转路登上了列车,直奔70号海底城市。  

联邦之所以叫联邦,就是因为除了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法案以外,各城市的自治权相当之高,不仅有独立贴合总法案的条例,而且支持部分地区的城市联合,共同发展。  

这也就造成了南北半球,陆地与海底城市之间的矛盾,不仅仅体现在商业上,也体现在议员选举等其他方面。  

列车飞驰在海面上,窗外单调的景色让人产生一种速度不快错觉,但实际上,这趟海上列车比许言上辈子见过的高铁还要快上相当之多。  

接近1K公里的时速,将窗户模糊成蓝色与灰色界线分明的画布,蓝色是海洋,灰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