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请留步(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维持秩序,所有人都要应对来自蛟龙的冲击。  

青蛟大王一遍遍的冲击,在徐儒身上留下来很多伤痕。  

一开始他还想着会不会有什么陷阱,但是逐渐也就放松警惕了。  

屁大的临阳渡,都快要被自己拆掉了,如果人类真有什么底牌,藏着掖着做什么?  

所以他肆无忌惮,第一个目标就是先将阵法破坏,然后再擒杀徐儒。  

虽然死人带回去也算是完成了任务,但是活的当然更好。  

青蛟大王如此想着,渐渐的就有些走神。  

“一晚上的时间…够了,顶多再来半个时辰,我一定亲手将你抓住。”  

连青蛟大王都是这样想,其他蛟龙更加肆无忌惮。  

几个五阶的蛟龙拖住了徐儒,低阶蛟龙可谓是再无后顾之忧。  

肆无忌惮,他们的任务就是破坏。  

禹朗看的越来越揪心,好几次都有攻击落在附近,这里也不安全了。  

“高道友!你还在等什么?”  

“再等等看!”  

高阳全神贯注,不再跟禹朗说话,机会很可能随时出现。  

轰隆!  

青蛟大王稍稍松懈,就被徐儒抓住机会,庞大的身躯从天而降。  

他被摔得有些迷糊,但是没有受多重的伤。  

青蛟大王挣扎着爬起来,感觉看到什么都是重影的。  

“果然有几把刷子,要不是我准备齐全,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不过现在,结局已经注定。  

青蛟大王刚刚还在想着,下一秒就看到一道剑光突然亮起。  

他的脑袋来不及思考其他问题,就看到剑光越来越亮。  

逐渐,剑光到了眼前,已经璀璨到无法直视。  

青蛟大王知道,这是剑光太快了,以至于自己反应不过来。  

危险!稍有不慎就是死亡。  

他疯狂的在心底呐喊,想要摆脱死亡。  

但是剑光越来越近,他的身躯却来不及挪动。  

“死!”  

青蛟大王就听到一个冷漠的声音,然后脑袋一阵剧痛。  

剑光从眼眶进去,又从另外一只眼眶出来。  

快到思维都慢了半拍。  

青蛟大王思维停止,所有的一切都在这里戛然而止。  

蛟龙之躯再也无法飞起来,重重的落在地上。  

锋锐的剑气已经将他的脑袋搅的稀巴烂,就算是神仙来了也无能为力。  

一切发生的如此突然,刚刚还威风凛凛的蛟龙,眨眼间就彻底陨落了。  

不仅徐儒觉得梦幻,蛟龙们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分割线。。。。。。。。。。。。。。。。大概还要四十分钟,努力更新中这份放荡坦荡,不管是装出来的还是真的如此,都让高阳高看一眼。  

崔朝拉着高阳一路走来,倒是让高阳好好的开了眼界。  

之前在蓝星时,他也算是小土豪一枚,现代科技也是足够发达。  

但是眼下这位星神的府邸,完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光是春夏秋冬四种时令,就分别出现在四座花园之内。  

各种奇花异草都是点缀,一路上遇到的仆人都是有修为在身,其中不乏一些异种。  

好在这是家里,外物只是点缀,所以其实范围不大。  

最后两人来到迎客厅…如果一座秘境算是客厅的话。  

崔朝真是大手笔,不知道请什么人建造了这座房子。  

从外表上看虽然典雅古朴,但是和周围一比,也沦为平庸。  

但是内里却别有乾坤,高阳走进一看,竟然是一座星空图。  

脚下就是楼庭仙阁,抬头就能触碰到星辰,仙气缭绕。  

“崔道友这里好雅趣!”高阳眼神闪烁,心里已经心动。  

如果有机会,他不介意布置一处这样的所在。  

崔朝听到高阳的称赞,虽然已经有很多人这么说过,但是他依旧很开心。  

这一处秘境,布置的时候花费不少,一度让他后悔冲动了。  

但是布置之后,却又一次次证明他的眼光绝佳。  

带着三分得意炫耀,崔朝为高阳介绍:“这里名为星光阁,乃是我请地仙大能布置的。  

此地暗合星辰,能够接引星辰之力,无论是修行还是炼制法宝,都是绝佳的去处。  

一般有贵客来访,我都是在此处招待。”  

崔朝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完全不像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  

高阳若有所思,安然接受了这份善意,但是并没有被表象迷惑。  

“多谢崔道友招待,”高阳起身道谢,然后显得有几分迫不及待:“我听说道友有相熟的卜道高人,想请道友引荐一番。”  

高阳的直接让崔朝有些意外,不过有所求才好。  

人情这东西,一来一往才是人情。  

崔朝能够成为一方星神,五阶的修为其实不重要,更重要的还是他的人际关系。  

自从看了徐儒的信件,他就对高阳十分感兴趣。  

来自空冥一脉的修士,这可是妥妥的优质股。  

当然,结交不是跪舔,要懂得进退分寸。  

所以高阳提出要帮忙,崔朝一方面表示鼎力相助,一方面又道:“徐儒吾兄,道友帮了他大忙,我自当为道友尽力,卜算大师我也认识几位,一定为道友请来。”  

你看,这一番话下来,表明了是替徐儒还人情。  

所以再卖力再热情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高阳真的能够一码归一码算的那么清楚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