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好戏来了(1/2)
易通地产突然暴跌,不可避免引起许多人的注意。
或许一般散户不太清楚暴跌的原因,但香江富豪们眼睛贼亮,不在心中打个问号才怪。
易通地产自创出70多元高点之后,消息面逐渐消退,股价也走上了回归之路。
不过每天的跌幅都不大,而且成交量萎缩。
突然间这一道大阴线,如同断头铡一样,能不引起人的关注嘛。
媒体为何突然发力,难说背后没有阴谋。
于是,香江这帮子富豪们又开始活跃,消息灵通者很快弄明白了谁在背后捣鼓事。
喔靠,原来是怡和系出手了,他们想干嘛?
年前,怡和系旗下置地集团与易氏家族对阵易通地产,最终铩羽而归。
虽说吃瓜群众不清楚置地集团具体损失了多少钱,但这种规模的较量,想必耗资不菲,估计今年年报很不好看。
难道说他们不舍气,要找回场子来吗?
嗯,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大有可能。
别告诉我英国佬有绅士风度,那都是表演,他们更喜欢睚眦必报。
喔靠,这下子又来戏了。
恰好这天有一场公益活动,几个老熟人又凑到了一起,免不了谈起此事。
李嘉诚与包玉刚打个招呼:“包爵士热心不减啊,这场合总是看到你的身影,我等望尘莫及啊。”
“哈哈哈,你也就这么说说,哪一次少了你?”
包玉刚爽朗一笑,与李嘉诚调侃几句,忽然看向远处人群,说:“我刚才看到了李兆基身影,不会看错了吧。老了,眼有点花。”
其实李嘉诚也看见了李兆基,还没来得及说却被包玉刚抢先说出口。
“嗯,正是李兆基,一会我把他叫来。”
这时候李嘉诚刚好看到李兆基面朝这个方向,赶紧对他招招手。
李兆基广东顺德大良人,因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称号。是香港地产发展商,恒基兆业、中华煤气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
与李嘉诚一样,也是华商的中坚力量。
而且,李兆基还是资本高手,后世被人誉为亚洲股神之称。
李兆基看到李嘉诚与包玉刚在一起,急忙走过来打招呼:“呵呵呵,我这是刚刚来不久,抱歉,包爵士,应该早过来问候你。”
“瞧你说的,遇到了就聚一聚,何必客套。”
包玉刚年纪最大,其他人尊敬也是应该的。
更何况包玉刚为人比较直爽,很好相处。
“兆基啊,昨日易通地产突然暴跌,你这个资本高手是不是给我们答疑解惑啊。”
“那里是什么资本高手,在你包爵士面前可就惭愧了,九龙仓一役是何等波澜壮阔,兆基佩服之至。”
李兆基可不敢自称高手,急忙摆摆手自谦。
“说起易通地产这只股票异动,我昨日也注意到了,稍微打听一下,你猜怎么着?是怡和系鼓动媒体发声,渲染了一些不利于易通地产的言论。再加上易通地产价位的确有点高企,下跌在所难免。”
对于易通地产股票下跌这件事,包玉刚、李嘉诚心里都有自己的判断,自己想是一回事,也需要与其他人的观点印证。
果然不出所料,李兆基的看法与他们二人一致。
李兆基的精明与成就不在李嘉诚之下,48年他怀揣1000块钱闯荡香江。
初抵香江,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货币兑换业务的优势,在几间银铺挂单,从事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其时正值解放战争之际,不少内地财主跑到香江,外汇兑换业务及黄金买卖生意十分兴隆。李兆基与何贤等人合作,在这场黄金大战中大赚了一笔,为其后来事业的发展奠下基石。
靠着敏锐的嗅觉以及洞察力,李兆基一步步顺风顺水,不断发展。
1958年,李兆基和冯景禧、郭德胜等八人合股组成永业公司,开始涉足地产生意。
1963年,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又将永业重组,成立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
1975年,李兆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业有限公司。股本1.5亿港元,地盘20个。公司成立之后,李兆基有意将恒基兆业上市。
他选择了一个最便利的方法——买壳上市,即收购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然后将之改造后上市。
李兆基的目光瞄向他与人合股的永泰建业公司。他以物业换取了永泰一千九百万股的新股,成为最大股东,取代胡宝星出任永泰董事局主席。至1979年,由于盈利增加一倍多,李兆基决定派送新股,这样永泰股数逾亿股,市值已达9亿多元,拥有20余个楼盘。按香港法律规定,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私人不能拥有超过75。李兆基在永泰已拥有70的股票。他的目的,还是要将作为永泰总公司的恒基兆业早日直接上市。
1981年6月,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将恒基兆业推上市,一举集资十亿港币,充实了自己的实力。
“既然是怡和系在背后推动,那就有点意思了,这是要报一箭之仇哇。”
包玉刚手捋下巴胡须,摇了摇头:“如今易通地产有易氏家族背后撑腰,怡和系想要打什么主意,恐怕难以如愿,易儒信可不是善男信女,这要是斗起来,将是一场恶仗啊。”
李嘉诚微微一笑,说道:“易氏家族与
或许一般散户不太清楚暴跌的原因,但香江富豪们眼睛贼亮,不在心中打个问号才怪。
易通地产自创出70多元高点之后,消息面逐渐消退,股价也走上了回归之路。
不过每天的跌幅都不大,而且成交量萎缩。
突然间这一道大阴线,如同断头铡一样,能不引起人的关注嘛。
媒体为何突然发力,难说背后没有阴谋。
于是,香江这帮子富豪们又开始活跃,消息灵通者很快弄明白了谁在背后捣鼓事。
喔靠,原来是怡和系出手了,他们想干嘛?
年前,怡和系旗下置地集团与易氏家族对阵易通地产,最终铩羽而归。
虽说吃瓜群众不清楚置地集团具体损失了多少钱,但这种规模的较量,想必耗资不菲,估计今年年报很不好看。
难道说他们不舍气,要找回场子来吗?
嗯,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大有可能。
别告诉我英国佬有绅士风度,那都是表演,他们更喜欢睚眦必报。
喔靠,这下子又来戏了。
恰好这天有一场公益活动,几个老熟人又凑到了一起,免不了谈起此事。
李嘉诚与包玉刚打个招呼:“包爵士热心不减啊,这场合总是看到你的身影,我等望尘莫及啊。”
“哈哈哈,你也就这么说说,哪一次少了你?”
包玉刚爽朗一笑,与李嘉诚调侃几句,忽然看向远处人群,说:“我刚才看到了李兆基身影,不会看错了吧。老了,眼有点花。”
其实李嘉诚也看见了李兆基,还没来得及说却被包玉刚抢先说出口。
“嗯,正是李兆基,一会我把他叫来。”
这时候李嘉诚刚好看到李兆基面朝这个方向,赶紧对他招招手。
李兆基广东顺德大良人,因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称号。是香港地产发展商,恒基兆业、中华煤气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
与李嘉诚一样,也是华商的中坚力量。
而且,李兆基还是资本高手,后世被人誉为亚洲股神之称。
李兆基看到李嘉诚与包玉刚在一起,急忙走过来打招呼:“呵呵呵,我这是刚刚来不久,抱歉,包爵士,应该早过来问候你。”
“瞧你说的,遇到了就聚一聚,何必客套。”
包玉刚年纪最大,其他人尊敬也是应该的。
更何况包玉刚为人比较直爽,很好相处。
“兆基啊,昨日易通地产突然暴跌,你这个资本高手是不是给我们答疑解惑啊。”
“那里是什么资本高手,在你包爵士面前可就惭愧了,九龙仓一役是何等波澜壮阔,兆基佩服之至。”
李兆基可不敢自称高手,急忙摆摆手自谦。
“说起易通地产这只股票异动,我昨日也注意到了,稍微打听一下,你猜怎么着?是怡和系鼓动媒体发声,渲染了一些不利于易通地产的言论。再加上易通地产价位的确有点高企,下跌在所难免。”
对于易通地产股票下跌这件事,包玉刚、李嘉诚心里都有自己的判断,自己想是一回事,也需要与其他人的观点印证。
果然不出所料,李兆基的看法与他们二人一致。
李兆基的精明与成就不在李嘉诚之下,48年他怀揣1000块钱闯荡香江。
初抵香江,李兆基利用他熟悉货币兑换业务的优势,在几间银铺挂单,从事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其时正值解放战争之际,不少内地财主跑到香江,外汇兑换业务及黄金买卖生意十分兴隆。李兆基与何贤等人合作,在这场黄金大战中大赚了一笔,为其后来事业的发展奠下基石。
靠着敏锐的嗅觉以及洞察力,李兆基一步步顺风顺水,不断发展。
1958年,李兆基和冯景禧、郭德胜等八人合股组成永业公司,开始涉足地产生意。
1963年,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又将永业重组,成立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
1975年,李兆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业有限公司。股本1.5亿港元,地盘20个。公司成立之后,李兆基有意将恒基兆业上市。
他选择了一个最便利的方法——买壳上市,即收购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然后将之改造后上市。
李兆基的目光瞄向他与人合股的永泰建业公司。他以物业换取了永泰一千九百万股的新股,成为最大股东,取代胡宝星出任永泰董事局主席。至1979年,由于盈利增加一倍多,李兆基决定派送新股,这样永泰股数逾亿股,市值已达9亿多元,拥有20余个楼盘。按香港法律规定,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私人不能拥有超过75。李兆基在永泰已拥有70的股票。他的目的,还是要将作为永泰总公司的恒基兆业早日直接上市。
1981年6月,在香港股市的再一波狂潮中,李兆基成功地将恒基兆业推上市,一举集资十亿港币,充实了自己的实力。
“既然是怡和系在背后推动,那就有点意思了,这是要报一箭之仇哇。”
包玉刚手捋下巴胡须,摇了摇头:“如今易通地产有易氏家族背后撑腰,怡和系想要打什么主意,恐怕难以如愿,易儒信可不是善男信女,这要是斗起来,将是一场恶仗啊。”
李嘉诚微微一笑,说道:“易氏家族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