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擦肩而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一帆心里装着事儿,哪怕乘电梯时,脑子也没有闲着。  

电梯门开了,苏一帆闪身往外走,迎头差一点与人撞在一起。  

“爱耶......”  

一声惊呼,惊醒了苏一帆,急忙刹住身子,好悬没有撞上。  

原来走廊上有一群女孩子,正从另一边走过来乘坐电梯。  

看着最前面的两个女生,苏一帆愣住了。  

你妹,认识呀。  

“关小姐、梅小姐,各位小姐,不好意思啊,走神了,呵呵......”  

苏一帆是男士,不能丢失礼节。  

惊吓了女孩子,道个歉还是应该的。  

只不过忙中出错,他不应该称呼对方姓什么。  

梅艳芳讶道:“你认识我们?”  

梅艳芳这句话,无疑提醒了其它人。  

此人确实称呼过关之琳、梅艳芳。  

今晚尹丽莎白大酒店有一个活动,许多演员、歌手来捧场,很不巧被苏一帆遇上了。  

八十年代真的很特殊,香江这个不大的小地方,无论是男演员还是女演员,如同青草一样疯狂生长。  

恐怕也是历史上最盛产明星的年代。  

此刻站在苏一帆面前的就有好几个女演员。  

苏一帆都能叫上名字来,比如邱淑贞、张曼玉等。  

话已经出口,苏一帆也反应过来了。  

现在是八十年代初,这些人还很稚嫩,没那么出名。  

一拍脑袋,苏一帆知道自己出丑了。  

这场面需要圆回来,苏一帆眼珠子乱转,搜肠刮肚。  

“呃......这个.....梅小姐不是在82年获得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嘛,关小姐的电影再见江湖我也看过,呵呵,不好意思,那个再见吧......”  

苏一帆可不想继续与她们纠缠,想脚底擦油溜号。  

他想溜号,别人还不想如他意,梅艳芳伸手拦住了去路。  

“慢着,你不介绍一下自己?”  

苏一帆懵逼,这还不让走了?  

关之琳扑闪着那双大眼睛,抿着嘴儿笑道:“是啊,即便想走也不在这一时,你知道我们,而我们不知道你是谁,岂不很吃亏?”  

本来苏一帆不想留名,现在看来不介绍一下自己,恐怕走不了。  

看着对方那双大眼睛,苏一帆脑海里闪现出一个桥段,嘴角憋住坏笑。  

“在下苏一帆,抱歉......”  

说罢,闪身走人。  

苏一帆身上的穿戴,一看就像是成功人士。  

再加上这家伙身材高大,面容俊朗,非常吸引女生。  

即便是苏一帆的身影走远了,女生的眼神还在追着后背看。  

等苏一帆拐弯看不见了,关之琳才说:“好像不太对,我有那么出名吗?”  

梅艳芳也醒悟过来了,手掌轻轻一拍:“有道理,我也不过有那么一个获奖机会,这就声名远播?此人匆忙之间能叫出来两个人名字,除非很熟悉。”  

这句话很关键。  

刚才苏一帆确实属于下意识状态。  

面对这些刚出道不久的演员,如果不是很熟悉,也不可能脱口而出。  

“听口音似乎不像本港人士,倒是像内陆人。”  

“对呀,我也听出来了,粤语是不差,分明能听出来有点夹生。”  

不错,即便是粤语,不同的地方口音也有区别。  

更何况港语,本地人能够分辨出来。  

这么说吧,外地人听东北口音都差不多。  

但是,整个东北有多种口音。  

哪怕在一座城市,各个区的口音也有些许区别。  

当然,这些微小的区别,也只有当地人才能辨别出来。  

其中有一位女生不屑地说:“切,此人是故意装出来的吧,我看是不怀好意,无聊,咱走吧。”  

刚才还蛮有兴致,转眼间已经失去了兴趣。  

可惜的是,她们不知道这位与之擦肩而过的年轻人,非常优秀。  

大概再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时,已经高不可攀。  

苏一帆溜得很麻利,并不清楚关之琳他们如何评论,更不知道自己留下一点小破绽。  

巧遇八十年代香江演艺界第一美女,应该有点小激动吧?  

怎可如此轻率走掉。  

撩妹呀,多好的机会。  

还别说,苏一帆心里还真的没有多么激动。  

关之琳是漂亮,苏一帆的女人更漂亮。  

至于梅艳芳,应该算不上漂亮吧。  

演员上镜头需要美妆,而苏一帆的女人都是素颜。  

这话有点扯,不漂亮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粉丝?  

其实不难解释,真正的美女差不多藏在深闺,不见得愿意抛头露面。  

屏幕上的美女容易见到,深闺中的美女很难见到。  

哪怕美女走到大街上,也不见得恰好让你遇到。  

而演员则抛头露面,甚至争抢名声。  

名声越是响亮,随之而来的利益源源不断。  

当然,上一世苏一帆身边可没有那么多美女,所以,他也是那个时代女明星的粉丝。  

喜欢看电影黄飞鸿中饰演“十三姨”的关之琳。  

比如张曼玉,优雅半生似海水,叛逆一半似火焰,她把人生过得像一部电影,不枉惊艳了时光。  

比如王祖贤,倩女幽魂中精湛的表演,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她的荧幕处女作。  

还有一种说法,邱淑贞的腿,李嘉欣的臀,张曼玉的背。  

嗯,那年代经典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