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有妖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写在前面的话:  

因共知原因,这是一本经修改发布的文章。  

原文成绩还算不错,很受一部分喜欢投资类型读者欢迎。但是,此次发布,已经看过一遍的读者不会读第二遍,再加上没有宣传,成绩不会好,也在意料之中。  

股票投资属于小众,相对来说喜欢的人不多,文章改动很大,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大篇幅删除不想干内容,比如日常生活内容,重点侧重股票投资。由此造成内容单一,容易视觉疲劳。  

没有谁会让所有人满意,本书也一样,免不了有读者吐槽。  

开篇要引出一些人物,需要一定篇幅铺垫,这部分内容也就四十几章,随后便是资本市场投资主旋律。即便这样,也有读者嫌弃太磨叽。  

比如,第一桶金需不需要交代?  

比如娘子兵团,总不能凭空出现吧。  

本书写作有别于他人,内容决定要这样写。  

收购与反收购,场面极其宏大,要想讲透彻,需要相当的篇幅。  

至于主角,开始还算收敛,后面的桥段很狂暴,一次次的强推。  

诚然,本书吹的有点出格,八十年代啊,你要赚万亿,是不是太过了。  

你丫的拳打汇丰,脚踹摩根,动不动在一只股票上赚几十亿、几百亿,既没有系统,也没有金手指,讲神话吗?  

夸张,必要的夸张,呵呵。  

读这种文章需要有耐心。  

投资类的书,我也浏览过一些,能深入的不多,似本书这样详实,恐怕不多。  

缺点是单纯讲资本市场股市,太单一,如果穿插日常生活,可读性要好一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众所周知,形势所迫,为了避免不必要麻烦,避免404,这样更安全。  

真的,被搞怕了。  

有读者说,你这样平铺直述,不讨人喜欢。  

嗯,类似于写实,一百章的内容,五十章写完,换个作者,这本书绝对很长。  

说实话,一个桥段一口气写几十章上百章,真的考验写手驾驭能力,不仅需要展现全部内容,还不能跑偏,殊为不易。  

出力不讨好,大概说的是这种情况,现在流行快节奏,这样死心眼很不好。  

不啰嗦了,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带来愉悦。  

......  

京大办公楼内,身材高健的苏一帆,信步走到某一房间门外,敲敲门,推开门走了进去。  

办公室内只有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头子,看到苏一帆进来,一脸的笑容,态度非常热情。  

“呵呵,苏一帆同学,来,这边坐,今天找你来谈谈心。”  

“谢谢。”  

“苏一帆同学,马上要面临分配,有什么想法吗?”  

“这个嘛......倒是没想过。”  

“苏一帆同学,你是学生会干部,思想觉悟高,关键时刻一定要起到榜样作用。”  

“呵呵,谬赞了......”  

“国家建设需要大批人才,包括各行各业以及老少边穷,此次分配,有部分指标需要支援边疆地区,这个时候苏一帆同学是不是应该挺身而出啊?”  

苏一帆脸上表情一僵,显然没有预料到是这种结果。  

麻痹的,什么意思?  

苏一帆深知,这个时期大学生珍贵的很,需求量也非常大。所谓带头其实也是扯淡,即便有指标也不会多,一个两个而已。  

言外之意,所谓带头也就是给自己带头,把自己放在那个偏远地方去。  

转眼间想了很多,苏一帆内心有点沉重,但脸上的表情依旧笑容满面。  

“不知道这是个人意见,还是学校的决定?”  

“呵呵,苏同学,这有区别吗?”  

“这样吧,我回去考虑一下。”  

继续说下去已经没意义了,耍个太极,撤吧。  

“好好,这样也好,毕竟这是件大事情,考虑好了告诉我。”  

拉开门双脚落在走廊地面,苏一帆的笑脸消失了,变成阴云密布。  

没有人愿意被人套路,当我是傻子吗?  

好在苏一帆不是毛头小子,李友仁的小把戏,在他眼里真的小儿科,苏一帆所说的每一句话,滴水不漏。  

苏一帆狠狠竖了个中指,鄙视你丫的。  

你妹,穿越也有风险,好悬老子没有上套。  

穿越者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把你放在人烟稀少、鸟不拉屎的地方,有本事也是白搭。  

闹心呐,刚来没几天就遇上这种事情。  

搜索一下前身记忆,苏一帆与那个李友仁打交道的时候不多,见了面也是都很客气。  

既然没得罪过他,问题出在哪里,怎么就找上他了呢?  

不错,现在是1984年,大学生毕业包分配,工作单位真的不用自己犯愁。有一点可以确定,至少在几年内大学生是稀缺资源,好单位都抢不到手,哪里轮到差单位。  

区别在于分配去向差异,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分配到自己满意的单位,那是自己的运气。  

还有一个区别,那就是城市去向,大都市与小都市多少有点差别。  

苏一帆的优势在于身份,学生会干部总比一般学生强,领导也不会亏待的。  

对这件事情,苏一帆不着急也是有理由的。  

问题在于那是正常情况下,万一来一个不正常情况,恐怕不杯具都不行。  

说到底苏一帆是学生,是被分配的一方,他又能怎样,没招呀。  

今日弄出这一出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