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桃色交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磊是在医院一间豪华病房见到陈万贤的。  

他和张丽坐在沙发上,茶几上还放着几个食盒,王磊进门的时候,两人正吃着饭。扑鼻的香气让王磊肚子立刻也跟着咕咕叫。  

几步外,一张帘子被拉上,里边应该就是李淳躺着的地方。  

“要不要去探望一下阿淳?”陈万贤第一句话是这个。  

李淳已经从危险期脱离,但至今都没其他利好消息。作为他的“女婿”,王磊这些天也没有关心过他的安危。  

但这不代表他对李淳没有感(qíng)。  

刨去他那些冷酷的事迹和利用自己的态度,王磊在很早以前就很喜欢李淳出演的电影。  

他们一家都是李淳的影迷。  

“怎么样了?”王磊没有直接过去,而是先问状况。  

“最近手指有动过。”陈万贤瞧了一眼旁边的张丽,“虽然我没看过,但阿丽是这么说的,她这些天除了在公司,其他时间都在这边,想来应该不是错觉。”  

张丽的神色有些疲惫,面对王磊,她也没有往常的态度,声音很柔和:“有时间你去劝劝晓白,让她专注工作,不要在这儿浪费时间,这儿有护士就够了。”  

王磊眨眨眼,不知道该怎么说眼前这位女人。  

这位似乎只有工作的理智女人,也会做“陪伴”这种看起来无意义的事(qíng)。这儿有医生,有护理,张丽在这儿能做的,也只是看着,守着她丈夫苏醒。  

这对张丽来说,难道不是浪费时间?  

可她又不许她女儿这样。  

这可真是怪事。  

他的所思所想对这儿两个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张丽嘴角露出讽刺的笑,那是对王磊这种弱者的讽刺,却又不是针对王磊:  

“我和她不一样。她从小被我们宠着,做不到兼顾两头,但我可以。”  

说到最后,她的下巴微微扬起。  

作为一个女人,在她年轻的时代,传统总是要求她要优先家庭。  

她不是一个斗士,从没想去抗争这个传统。可她也不是一个心甘(qíng)愿屈服传统的人。  

所以她把自己变成“超人”,把两头都挑在肩上。  

对漫长的岁月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qíng)。蒋艾这个年轻时一直和她争的女人最终也只能黯然放弃事业回归家庭,但她做到了。  

她走过这条路,她知道这条路有多累,更知道自己女儿们做不到这点。  

如今时代变迁,这样的传统力量已经逐渐消解。  

张丽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把握住这个大好时代,去闯(荡)出一番事业,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纠结于儿女(qíng)长,家长里短。  

李淳如今一切迹象都已正常,只是昏迷不醒,在有专门请来的人护理的前提下,李晓白现在就应该把心思放在事业上。  

作为一个年轻人,王磊自然理解不了张丽的想法。  

不过陈万贤用他的话解释了张丽的要求:“晓白现在天天都待在这儿,人没精打采的,常常默默哭,吃喝都要护士提醒。哪有一点往(rì)的样子。”  

“她要这样下去,恐怕她父亲还没醒,她自己就倒了。”  

“你是她好友,有时间劝劝她。她要是能投入工作,把这些伤心事(qíng)暂时忘记,对她有好处。”  

听到李晓白近况,王磊心中一紧,严肃点头道:“我知道了。”  

这件家中事处理好,陈万贤说:“你还要进去看看阿淳么?”  

王磊摇头:“抓紧把这边事(qíng)搞定,我想去看看晓白。”  

和李淳相比,自然是李晓白更重要。  

对此陈万贤和张丽也没有说什么,陈万贤拿出一张纸:“这是稿子。你看看。”  

王磊接过稿子,瞄一眼最上头的标题,手不由一顿。  

《实名举报!娱乐圈的桃色交易!围绕在女明星(shēn)边的(阴)影何时散开?》——明星周刊·范伟。  

“笔者和王磊相识是在绿洲剧团所举办的试演庆功会上,当时笔者正为绿洲剧团筹备的新话剧做专访,王磊是我们第一个采访的对象。采访过程中,王磊的谦和,落落大方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那场庆功会上,其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一位如今和王磊盛传绯闻的女明星,因为和王磊谈笑胜欢,遭到另外一位男演员的妒忌,最终差点酿成一场不可收拾的差错。”  

“所以在听到这个绯闻后,相比较编辑部的诸位同僚,笔者反而相信,这恐怕不是子虚乌有,而是一桩美事。”  

“不过在第二次见到王磊的时候,王磊对笔者亲口否认了这场绯闻,同时他为我们带来了一些让人震惊的事(qíng)。”  

“一场在娱乐圈存在许久,涉及到诸方势力,大佬,艺人的桃色交易。”  

“关于要不要报道这场交易,在编辑部中也引起巨大的争议。”  

“一方面许多人都担心打击报复。这里边牵扯的大人物势力巨大,只要在娱乐圈‘混过’几年的,都会听过他们的名头和势力。我们仅仅是一家小小杂志社,主要是报道八卦的周刊,参与这种事(qíng)实在是得不尝试。”  

“另一方面,许多人也在质疑这样的报道会不会沦为党争。其中材料是不是俱是属实,有没有幕后黑手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才搞揭发这一(tào)?作为记者,我们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