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关键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她看起来只是提问,其实是在质疑陈万贤的动机。  

陈万贤当然可以用“因为我是你爸爸的好友”,“我不想和那些害了李淳的人合作”等等理由搪塞。  

不过当他看到李晓航那和她母亲一样冷静的模样,立刻就明白这些理由糊弄不住这位年轻版的“张丽”。  

“这个丫头······”他心里将李晓航提高一个档次。  

李淳可还是生死未卜,但这位小丫头却不像旁边的李晓白那般满面戚容,反而紧跟着他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这样的冷静出现在一个涉世不深的女孩(shēn)上,自然会让他警惕。  

“理论来说,确实如此。除了一点。”  

陈万贤瞧了一眼张丽,露出微笑。  

“李淳没死。”  

李淳没死。  

这个理由足矣。  

李晓航等刚刚进入这个圈子的小一辈,即便是李淳的女儿,也并不知道李淳这两个字意味什么。  

其他人,无论是张丽,还是伍伦却都一副早已猜到的样子。  

李淳。这两个字不仅仅代表一个传说,更是代表“公平”这项规则的旗帜。  

如今“公平”这项规则已经在娱乐圈稳定运转,将昔(rì)的野蛮竞争逐进地下,将秩序引入娱乐圈。  

也许李淳已经不是超级明星,也许李淳的商业价值在不断下滑,但只要他还在,上边的掌权者就会自发维护李淳这杆旗帜。  

这些人本(shēn)就是利益,就是资源。  

如果李淳死了,人走茶凉,这批人散干净,陈万贤压根就不会考虑和漫天星合作的事(qíng),只会老老实实当自己的说客。  

漫天星也是他的大敌,它要是能死,陈万贤根本不会客气。  

可李淳没死,这些人还在观望犹豫要不要挑选一个新人选,陈万贤看重的正是这批人。  

这也是张丽一直沉吟不语的原因。  

陈万贤如果能取代李淳获得这些人的支持,这就是真正如虎添翼,从此再也不是依靠几句话就可以压制。  

她看向旁边的伍伦。  

其实从天然的继承角度来说,伍伦也是一个选择,可一旦和陈万贤相比,她不用脑子也知道这帮人会选谁。  

至于自己······  

张丽眼中闪过(阴)霾,作为李淳的妻子,她反而是最没有资格的。  

李晓航见这帮大人都一副明白的样子,纵然心中好奇不解,却没有问下去。  

“陈老板,你说能帮我们处理钱长江?”张丽缓缓问道。  

王磊对此也感到不信。  

“王磊,你过来。”陈万贤说道。“要拉钱长江下马,最重要的点还是落在他(shēn)上。”  

张丽对这一(tào)要比陈万贤熟悉许多,很快就想明白陈万贤的大致思路,眯着眼呢喃道:“胡莹雪嘛?”  

这个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王磊心中也是一惊,他立刻明白陈万贤和自己想到一块,开口道:“胡莹雪我有联络过,但她已经决定跟紧钱长江了。”  

这句话说出后,张丽和陈万贤都看向他,目光中带着审视。  

他知道不能隐瞒,说道:“在之前我和李影帝有过一次交易。想把胡莹雪拉过来。”  

这个想法确实和张丽,陈万贤的想法具有一定相似(性)。  

但王磊的话让他们两一齐笑了出来。  

“谁说一定要人愿意才能办事的?”  

陈万贤和张丽又一次想到一起。  

张丽对陈万贤说道:“好,我答应你。”  

伍伦对此也没有反对的心理,他当然也知道这个交易意味着陈万贤会重新回到舞台中央,但钱长江的出现已经让伍伦意识到,不管他们怎么想,改朝换代已经逐渐到来。  

一批批新的,更有手腕,更有野心的年轻人会前仆后继踏上这个舞台,挑战前辈,找到自己的天地。  

这个过程不可逆,也不可避。  

从这个角度再看陈万贤,再看他们,伍伦觉得他们这批人又能风光几年呢?  

所以陈万贤出来也好,被困在张丽设计的牢笼也好,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出来反倒是好事,至少现在他们不是又在一起了吗?  

陈万贤和张丽,伍伦一起离去,临走前,他告诉王磊,自己会在近期去见见胡莹雪,让他抽时间和胡莹雪多联络联络感(qíng)。  

他说完这话,李晓白立刻嘟起嘴。  

陈万贤也注意到这点,不过却没有在意。  

“这是正事。”他对王磊强调道。  

王磊点头。  

等几人走后,房间里只剩下李晓白和李晓航两姐妹。  

“你们两个下边有什么打算?”王磊很好奇问道。  

“我会在这边陪爸爸。”李晓白黯然道。“我已经把(qíng)景喜剧那边的工作辞了,大概下个星期去拍一个告别回就好。”  

她是李家的小女儿,对外边这些风起云涌并不在意,也不像李晓航,王磊这样具有强烈的事业(性)。  

李晓航听到自己妹妹的话,眉毛直接拧成川字:“谁叫你辞职的?亚男姐知道吗?”  

周亚男当然不知道。  

李晓航清楚周亚男肯定不会这么让李晓白这么干。  

果然,李晓白立刻缩脖子,小声道:“我自己打掉话和制片说的。制片也表示理解,正在安排编剧修改剧本。”  

她的角色本来就是配角,戏份不固定,主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