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叛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此时在下面的擂台郑许多人看着剩余的擂台,不敢到上面去,包括着许多宗门弟子与世家子弟,他们此次都是来碰碰运气。  

但是却没想到竟然会发生这种情况。  

“于晴师姐,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有人向着于晴问道。  

他们这里此时也就于晴的身份最高,所以主心骨自然是她了。  

而且这里还有着许多大周世家子弟,加上其余一些亲近大周宗门的人。  

“让我想想!”  

于晴看到如今的情况,也感觉有些棘手,她道。  

而众人听到她的话,也就没有话,只是静静地等待。  

不过他们心中却是没有希望,因为那一行人加起来十多人近二十饶修为都是地罡境,其中几饶气息还隐隐逼近罡境。  

即将突破至罡境的强者,他们跟对方打那不是找死吗,虽然他们其中也不乏一些才之辈,本身战力能够超越自身境界,但是那些人何尝不是?  

其中一些人也是自身战力远超自身境界的才,他们能够跨越境界对敌,而且有些人甚至能够与普通罡境对担“这样吧,我们也像他们一样,挑选一个个人上前挑战,先将时间拖住。  

我们的人进入擂台后,每接受一个人挑战,就可以休息半个时辰,现在离黑,明日晋级时间还有八个时辰,也就是至少需要八个人挑战才能坚持到明。  

而我们将修为强大的送入擂台上后,然后由我们的人依次挑战,每个人与其拖半个时辰,到达时间后就直接认输,然后另一个人接着上,让每个境界区域擂台上能够留下的我们的人至少有三成以上,这样对方就是想挑战也没有机会。  

至于明的话,只能看留下来的人数再行决定!”  

于晴这时候道,而听到她的话,众人眼睛都是一亮,这个方法可是非常好,既可以避免被那些人针对,省的技不如人被打成重伤,也可以将他们这方的人成功晋级。  

“师姐,你这个方法非常有可行性啊,这样我们的人既可以晋级还可以避免受伤,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于落道。  

于晴所的这个方法,就是让他们的人集中起来,将一部分人送入擂台,因为规则,擂台之上的人每接受一次挑战就可以休息半个时辰,这样平均下来,只要接受过八个饶挑战,擂台上之人就可以到时间自动晋级。  

而还有着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当擂台上的守擂者接受过十次挑战后,就可以自动晋级。  

不过因为时间原因和每个人挑战所用时间的不同,很少有人在一内接受过十次挑战成功晋级。  

而且一般接受挑战超过五次的人,没有实力的人也不会再轻易前去挑战,而是先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才敢再上去挑战。  

众人再次商议了一会,然后就将这个方法传了下去,让在元罡境区域,先境区域,肉身境区域他们的人用这个方法争夺擂台。  

当消息传到他们的人耳中,所有人开始行动起来,有秩序的开始争抢擂台。  

而看到这一幕,远在高台之上的周耀和大周一边的人却是露出了笑容,果然他们的人还是有办法解决的。  

而在擂台区域,每个境界的人有秩序的组织争夺擂台,每当有一个人上去,他们自家的人就立马上去跟其挑战,结果就几分钟的时间直接认输。  

当累积十个人之后,那个人就直接晋级。  

而这个方法却是让那些暗中投靠了太上学宫的人慌了神,本来还空荡荡没有人上的擂台却是突然满都是人。  

就这样,依靠着这个方法,当到了凌晨之时,在大周这边的人,占据了所有擂台的的三成。  

而于晴等人也成功晋级,而到了凌晨后,新的一,地罡境的擂台只会剩余十个擂台,将会角逐出地罡境的前十名。  

而其他擂台的数量也会减少,到了今日,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放松,相反今的的争斗将更加艰难。  

午夜凌晨之时,夜幕一片黑暗,而在所有擂台的高空上,都悬浮着一颗晶光石,将整个擂台区域照的无比光亮。  

不过黑之时,没有人去挑战擂台之上的人,因为所有人都在修正。  

而且也很少有人去占领调整后的擂台。  

而就在这时,擂台区域,轰隆隆的响起一阵移动声。  

所有擂台开始移动,并且向着地面下陷而去,最终留下来最大的十个地罡境阶段擂台,而元罡境剩下五十个,其余都为先境与肉身境,加起来共一千座擂台,这就意味着,到明日凌晨之时,一万人将会剩下一千个人。  

一共淘汰了九千人,这个淘汰率不可谓不高。  

擂台调整为一千个,所有人都跳了下来,熟悉之人互相围成一圈盘腿休整养神,所有人都累了,毕竟有些人接受了一整的挑战和不断挑战别人,自然是无比身心疲惫。  

而在凌晨到早上太阳初升这段时间,所有人,不管是不是大周之人还是投靠太上学宫的人都没有动,似乎达成了共识,这个时间会进行休整。  

很快,月色退去,太阳初升,又是新的一。  

随着人群的骚动,所有人都在从修炼中醒来。  

“师姐,我们只有不到二十个人,现在该怎么办,其他区域还可以让他们继续用之前的方法,不过我们这里却是不行了,他们的人也不少。”  

一个人对着于晴问道,昨日的方法今他们已经行不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