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王位更迭,新王亲征(2/3)
等依然有补救的机会!”
“我等只需要将前些时日派去参与新罗与百济之事的军队调回来。”
“再将其派往辽东城,坐落于辽东城中与安市城的汉军对阵即可。”
“汉军远道而来,后勤辎重损耗必定极其严重。”
“我等却是在本国国土之中进行作战,物资损耗远远低于汉军。”
“只需维系一段时日,我等就能将汉军赶出我国国土!”
“但在此之前…”
松家家主转身面向王位上的安原王,然后跪伏在了地上:
“请大王引咎退位!”
松家家主跪下去之后,周围的几大氏族成员也跟随着一起跪了下去。
剩下的那些高句丽文武百官也一起跪了下去:
“请大王引咎退位!”
第二日。
“安原王”发布罪己诏。
向所有高句丽臣民认罪,说是因为自己好大喜功、一意孤行而导致安市城陷落。
随后“安原王”宣布退位,王位由先王安藏王九岁的嫡长子朱曦继承。
第三日,安藏王嫡长子朱曦登基为王,王号原阳,为原阳王。
同天,原阳王发布王诏,称自己尚且年幼。
因此朝中政务由先王王妃——松婉松王妃主持,高句丽六大氏族家主协助处理。
安原王登基第二天。
国内城最高的高台之上。
九岁幼王安原王在松王妃与六大氏族家主的陪同下登上此处。
高台之下,密密麻麻的高句丽国民汇聚在一起,仰望着高台之上,整个高句丽王国权势最大的那几人。
夏日缓缓攀升,时间来到正午。
在数不清的高句丽百姓的仰望之下,蒸水在自己人身旁的一名太监摊开王诏。
以自己那七阶实力所带来的力量向下风的高句丽百姓宣读道:
“汉朝强盛,国土不知几亿里,我高句丽国力孱弱,无力抵抗大汉侵袭!”
“如此,我高句丽便就只能坐以待毙,论汉朝鱼肉耶?”
“非也!”
这名太监的声音没有任何阴谋,反而尽显阳刚:
“此次汉朝来势汹汹,有屠灭高句丽,使我亡国灭种!”
“我高句丽已退无可退,需得拼尽全力,倾尽举国之力与其抗衡方!”
“今,原阳王以高句丽新王之名,向侵入我国国土之中的汉朝军队发出宣战令!”
“我高句丽将集结全国数百万将士,倾尽全国之力与汉朝大战一场!”
“此战,乃是高句丽破釜沉舟之战!乃是你死我亡之战!”
说完,这名太监退到了一边,把位置让给了九岁的幼王远原阳王。
“本王原阳王朱曦!”
在一些特殊道具的帮助下,原阳王稚嫩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国内城。
“以本王高句丽王之名,替亿万高句丽国民向汉朝宣战!”
“此战,将由本王御驾亲征,以破釜沉舟之势与汉朝不死不休!”
“破釜沉舟!不死不休!”
“原阳王万岁!”
“不死不休!血尽方止!”
“以我之血,报效王国!”
整个国内城之中的所有高句丽臣民全部放声高呼了起来。
而在高句丽臣民欢呼的同时。
高台之上的原阳王看向了自己身旁的松王妃。
“母后,孩子的表现您还满意吗?”
“满意!满意!”
松王妃宠溺的把原阳王抱进了怀里,轻轻的抚摸着原阳王的后脑。
松王妃怀里的原阳王脸上则洋溢出了单纯的笑容。
时间继续向后推移。
在原阳王向高句丽国土之中的白度军军宣战之后的第二天。
整个国内城的百姓纷纷自发地涌上了街头,要求向军队捐献自己的物资,献上微薄之力来支持军队。
同天,安原王数天前派去参与新罗与百济之事的大军回到了国内城。
原阳王宣战后的第三天,消息扩张到了国内城周边区域。
周围区域之中的守军纷纷从驻地赶出,往国内城的方向赶去。
原阳王宣战后的半个月。
四百万高句丽王国军队在国内城集结完毕。
这四百万高句丽王国军队之中,除了之前就已经在军队之中的以外。
还有一百二十多万的士卒是自愿加入到军队之中。
他么希望跟随原阳王去征讨“汉军”,去战场上获取功名。
军队集结完毕的当天,国内城的数千万百姓为军队举行了欢送仪式。
军队集结完毕的第二天。
原阳王在六位氏族家主的陪同之下御驾亲征,踏上了征讨白度军的路途。
松婉松王妃则独自坐镇国内城,主持征讨战争期间的大小政务。
安市城,太守之内。
白度军坐在太守府主位之上,左右两边则站在露西亚、关羽、白狼、柳毅与阳仪几位核心成员。
“大王,从安市城至海边,整条路途之上的所有城池均已全部占领。”
“同时,这条道路之上的坚壁清野计划也已经成功完成。”
“除了安市城、南桂城、河川城等五座城市以外。”
“整条战线之上的所有城池、集镇与村落已经全部摧毁,所有水井也都已经全部投入了致命的毒药。”
“您吩咐给我们的战线建立工作已经顺利完成!”
在一众将领之中,白狼率先向白度军汇报起了他们的任务情况。
“我等只需要将前些时日派去参与新罗与百济之事的军队调回来。”
“再将其派往辽东城,坐落于辽东城中与安市城的汉军对阵即可。”
“汉军远道而来,后勤辎重损耗必定极其严重。”
“我等却是在本国国土之中进行作战,物资损耗远远低于汉军。”
“只需维系一段时日,我等就能将汉军赶出我国国土!”
“但在此之前…”
松家家主转身面向王位上的安原王,然后跪伏在了地上:
“请大王引咎退位!”
松家家主跪下去之后,周围的几大氏族成员也跟随着一起跪了下去。
剩下的那些高句丽文武百官也一起跪了下去:
“请大王引咎退位!”
第二日。
“安原王”发布罪己诏。
向所有高句丽臣民认罪,说是因为自己好大喜功、一意孤行而导致安市城陷落。
随后“安原王”宣布退位,王位由先王安藏王九岁的嫡长子朱曦继承。
第三日,安藏王嫡长子朱曦登基为王,王号原阳,为原阳王。
同天,原阳王发布王诏,称自己尚且年幼。
因此朝中政务由先王王妃——松婉松王妃主持,高句丽六大氏族家主协助处理。
安原王登基第二天。
国内城最高的高台之上。
九岁幼王安原王在松王妃与六大氏族家主的陪同下登上此处。
高台之下,密密麻麻的高句丽国民汇聚在一起,仰望着高台之上,整个高句丽王国权势最大的那几人。
夏日缓缓攀升,时间来到正午。
在数不清的高句丽百姓的仰望之下,蒸水在自己人身旁的一名太监摊开王诏。
以自己那七阶实力所带来的力量向下风的高句丽百姓宣读道:
“汉朝强盛,国土不知几亿里,我高句丽国力孱弱,无力抵抗大汉侵袭!”
“如此,我高句丽便就只能坐以待毙,论汉朝鱼肉耶?”
“非也!”
这名太监的声音没有任何阴谋,反而尽显阳刚:
“此次汉朝来势汹汹,有屠灭高句丽,使我亡国灭种!”
“我高句丽已退无可退,需得拼尽全力,倾尽举国之力与其抗衡方!”
“今,原阳王以高句丽新王之名,向侵入我国国土之中的汉朝军队发出宣战令!”
“我高句丽将集结全国数百万将士,倾尽全国之力与汉朝大战一场!”
“此战,乃是高句丽破釜沉舟之战!乃是你死我亡之战!”
说完,这名太监退到了一边,把位置让给了九岁的幼王远原阳王。
“本王原阳王朱曦!”
在一些特殊道具的帮助下,原阳王稚嫩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国内城。
“以本王高句丽王之名,替亿万高句丽国民向汉朝宣战!”
“此战,将由本王御驾亲征,以破釜沉舟之势与汉朝不死不休!”
“破釜沉舟!不死不休!”
“原阳王万岁!”
“不死不休!血尽方止!”
“以我之血,报效王国!”
整个国内城之中的所有高句丽臣民全部放声高呼了起来。
而在高句丽臣民欢呼的同时。
高台之上的原阳王看向了自己身旁的松王妃。
“母后,孩子的表现您还满意吗?”
“满意!满意!”
松王妃宠溺的把原阳王抱进了怀里,轻轻的抚摸着原阳王的后脑。
松王妃怀里的原阳王脸上则洋溢出了单纯的笑容。
时间继续向后推移。
在原阳王向高句丽国土之中的白度军军宣战之后的第二天。
整个国内城的百姓纷纷自发地涌上了街头,要求向军队捐献自己的物资,献上微薄之力来支持军队。
同天,安原王数天前派去参与新罗与百济之事的大军回到了国内城。
原阳王宣战后的第三天,消息扩张到了国内城周边区域。
周围区域之中的守军纷纷从驻地赶出,往国内城的方向赶去。
原阳王宣战后的半个月。
四百万高句丽王国军队在国内城集结完毕。
这四百万高句丽王国军队之中,除了之前就已经在军队之中的以外。
还有一百二十多万的士卒是自愿加入到军队之中。
他么希望跟随原阳王去征讨“汉军”,去战场上获取功名。
军队集结完毕的当天,国内城的数千万百姓为军队举行了欢送仪式。
军队集结完毕的第二天。
原阳王在六位氏族家主的陪同之下御驾亲征,踏上了征讨白度军的路途。
松婉松王妃则独自坐镇国内城,主持征讨战争期间的大小政务。
安市城,太守之内。
白度军坐在太守府主位之上,左右两边则站在露西亚、关羽、白狼、柳毅与阳仪几位核心成员。
“大王,从安市城至海边,整条路途之上的所有城池均已全部占领。”
“同时,这条道路之上的坚壁清野计划也已经成功完成。”
“除了安市城、南桂城、河川城等五座城市以外。”
“整条战线之上的所有城池、集镇与村落已经全部摧毁,所有水井也都已经全部投入了致命的毒药。”
“您吩咐给我们的战线建立工作已经顺利完成!”
在一众将领之中,白狼率先向白度军汇报起了他们的任务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