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兽皇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的食刺影蝠,然后让孟莎体内的虚兽再次对食刺影蝠进行攻击。  

趁着食刺影蝠重伤虚弱,柳溪直接使出了浑身解数控制了食刺影蝠。  

强行斩断了食刺影蝠与紫先生之间的契约。  

趁着紫先生灵魂受创,柳溪带着食刺影蝠迅速遁逃。  

以一只无法提升实力的念盾修女去换了一只序列一的御兽,无论怎么看都异常合适!  

紫先生确实极不简单,除了一把鬼器以外紫先生还有着另一只序列一御兽。  

另一只序列一御兽是一只翅膀有着复杂的怪异花纹,身体如同干枯老人般的蛾类御兽。  

这只御兽翅膀散发出的鳞粉落在了孟莎身上,让孟莎受到了诅咒。  

就算孟莎已经逃走,身体的生命力依旧不断的被那只序列一的蛾类御兽吸收。  

孟莎会在四十八小时的时间里进入到衰老的状态。  

七十二小时之内若是无法找到破除诅咒的办法,便会因生机流逝而亡!  

好在那蛾类御兽释放的鳞粉针对的只是孟莎,对柳溪没有任何影响。  

若是序列一的食刺影蝠没有受伤,柳溪还可以尝试与紫先生好好的碰一碰。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地虚兽倒是能发挥出序列一御兽的实力,只是地虚兽解禁需要一段时间。  

当着紫先生的面解禁,紫先生不会给孟莎这个机会。  

而若是在别处解禁,由于地虚兽身躯庞大不像其他御兽那般可以拟态。  

在被解禁完成的那一刻孟莎便会被其他势力发现,无法再隐藏自己的行踪。  

若是能够在控制孟莎的情况下再将紫先生控制住,会直接让方木拥有两名绝顶强者!  

控制了孟莎和紫先生,柳溪基本上也到达极限了。  

除非柳溪晋升天恶灵,不然很难再控制更多的目标!  

原本方木想要杀掉紫先生,可现在紫先生已经变成了方木看中的猎物。  

柳溪一边指挥孟莎与紫先生战斗逃遁,一边指挥着黄渊帮忙救治那些被御兽势力击伤的伤员。  

有许多势力成员都因为黄渊的及时救治而捡回了一条命。  

这使得这些势力对黄渊的态度由不屑变为了感激。  

柳溪指挥黄渊大大的拉了一大波各大势力的好感。  

黄渊能够对各个人类势力成员施以援手,一来是因为黄渊与御兽势力有所合作。  

这些御兽势力难免要卖黄渊一个面子。  

黄渊在对这些人类势力成员进行救治的时候,也确保了这些人类势力成员不会再对遗迹进行争夺。  

二来御兽势力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取遗迹内的传承,并不想对人类势力大开杀戒。  

否则在事后很难向万邦联合会交代。  

柳溪会让黄渊这么做,是因为方木考虑到黄渊接下来还要做磐峰联邦的王庭之主。  

比起镇岩家族和峦岳家族的人,让黄渊去继续主理磐峰联邦要更加合适。  

有了柳溪之后方木之前的许多想法均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  

至于镇岩家族和峦岳家族的人该如何安排,方木准备与姜翁商量后再决定。  

姜翁能够打造一种特别的灵器,这个灵器是一种易容面具。  

里面加入了变息蜣螂的兽魂,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貌与气质。  

这种灵器达不到序列级只在铂金级的程度,三芒星的御兽师便能够使用!  

这件灵器面具最特别的是与生者的脸结合之后,便无法再取下来。  

若是强行取下来的话会让使用者面目全非,这使得镇岩家族和峦岳家族的人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头换面。  

让镇岩家族和峦岳家族的人戴上这件灵器面具后交给方远调配,观想馆方面的生意便能够展开了!  

方木手头早就已经有了打造观想馆所需的资金。  

在方木,水淼和舒良君三人赶到遗迹出现的位置时,方木只见远处出现了剧烈的空间波动。  

这空间波动来自于一座祭台之上,各个御兽族群围拢在了祭台的四周。  

人类势力正与这些御兽族群僵持着。  

方木虽然行事极为低调,可架不住大势已成。  

方木等人的出现立刻让人类一方势力的领头人精神一振。  

之前各大势力将方木当成了是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而现在各大人类势力与方木之间已经变成了合作关系。  

大家作为人类势力肯定是要共同与御兽势力进行斗争的,毕竟任何一个人类势力都不希望遗迹被御兽势力独自占据。  

之前一直都是御兽势力这边处于上风。  

现在人类势力陆续赶来,已经与御兽势力这边达成了一种平衡。  

方木的目光落在了一众的御兽势力身上,很快目光便被最前方的两只御兽给吸引了。  

这两只御兽各自代表一个族群,这两个族群全部都位列兽皇榜。  

位列兽皇榜的御兽族群极少现身尘寰,每一次现身尘寰都代表着御兽势力有着重大的行动!  

玄羽惊鸿鹤,琉璃赤焰鹿,一只代表着飞禽,一只代表着走兽。  

代表着帝兽庭内如今最具权势的两脉。  

飞禽一脉与走兽一脉向来力压鱼虫,当然这个鱼所指的是在江河湖泊内的鱼类御兽。  

海内的鱼类御兽不归帝兽庭管理,而是归海族的四大帝国与海主管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