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朱雀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禁一脉的老管家秦福悠然步入金光宫秘境之后,背着手张望两眼,尽显高人风度,毫不客气的往金光宫众长老的伤口上撒盐。  

“啧,八手金光仙的秘境,从仙灵时代遗留至今的老古董了,残破到这种地步,真是一点难度一点挑战都没有。”  

在老者看来,只有像万佛城佛圣的秘境佛国才配得上他的手段,不过打开佛国后能否面对佛圣的怒火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金光宫众长老浑身一凛,其中地位最高的长须长老上前向秦福拱手做礼,小心翼翼的恭敬问道:  

“敢问前辈是何方高人?”  

秦福微微点头,故作高深的抚须笑道:  

“老夫乃是山神山脉的高人!”  

“山神山脉?”  

金光宫众长老议论纷纷,久闭塞在这秘境之中,大多连山神山脉的名头都没听说过,可面对老者能从外打开金光宫秘境这般不可思议的手段,众人也不敢怠慢,也不管认不认识这山神山脉,齐齐上来拜见。  

“我等见过前辈!”  

秦福的出现就如同金光宫的克星,打碎了金光宫之人安全避世无懈可击的桃园秘境之梦。  

林蒙大笑上前,站立空中居高临下的对着众长老笑道:“如今我林蒙应约而来,不知众长老是要愿赌服输还是如何?”  

下方一众长老皆面露苦色,长须长老上前向林蒙微微拱手,苦笑一声。  

“世间既然真有如此奇人,我等自然愿赌服输,当率金光宫出世为平天下之乱而助力!”  

秦福闻言吹了吹胡子,得意轻哼一声,似是瞧不起金光宫一般说道:  

“这世上虽说地师手段能像老夫这般厉害的人绝无仅有,可若说能打开你们这秘境的地师却还有至少十几位。当世大劫就连真正的圣人尚且不能独善其身,尔等居然妄想依靠这样一处的残破的秘境就能无灾无祸,何其可笑!”  

一众长老冷汗直流,连连向老者躬身拱手,齐声道:  

“我等受教了!”  

在秦福眼中,像金光宫这样的秘境实在不值一提,莫说仅仅是打开一个入口,就算是崩碎整个秘境让金光宫落入实境之中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此间事了,林蒙婉拒了金光宫主和少宫主沙锐的挽留,二人同秦福一起离开了金光宫的秘境。  

秦福自然是要回他的山神山脉之中的,林蒙二人则继续往东,准备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朱雀城!  

朱雀城内有一朝天阁,朝天阁问剑可见朱雀展翅,此为当今江湖上的八大奇景之一。  

只是想要看到这般奇景看似容易,不像金光宫的一寸金光万丈芒那般纯属碰运气,可却几十年来罕有人能够看到。  

朝天阁问剑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须一路闯过七层阁楼来到第八层的顶层,方可见此一剑。  

而守卫朝天阁的却是朱雀城的天才弟子和强大的长老执事一流,甚至有瞬息境高手坐镇,且玄悟境高手不可闯阁。  

以至于那些欲见朱雀展翅一剑的高手,几乎都惜败于第六第七层的朱雀城长老手中。  

最近一次有人能问剑于顶,得见朱雀展翅的,只有几十年前的冰河剑仙李月寒,自此之后朝天阁上各层守卫者实力激增,似是不想再让人踏入顶层一般,坐镇第七层的是一位几乎半只脚迈入玄悟境的朱雀城的老古董。  

这朱雀城位于东洲南部,离南洲东部边界不远,林蒙二人不费半月功夫便赶到城中。  

此城乃是东洲最著名的三座大城之一,与有着天下商会巨头之一龙兴商会总部坐镇的齐宣王城,和有着无双尊王林坐镇的无双城并列为东洲境内的三座大山。  

与齐宣王城和无双城不同,朱雀城有着更丰厚的历史底蕴和神话色彩,林蒙二人站在城门下仰望,城门之上悬着的牌匾上以赤色书着朱雀城三个字,这是前代皇朝大明朝开国之君亲手所书。  

此城乃是前代皇朝大明朝的祖地,一个仅有百余年历史,崛起的莫名其妙,消逝的也莫名其妙的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皇朝。  

林蒙二人走进城中,无禅向林蒙问道:  

“你是圣人弟子,这城中一直便有圣人显化的传闻,依你看是真是假?”  

“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至少在未能亲眼所见之前,下不得定论。”  

林蒙不以为意微微摇头,不论这朱雀城殷家是否背后有圣人,都和自己无关。  

朱雀城甚是繁华干净,进城一条宽敞的主道便贯穿南北,城中正中央便是传说中的朝天阁,从任何一门一进城便能清楚的看到这座朱红色的高楼,沿着主道直走便可到达。  

林蒙二人进城后并不着急上朝天阁问剑,而是在其一旁的酒肆中先落座,点了些酒水慢饮,先观察一阵这传说中的朝天阁,打听一些消息出来。  

林蒙二人刚落座于酒肆之中,热情的店伙计上来便开门见山的问道:  

“二位客官想必是来闯这朝天阁,搏一个前途的吧?”  

这店伙计虽是问话,可语气却是异常笃定,林蒙回头惊诧一声。  

“你是如何知晓?”  

只见店伙计自信满满的指着外面的朝天阁嘿嘿笑道:  

“像你们二位这样的外乡人,坐到小店来还一直盯着朝天阁看,十有一百都是来闯朝天阁的,我们店里的伙计可都见得多了。”  

店伙计说罢,又看着外面的朝天阁夸夸而谈起来。  

“众所周知这朝天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