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蒙混入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接连三日,徐准每日准时抵达颍川城外,对王奕一家老小,发出真挚而热情的问候。  

王奕对此恍若未闻,安心的在宅子里,写写画画。  

王林却被徐准气的七窍生烟,可惜王奕有令,不准出城一战,如若不然,王林早已率兵出城,把嘴贱的徐准,碎尸万段了。  

李子尧行走江湖,不仅经常和官府之人打交道,还经常住进小黑屋,对西国的官员士兵,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在钱峰的指点下,三天的时间,已经将西国的一些规矩,学的七七八八。  

深夜,李子尧等人换上了西国军服。  

“地点,暗号记住了没有?”  

“放心,不会有误!”  

李子尧一脸自信,拍了拍身上的军服,呵呵笑道:“想不到老子也有当官的一天。”  

陈牧一巴掌拍在了李子尧的肩膀上,沉声道:“从现在起,收起你的江湖匪气,你现在就是千夫长,给我认真点!我不想你死在颍川城!”  

李子尧面色一正,漠然点头。  

这时,钱峰二人大步走来,看了看换好装扮的李子尧一众,道:“我们的人已经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开始?”  

陈牧看了看漆黑的夜空,咧嘴道:“这就开始!”  

“好!”  

李子尧率七百人从营寨悄然的离开了,行走半盏茶的功夫,就碰到了大铁牛所带的三千人,双方相视一笑,混作一起。三千七百人绕道向颍川城进发。  

与此同时,接连数个斥候,快速从颍川城外经过,直奔营寨。  

“杀!”  

一道道喊杀声,不断响起。  

寂静的夜空里,很快传遍四方。  

颍川城楼上。  

王林双眸带着血丝,死死的盯着远处混战一团的战场。  

“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人,属下刚才看到一些斥候,直奔敌军大营,不过半个时辰,西面就传来了阵阵喊杀之声!好像是咱们的援军和敌人撞上了。”  

“援军…”  

王林努力的睁大眼睛,想要看的远一点,看清楚这些人的衣着模样。  

可惜夜色太深,仅有的些许光芒,仅能够看到些许人影罢了,根本看不出两方交战的人马,究竟是来自哪里!  

“去府上通知父亲!”  

“是。”  

盯着远处逐渐向这边且战且退一众,王林脸上满满思索之色。  

这些人真的是援军?  

一个个士兵在向颍川城后退的时候,还有更多的士兵,纷纷跌倒在地,惨死在举起的钢刀之下。  

三四千人的队伍,在距离西门一里外的时候,已经不足两千人了,而且数量还在快速锐减!  

“援军来了?”  

王奕快速赶到城楼上,同样充血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前方溃退而来的士兵。  

王林摇了摇头,道:“目前尚未能够看清楚,这些人究竟是什么来历。”  

溃退士兵距离城门越来越近,惨叫与呼救声,逐渐清晰。  

“开门啊!”  

“我们是柯云大人麾下…啊!”  

“救命啊!”  

王林面露喜色:“父亲,是援军到了!”  

王奕面无表情,忽的对着四周将士大喝道:“举箭!”  

“父亲?!”  

“别急,在看看!”  

王奕摇了摇头,目光死死的盯着,那些被追赶上,砍杀在城外的士兵。  

嘭嘭嘭!  

“王奕你个老匹夫,我们前来助你,你却紧闭城门?!”  

一个个身着西国军服的士兵,奋力的拍打着城门,不断的呼救怒骂。  

可是城门始终紧闭,城楼上一点动静都没有。  

李子尧浑身浴血,猛然扬起手中利刃,大吼道:“兄弟们,王奕老贼坑害我们,但我们不能丢了柯云大人颜面,大家随我杀敌!”  

凄厉的声音,配合着火光下,淋漓滴答的鲜血,格外壮烈。  

六百士兵随之向楚昭龙等人冲锋。  

“杀!”  

“放箭!”  

就在李子尧咬牙带人冲向楚昭龙的时候,城楼上忽的响起一声大喝,紧随着便是一阵箭雨落下,追杀而来的楚昭龙,急忙带人后撤。  

“速速打开城门!”  

城门打开,李子尧恨恨的盯着楚昭龙等人大吼:“尔等给我记着,今日之仇明日必报!兄弟们,随我先进城!”  

众人迅速退入城中,楚昭龙等人却是一副不甘心的模样,几次尝试都被阵阵箭雨逼退。无奈之下,楚昭龙等人纷纷带走受伤身死的同伴,转身退去。  

进入城中,李子尧并未放松,反而愈发的紧张起来。  

预定七百人入城,却因王奕太过警惕,不得不留下一百多具“尸体”方才蒙混过关。  

而今,刚刚入城,就被重兵围困。  

“王奕老贼,你给我滚出来!”  

李子尧愤怒的摔了头盔,目光四顾,脸上尽显悲愤之色,“我等不远千里赶来支援颍川城,你们就是这么对待我们的?!!”  

一众包围着李子尧的守军,踌躇不语。  

“王奕老贼出来,给我一个交代!”  

“王奕老贼滚出来!”  

“王奕老贼滚出来!”  

六百浴血士兵,纷纷怒目瞪着四周士兵,大吼连连。  

这时,城楼上的王奕和王林二人,缓缓走了下来。  

“你是何人?”  

“你是王奕?”  

李子尧二人同时质问对方,猛地李子尧提剑就像王奕冲过去,却被一众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