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正主跑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能够智取,就千万不要蛮干!  

马龙深的陈牧教诲,根本不给齐峰等人,靠近自己的机会。一挥手一声令下,一根根箭矢就将齐峰等人笼罩。  

一根根箭矢,射穿了齐峰的胸膛,带走了他的生机。  

直至身死,齐峰的双眸中,还是充满了愤怒与不甘心。  

“放!”  

又是一波箭雨。  

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的齐峰等人,被这波落下的箭矢,带的身体颤动了一下。  

确定齐峰等人尽数身死后,马龙才开口:“收起一窝蜂,清理尸体!”  

与此同时,随之追杀过来的李子尧和大铁牛等人,看着一具具满是箭矢的尸体,瞪大了眼睛。又傻傻的看了看,一脸笑容的马龙,心中恶寒。  

这家伙…太狠了!  

现场近百具尸体,每一具尸体上,最少也有十根箭矢,最多的则是齐峰,身上插满了箭矢,都看不清楚原来的模样了。  

目测一下,至少上百根!  

确定齐峰等人身死后,马龙笑着招呼道:“行了,收兵,回山寨。”  

“等等!”  

李子尧忽然蹲下身子,查看齐峰的尸体,脸色凝重且疑惑。  

从马龙手中接过火把,快速的查看了一下,树林中的诸多尸体,脸色很快阴沉了下来。  

“怎么了?”  

“少了一个!”  

李子尧目光四顾,对着众人道:“三人一组,迅速散开搜查,不准放走一人!”  

“是!”  

“大铁牛你速度带人,向平湖县的方向追击,我相信那人肯定不会跑远的!”  

“好。”  

大铁牛也不含糊,点了三人跟着自己,举着火把就跑了。  

马龙一脸疑惑,看了看四散搜查的众人,又看看地上的尸体,诧异道:“刚才跑过来的人,都在这里了…谁跑了?”  

李子尧踢了一脚地上的尸体:“跟他一样。”  

“啊?”  

马龙皱眉看了看,惊疑道:“你的意思是还有一个西国将军?”  

李子尧火把晃动,照亮了地上的尸体:“我刚才杀入西冯村的时候,看到他们两个人身着铠甲,可是你看看这些尸体,就只有一人穿着铠甲!”  

马龙脸色顿时垮了,抢过李子尧手里的火把,就循着大铁牛的方向追了过去。  

“你干嘛去?”  

“我去把那个家伙抓回来!”  

“跑了一个?”  

陈牧皱眉看着,跪地等待惩罚的马龙,疑惑道:“跑了谁?”  

马龙道:“经过那些俘虏确认,跑掉的是齐林。”  

李子尧尴尬说道:“我带人搜查了方圆十里,不见齐林身影,想来已经是跑掉了…”  

陈牧就很无语。  

双方在三凤岭对峙了七八天,没成想对方老大跑掉了,反倒是过来支援的挂了。  

就有点意思。  

难不成是刘皇叔属性?  

马龙一脸严肃道:“大王,属下办事不利,甘愿受罚。”  

“大王,天色昏暗又是在密林之中,灌木丛生,对方躲起来一时间难以发现,我看就饶了马龙这回吧。”  

“是啊大王,俺都带人追了十几里路,都没看到那个家伙。”  

“大王我想那齐林一定还躲在密林中,只等天亮之后,我们再度搜查,一定可以把他抓住的。请大王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李子尧几人也是纷纷为马龙求情。  

陈牧挑了挑眉,挥手道:“行了行了,我又没说要罚他,你们紧张个屁啊。”  

马龙又惊又喜,迟疑道:“可是大王,跑的那人是齐林…”  

“齐林怎么了?一个败军之将而已,不足为虑。”  

“大王威武!”  

“大王仁义!”  

面对众多马屁精,陈牧翻了翻白眼,而后脸色阴沉下来。  

瞬间,众人闭上了嘴巴。  

“李老!”  

“大王,此次失责,全都怪我管教不严,我愿意一力承担!”李老十分爽快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陈牧就有些难受了。  

承认错误这种态度是好的,要得,但这折损的人手怎么办?  

陈牧叹息了一声:“李老,这次意外导致折损了三百多兄弟,他们都是各个村子的顶梁柱啊。”  

李老张了张嘴,默然叹息。  

“事已至此,我也不多说什么了,我希望你能够好好的提醒兄弟们,万事一定要小心。”  

“多谢大王。”  

李老意兴阑珊的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陈牧摇了摇头。  

“刘三思。”  

“大王。”  

“按照咱们盘龙寨的规矩,把这些死去的兄弟们,都记下来。天亮之后,把钱粮送到他们亲人手中。”  

“是。”  

走到门口处的李老,停下脚步回头看了陈牧等人一眼,走出了议事堂。  

嗬嗬。  

胸口的剧痛,如同烈火炙烤一般。  

身上诸多被灌木丛划破的伤口,更是刺挠挠的,瘙痒难耐。  

齐林咬着牙,一手死死的按住胸口,一步一步的向平湖县的方向奔跑。  

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那些火把,不见了光亮,齐林忽的松了口气,知道自己已经安全了。  

可这事还不算完!  

上千位将士,惨死在盘龙寨的手里,就连四哥都死在了陈牧的手中,这笔血债一定要讨回来!  

平湖县城越来越近,城墙上的火把愈发明亮。  

齐林用尽最后的力气,对着城墙大吼:“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