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战功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五角大楼中的韩三省一直在思考着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他参加了赵三山的婚礼,虽然只是映照虚空,本人并没有出现,但映照虚空和本人出现并没有区别。  

参加婚礼的时候,他明显的感觉到赵三山的心魔起来了,所以才会给予一个免死的机会。  

他很不明白为什么赵三山对女色如此痴迷,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如此好色。  

韩三省真的非常头大。  

为此他专门找来了窦西施了解前后因果,希望能得出一个所以然,不然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来到五角大楼的窦西施看着韩三省的问话绝对不像是开玩笑,她思考了片刻,眉头紧皱着。  

“关于他为什么如此好女色,这个问题白泥应该更清楚,因为他们曾经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  

“嗯?”韩三省疑惑,从各种(qíng)报上来看,里面并没有赵三山哥白泥的任何往事。  

这显然是(qíng)报的不到位。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样的(qíng)报确实没有打听的必要,因为这些都是,况且都还是将军。  

一般人真的不敢也没有能力调查他们,没有这方面的(qíng)报也很正常。  

这件事(qíng)就这样吧!关于赵三山的事(qíng)朕只是问一问,并没有觉得好色有什么不好。  

你最近也要抓紧一切时间尽快突破到圣人境界,不要总是因为一些其他的事(qíng)耽误了。  

窦西施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她最近确实不老实了,隔三差五的就在城里举行什么大型宴会,惹的其他城市都有意见了。  

听着韩三省暗中的警告,她冷汗直流,脸色都被吓白了。  

韩三省摇头笑道:“朕并不是呵斥你不能组织大型的宴会活动,你不要担心,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要注意节俭。”  

“臣回去后一定严加反思。”  

朕听说你最近也开始暗中和某位将军联系,听说好像是准备结婚了,是真的吗?  

窦西施有些害羞,毕竟她从根本上还是女孩子,(ài)(qíng)占比非常的重,在心里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多谢陛下关心,臣会妥善处理个人的事(qíng),绝对不是延误国家的正常运作,还请陛下放心。”  

这件事(qíng)朕希望你们极快处理,不要拖拖拉拉,告诉秦良玉,你们都一起办了吧!  

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qíng)就退下吧!三天后朕亲自给你们主持婚礼,退下吧!  

“臣告退。”  

离开五角大楼的窦西施联系了秦良玉说了韩三省的命令,二人又商量了一番,决定遵旨行事。  

窦西施联系了李寒说明了旨意,秦良玉联系蒋石头说明了旨意,二位将军都很惊讶,但更多的是开心。  

这些人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庭,这也是韩三省乐意看到的事(qíng),有家才会忠于国家。  

随着两对新人开始办置自己的婚礼,很多将军都震惊,随后感觉到不可思议。  

白泥随后宣布进入到闭关中,由他的徒弟姚三千和唐古代表参加二位新人的婚礼。  

执掌十四洲的宿梦宣布进入闭关,没有了下文,也没有说派谁过来参加新人的婚礼。  

黄帅宣布进入闭关,将有自己的徒弟刘直代表参加。  

愧顺随后宣布紧急的进入闭关,陈九同样如此,二人选择同时宣布天下。  

让人最赶到不可思议的是陶央,他虽然没有宣告说进入闭关,但他也没有出现在婚礼上。  

另外一直女子军的将军只有女娃了,她照常待在南京城,好像对谁的婚礼丝毫不感兴趣。  

龙象军阎尊和罗杀说明需要保护南京城,没有时间参加婚礼,但礼物还是送到了。  

窦西施和李寒的结合,秦良玉和蒋石头的结合好像并不是很让人信服,几乎所有的将军都找借口躲避了过去。  

如果说还有谁没有躲避过去,那就是赵三山了,他很开心的接到请帖,开心的来了。  

这天,婚礼现场,所有人都在等着韩三省的到来,所有的来客都很激动,能见大帝一面将是无上的光荣。  

虚空波动,韩三省出现了。  

看着下方的客人,密密麻麻,虽然很多将军没有来,但这些结合的人本(shēn)就有着自己的势力,根本不是特别的在乎。  

“众(ài)卿,你们好。”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ài)卿,平(shēn)。”  

今(rì),朕主持窦西施和李寒、秦良玉和蒋石头的婚礼,希望你们百年好合,子孙满堂。  

众(ài)卿应该知道,前不久赵三山也结婚了,朕许诺可以免死一次,这次你们两对新人,朕同样赐予免死一次。  

但也只有一次。  

窦西施,李寒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秦良玉、蒋石头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shēn),朕见证了你们的(ài)(qíng),希望都好好的,不要惹事,平安的生活一辈子。  

“多谢陛下。”  

话音落下之时,韩三省已经离开此地,他的出现也只是为了见证一下,并没有太多的意思。  

随后,此地欢声笑语,所有人都祝福着新人,有的发自真心,有的发自利益。  

赵三山来到李寒(shēn)边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