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人间疾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朕说了,无需担心,按照旨意颁布即可,一切种种我一人扛之,普天之下没有人是朕的对手。  

他们敢来,我就敢杀,气运金龙之下,朕不相信自己会败,这是绝对的自信,有何可惧。  

“臣领旨。”杜鱼虽然表示反对,他认为必须小火煮之,凡事都要一步步来,不能(cāo)之过急。  

但,韩三省不认为这样是对的,什么小火煮之,那也要看对方是什么人。  

蝼蚁尚可小火煮之,早晚都是死,如果是一头猛虎,充其量只是给挠痒痒,没有任何的用处。  

杜鱼走后,韩三省传令罗杀即刻赶往朝内,所执掌之地交给愧顺,不得有误。  

接到命令的罗杀没有丝毫的惊讶,他认为这样的安排才是最合理的,不然他所掌管的龙象军早就应该进驻武昌了。  

收拾了一番,他即刻出发,没有丝毫的留恋,因为他清楚,这里不是他应该待的地方。  

快马加鞭,六个小时后他来到韩三省的面前,此时的罗杀凶气十足,让人看上一眼都会害怕。  

朕希望去一趟广州,也不知道赵三山管理的城池怎么样了,这次让你回来,就是因为这件事(qíng),你有什么看法吗?  

罗杀道:“臣认为赵将军所执掌的城池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毕竟有了之前的事(qíng),他也不敢再放肆了。”  

话虽如此,但朕还是有些担心,鬼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再次犯浑,毕竟他真的没有把朕当做一回事。  

罗杀道:“陛下,臣可以替你去一趟广州,他如果敢放肆,臣绝对让他知道什么才是武力,必会打的他跪地求饶。”  

这也是朕让你回来的原因,黄帅不能离开,他需要震慑满清大军,白泥也不能离开,否则沿海地区的防御就会很薄弱。  

你也知道,秦良玉刚刚组建女子军,完全没有任何的战力,所有白泥必须在。  

南明方向,陶央也不能随意走动,他虽然恶,但做事(qíng)还是有底线的,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也是朕很欣赏他的原因。  

既然他们几人都无法移动,只有你了,朕只能让你回朝。  

你的战力非常高,关于之前的攻城,朕都已经知道你横推敌人,所以就拜托你守护好此地了。  

这个地方虽然很烂,就连正常朝会的场所都没有,但这里是吾等开始的地方,不能有任何闪失。  

陶央眉头皱了又皱:“陛下为什么如此看重赵三山,论战力他排不上号,就连秦将军都比他强,为什么?”  

他有心魔,朕这次过去就是因为这件事(qíng),是时候让消除他的心魔了,不然后患无穷。  

他有心魔?罗杀震惊。  

是的,确实有心魔,他出自农民之家,这一直是他的心魔,所以他才会迫切的想让世人知道他不止是农夫,还是将军。  

罗杀简直无言以对,嘴角拉扯着,觉得这样的事(qíng)非常滑稽。  

农家子弟又怎么了,从古至今从农家子弟崛起的人还少吗?  

何况臣听说明朝开国皇帝就是农民出(shēn),我也没有听说过有书籍说`明太祖有心魔啊!  

行了,朕即刻出发广州地区,重大事(qíng)可以找杜鱼商量,你的战力朕绝对相信,不敌时候记得沟通气运金龙,明白吗?  

我不会沟通气运金龙阿,陛下并没有告诉我口诀阿,我怎么可能会得到气运金龙的加持,臣很惶恐啊!  

用心沟通,气运金龙会加持你(shēn)的,它又不是死物,它是有感应的,你明白吗?  

韩三省认真解释怎么沟通气运金龙,就是为了防备敌人武力太强,罗杀不敌的时候可以用气运镇压,让敌人瞬间死亡。  

韩三省经过一番仔细而又认真的讲解,罗杀从刚开始懵(逼)到越来越懵(逼)。  

最后他算是全明白了,至于能不能沟通气运金龙的加持,全都看气运金龙的心(qíng)了。  

至于用心,还是有点用的,毕竟这是态度的问题,不能马虎。  

朕走了,记得用心沟通哦!  

陛下,臣会尽力,至于它理不理会我,臣只能托给陛下的福分了。  

加油!韩三省握拳为其鼓励,神棍的模样简直欠揍,气运金龙是谁都能沟通的吗?  

他这不是鼓励罗杀,而是告诉气运金龙,一旦感受到有人用心沟通,记得加持战力。  

当然他不能直接意传金龙,这一切都必须用计谋,让罗杀感觉到受宠若惊的同时还要让他无所畏惧。  

真是用心良苦。  

确实难为罗杀了。  

赶往广州的路上,这一路上韩三省看到了太多的人间疾苦,虽然已经都是新明朝的领地,吃上饭的民众依然很多。  

“这就要人间啊!我虽然穿越而来,但我并不是神,我不能无中生有,我也需要一步一步的为万民抢回属于他们的东西。”  

“人间真的太苦,这些百姓只是想安居乐业,他们的梦想就是如此平常,但没有人愿意成全啊!”  

他深呼吸一口气,看着破破烂烂的四周,泥土地,风一刮来,满天尘土。  

路过很多村庄,其中有一幕让他心都颤抖了,如果不是久经沙场,必哭无疑。  

一对夫妇,怀中抱着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他睁开眼看了人间一眼,觉得不满意,他走了。  

在这个刚刚降临人间孩子的墓碑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