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天下动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告别罗杀,赵三山带着大军即刻出发,一刻都不想过多的停留,他急需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看着快马行军的赵三山,罗杀嘀咕道:“陛下真的对你太宽容了,你到底有何厉害之处啊!”  

后方走来的窦西施道:“他的厉害之处大概就是拥有战神之姿,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厉害了。”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屋子里的韩三省来回的走动着,紧皱的眉头,眼睛眯成了三角眼,让人觉得非常的凶恶。  

“儒家居然再次的出山,这绝对不是好事(qíng),他们的底蕴绝对不能小瞧半分,不然有死无生。”  

“现在可以确定儒山就在京城,可是他们为什么没有找皇太极呢?”  

“难道是因为皇太极根本就懒得理会他们,所以他们又开始搅乱天下进一步的传播儒家思想。”  

“这些人如同狗皮膏药一般,让人无奈又极度的讨厌,可是天下百姓偏偏还信奉鬼神一说和大器晚成此类的鬼话,真是太让人无奈了。”  

“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儒家彻底的消失,天下未定,到处都是流民,到处都是军阀势力,这特么到底是什么鬼人间。”  

“也不知道赵三山能否攻下广州地区,这个拥有战神之姿的人到底会不会让我失望,希望不要吧!”  

“还是先修行吧!唯有拥有绝对的实力才能让敌人屈服,其他的都是虚妄的,骗骗世人还可以,骗我就不行了。”  

刚刚盘坐进入修行中的韩三省就被门外的士兵叫醒,紧张的表(qíng),惨白的脸色。  

陛下,儒家圣人昭告天下与新明朝不死不休,发誓要让陛下付出血的代价,更甚叫嚣取陛下项上人头。  

不必大惊小怪,朕早已经料到会是如此,他们敢来,朕就敢杀,区区一个儒家朕难道还会怕吗?  

真是笑话,朕等着他们的报复,只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我迫不及待了。  

退下吧!  

士兵走后,韩三省的表(qíng)并没有他说的如此随意,拳头紧握,脸色(阴)沉至极。  

“没有想到居然来的如此之快,我有想过被报复,但没有想到儒家圣人如此不要脸皮,高看了尔等了。”  

“陛下!”  

熊人紧张的走来,满头的大汗,一路都是跑着过来,好像又有什么天大的事(qíng)发生了。  

“何事如此慌张!”  

熊人深呼吸一口气:“鞑靼势力突然入侵满清领土范围,其他的势力都在观望着,天下又要大乱了。”  

鞑靼不足为惧,他们不是满清的对手,皇太极这个人物绝对会屠了他们一族。  

他们这个时候跳出来,看来蓄谋已久,不然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qíng),想必他们必是做出了万全之策。  

让他们打,短时间内满清无法攻破鞑靼,先行观望,趁其不备攻打满清。  

熊人继续道:“满清派出数十万大军防备着我们突然的袭击,据可靠(qíng)报,南明已经和满清签订了互相不侵犯条约。”  

一群傻子,皇太极的话也能信,真是文人误国,竟出窝囊废,简直浪费粮食。  

陛下,我还没有说完,据探子汇报,京城河山庭酒楼就是满清的探子主要集中地带。  

我们要不要…熊人做出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意思非常的明显。  

不用,那里不止是满清的探子集中地带,同样也是儒家一脉的集中地,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告诉各位将军,守护好各自的城池,南明和满清最近绝对不会自找麻烦,但不能放松警惕,时刻准备作战,不能有丝毫的骄傲。  

广州地区朕已经派赵三山前去攻打,让探子多注意这方面的(qíng)报,有任何(qíng)报马上送来。  

是,臣告退。  

熊人有后,韩三省深呼吸一口气,现在的天下局势太乱了,死了一个又来一个,杀都杀不完,任何的冒失都有可能招到敌人的猛烈攻打。  

朕万万也没有想到鞑靼这个时候居然攻打满清的领土范围,他们到底有什么底牌,居然如此狂妄。  

只希望另外的几方势力不要参合,否则真的是天下大乱,只希望如此了。  

每当想起天下的各方势力,韩三省都头疼,虽然势力不足为惧,但蚂蚁多了同样可以咬死象。  

大西政权已经成为了过去,大顺也已经成为了过去,唯一让人忌惮的只有满清了。  

崇祯时期,很多的将领都投降了满清,他们的战力非常的恐怖,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现在,后方的鞑靼又起兵闹事,只怕其他的势力也不会安生,拭目以待吧!  

他盘坐进入到修行中,此时的不灭经已经修炼到了第三层巅峰,只需一点点的外力就可以马上突破。  

打量着丹田的真气,有如一片大海海浪翻涌,但(shēn)体外听不见任何的声音。  

随着修炼不灭经,韩三省已经刀枪不入,水火不侵,普通力量已经无法对他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呼吸渐渐平稳,(shēn)体四周突起狂风,如同龙卷风一般席卷四周的物品,尘土飞扬,朦胧一片。  

“破!”  

大喊的声音传出,冲击破席卷四方,房屋的门都被彻底的冲破,屋内更是乱七八糟。  

他站起(shēn)走出屋子,看着头顶的蓝天白云,深呼吸了一口气,随后逐渐平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