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公孙大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陆小凤闻了一下酒,发出满足的感叹声:“好酒。”  

“这是酒楼专为贵客准备的二十年竹叶青!极为难得,若非国主在此,老板是舍不得送上的。”店小二回道。  

陆小凤笑道:“叶兄,你听到了?”  

叶诚点点头:“听到了。”  

陆小凤又道:“叶兄可知,世上最愚蠢的事是什么?”  

叶诚道:“原本不知,但上回在关外遇到李探花,他说世上最蠢的事有三:和赌鬼赌钱时弄鬼,在酒鬼酒中下毒,当着自己老婆说别的女人漂亮!”  

“李探花是有大智慧的!我混迹江湖十余载都只知道两件,这半年才算了解第三件,没想到他竟早悟了这道理!改日定当找他喝上一杯。”  

这般说着,陆小凤转头:“小二,你可听清了?”  

店小二局促地回道:“听到了。”  

“那听懂了?”  

“啊?”  

店小二有些傻眼了。  

“陆兄,你就别为难他了。”叶诚说道。  

店小二松了口气。  

转而便又听叶诚道:“赶紧杀了,别耽误喝酒。”  

“叶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好不容易遇到个傻子能解闷,何必这么早揭穿呢?!”陆小凤正说着。  

店小二猛地一甩盘,左手便要从怀中掏出…  

嗯,他掏不出来了。  

陆小凤把玩着精致小圆筒:“七七四十九枚暴雨梨花针,还有无色无味的观音泪。叶兄,唐门这是下血本了啊。”  

蜀中唐门第一暗器无疑是孔雀翎,可惜失传百年,无人能做出第二件;排行第二的便是暴雨梨花针,牛毛细针专破真气,十年才能做出一件,是唐门压箱底的宝贝。  

“所以我劝你早些离京,不然怕是走不了了。”  

叶诚将茶一饮而尽,起身离开。  

傻子是弄不到暴雨梨花针的,笑人傻的时候,自己说不定也被暗中人笑,京城的水当真越来越浑了。  

“离京?”  

陆小凤望着叶诚背影,只觉无尽孤寂涌来。  

他笑了笑,也转身离去。  

京城是有宵禁的,一更三刻刚到,街面便冷冷清清。  

喝了一肚子茶,这么早回去自然是不合适的。  

得找个地方消消食。  

叶诚很自然的来到了西城——青楼。  

别误会,来这绝不是因为这的莺莺燕燕,而是整个京城就这在‘正常’营业。  

青楼门口颇为热闹,除了衣冠整齐的书生,弯腰屈膝的龟公,还有不少卖零嘴的小摊子。  

“要炒栗子么?新鲜的糖炒栗子。”  

灰头巾老太太主动上前推销自家产品。  

“多少钱。”  

“七文。”  

“有点贵啊。”  

“客官,这是…”老太太正要解释。  

叶诚便打断道:“来两斤。”  

“好勒。”  

老太太麻溜的称了两斤。完全没老年人的迟钝,显然这是个精干老太太。  

栗子散发着诱人香气,叶诚剥了一颗放于唇边,忽地停下:“老太太,你这真是新鲜栗子?”  

“当然,姥姥在这卖了五年栗子,有口皆碑的新鲜。”老太太回道。  

“可我记得栗子是九月熟果,现在才八月初…”  

“福州进的栗子,熟的早。”老太太笑着露出满口白牙解释道。  

“福州离这千里地,栗子运过来至少一个月。那的栗子七月就熟了,还是真是够早的。”  

“是啊,是啊。”  

老太太应着垂下头。  

“对了,老太太,这栗子在福州价格几何?”  

“三…五文!五文一斤。”  

“五文一斤栗子,二十文一斤的糖,千里迢迢运到这,炒好了才卖七文,老太太家里怕不是…有矿。”  

老太太楞了一下,这才叹息:“你这后生当真聪明,姥姥我确实不缺钱,平生就喜欢看别人吃我炒的栗子。”  

“不知姥姥贵姓。”  

“老身姓熊。”  

“熊姥姥,小子叶诚,最是尊老爱幼。”  

叶诚笑着弹出栗子:“这一颗就请姥姥自己尝尝。”  

他这一颗栗子非但打中了老太太,更是打出了一个貌美女人。  

灿烂如朝霞,高贵如皇后,绰约如仙女般的美丽女人。甚至连她身上穿的衣服,都不是人间所有的,而是天上的七彩霓裳。  

叶诚笑道:“姥姥这栗子还真是能吃出朵花来啊。”  

“那是,姥姥这袋栗子至少能吃出三十朵花。”女人笑着,手中多了一双短剑,锋长一尺七寸,剑柄上系着红绸。  

话落剑出,剑光闪动间,她霓裳上的七色彩带飞舞不停。  

甚是赏心悦目,难怪能在八百年前的唐朝留下赫赫声名。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公孙剑法真正的威力是需要“美”来发挥的,也只有面前这绝代佳人,才能将剑法发挥到极致。整个人就像是变成了—片灿烂辉煌的朝霞,照得人眼睛都张不开,哪里还能分辨她的人在哪里?  

她的剑在哪里?  

若是连她的人影都分辨不清,又怎么能向她出手?  

幸而叶诚用剑杀人时,是不需要知道对方在哪的。  

“天泣!”  

下一刻,璀璨剑芒如雨落下。  

公孙大娘尽力躲闪着,可惜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