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君前奏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两日后,白云王府。  

“陛下有旨,宣白云王入殿觐见。”大腹便便的紫袍太监掐着兰花指,中气十足道。  

“臣叶孤城接旨。”  

叶诚接过圣旨,转而问道:“传旨这种小事怎劳曹公公亲动?”  

这紫袍太监便是西厂督主曹正淳,身具甲子天罡童子功,虽江湖声名不显,却是毫无疑问的至强者。  

“白云王还是快些吧,杂家倒无所谓,可别让陛下久等。”曹正淳冷冷回道。  

“臣这便入宫。”  

叶诚抱拳。  

在曹正淳的带领下,叶诚跟在后方走向皇宫。  

两人唇皮一路没停,却是不曾发出半点声音。  

曹正淳道:前日国主于华山斩了嵩山和小春子等人,当真神威赫赫。  

叶诚道:督主说笑了,叶某也就占了内劲浑厚的便宜。若非运气好,遇到四大密探救援,怕不是要翻船。  

曹正淳道:这些日子,京城乱的很,国主可要小心些。决战前,别出意外了。  

叶诚道:这是自然,对了,决战紫禁之事,圣上是何态度?  

曹正淳道:圣上一向好武,自然跃跃欲试,不过朝内大臣却是极力反对。此事国主倒无须忧虑,已然安排好了,今日面圣只是走个过场。  

此刻进了宫门,叶诚点点头,不再回应。  

这西厂厂公曹正淳便是南王府在大内的内应。  

南王一系为藩王之首,多年前便开始布局,撒了很多太监做内应。这些太监大多默默无闻老去、死去;但也有少数一些熬出头,混成头目,甚至大监。  

皇宫书房。  

“微臣叩见圣上。”叶诚作为东瀛之主,行半拜之礼。  

“免礼!”  

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位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喜好武事。  

曾在皇宫外兴建豹房处理政事,三天前才被几位大学士联手劝回皇宫。  

“前些日子听闻国主与西门吹雪约战紫禁之巅,国主能否详细说说此事。”朱厚照兴致勃勃问道。  

“回圣上,此事微臣也是近日方知,现今还一头糊涂。”  

“国主的意思,这事乃空穴来风?有人造谣?”朱厚照顿时满脸失望。  

“当是如此。”  

叶诚回道。  

这时,立在朱厚照身旁的高瘦白脸太监尖细着嗓子道:“国主此言怕不尽实,此事闹得这般轰轰烈烈,大批江湖人士涌入京城,怎是一句谣言能解释?以小人看,这事既不是国主挑起,那必是西门吹雪主动约战!须知,不久前他才剑斩峨眉独孤一鹤,气势正盛。估摸着是担心国主地位尊贵不接受挑战,这才出此下策,于江湖宣战!”  

“刘大伴这话甚是有理!”朱厚照再次兴奋起来:“国主,既是西门吹雪约战,那你…”  

后面的话就不便明说了。  

他虽是大明之主,至尊至贵,但也没有逼迫臣子参加决斗之理。尤其叶诚统领东瀛诸国,地位只差他半步。  

决斗中若有任何损伤,东瀛与大明好不容易缓和下来的关系,怕不是得再起纷争。  

到时,他非被文官喷死不可。  

史书,也会把他当成昏君典型!  

“臣乃剑客,断无退让之理,若是西门吹雪应约而至,臣自当奉陪到底。”叶诚低头抱拳。  

有意思,促使决战之约形成的竟是东厂厂公刘谨。  

倒是打的好算盘,一方面讨好了圣上;一方面若叶诚决战失利,还能挽回颜面,替手下报仇。  

可惜…眼界还是浅了些!  

“好!”  

朱厚照兴奋的一捶拳头,吩咐道:“刘大伴,这事就交给你了!”  

“小人定不让圣上失望。”刘谨领命,阴测测地斜视叶诚。  

其目光就像冰刀子一样,上下来回刮着。  

小春子是他最得力的手下,之前正是靠他,才在与西厂、六扇门、护龙山庄的争斗中站上风。毕竟半步至强者不是那般好培养的,护龙山庄多大排面,段天涯等人也止步于绝顶高手。若非平白捡了个成是非,现在估摸着还被东厂摁着打!  

出了皇宫。  

叶诚打算找陆小凤喝酒。  

上次的酒没喝成,这两天过去,想来他已经睡服薛冰那丫头。  

“国主请留步!”  

喊话的是位俊美青年,手上套着俩金灿灿的鎏金铁环。  

他身上跟着拄拐的瘸子,还有提着俩流星锤的中年汉子。  

叶诚恍若未闻,脚步不停。  

俊美青年运起轻功,跃至前方抱拳:“晚辈上官飞见过国主。”  

叶诚无视,从其身旁走过。  

上官飞双拳紧握,一张俊脸羞红若血!  

“少帮主。”  

诸葛刚拄着拐杖上前:“帮主吩咐过,这段时日,不许生事,况且…”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众人心中有数。  

白云国主可是堪比,不,应该说是超越上官金虹的至强者,岂是上官飞能够招惹。  

“该死,该死!”  

上官飞猛地一跺脚,竟再次运起轻功,跃至叶诚前方抱拳:“晚辈上官飞请国主指点。”  

叶诚一步落下。  

街面青石炸裂,雄浑气劲破空,上官飞吐血倒飞三丈,重重砸在院墙上。  

“少帮主!”  

风雨双流星向松飞舞流星锤,怒吼着冲向叶诚后背。  

然后…  

从叶诚右侧掠过,一把扶起上官飞。  

“少帮主年少无知,多谢国主手下留情。”诸葛刚抱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