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奇怪花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宁泽带人进入仓库,王家人牵头带路,到了崩塌处急得团团转,一个劲求助。  

仔细看一眼,仓库里面有个通往外部的隧道虽然奇怪,但很多有钱人家很在意自己的金钱财产,以防万一修建“安全出口”也有道理。  

从坍塌处建筑材质看来,仓库虽然经过翻新,很明显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沉淀。这条隧道要么是王家先祖在很早之前就挖好的,要么就是王家人搬到这里之前就有了。  

因为时间久远,便存在风险,大概今日这么一闹,如此多人往隧道挤,意外促使隧道入口坍塌。  

王家大公子运气较差,家人都逃出来了,就他被堵在里面。  

“既然隧道有出口,令公子会不会从另外一边离开?”宁泽问道,“孤听不到里面有任何声音。”  

“王爷,当时隧道坍塌,便是另外一边先开始的。”王老爷慌张回答,“惊慌之下,我等赶紧逃出来,结果出来时发现我儿不见,必是埋在里面,生死不知!求王爷救救我儿!”  

王老爷哭喊着跪下,王家上下也都跟着再度跪下磕头。  

“既如此,孤不会见死不救!”宁泽让他们起身,“今日之事全是误会,尔等皆是华国子民,孤岂会见死不救?来人,速速搬开土石,抓紧救人!”  

“喏!!”身后将士赶快上前,齐心合力将坍塌土石小心挪开。  

王家人一个劲地向宁泽道谢,然后紧张兮兮站在旁边,祈祷王家公子不要出事。  

人多力量大,沉重的石块陆续被将士抬走,显露出坑坑洼洼被破坏的隧道入口。王老爷与家人们急不可耐地跑到洞口,朝里面大声呼喊王家公子的名字,甚至想要钻进隧道找人。  

宁泽让人拦住他们,毕竟隧道年代久远,出现土石坍塌现象,说明存在极大安全隐患,难以肯定不会出现二次坍塌。  

为保险起见,准备让己方将士冒险救人。  

这是收买人心的举动,因为宋高与王家人冲突有可能造成对民意的伤害,这么做可以大幅度挽回形象,甚至使得民心上涨。  

宁泽下令后,宋高果断站出来,主动要求进入隧道找人。  

理由是整件事情因他而起,至于是否追究王家公子,出来之后双方对质可以说得清楚。其次,他的运气无人能及,这是大家公认的。就算出现二次坍塌,最有可能避开危险的就是他了!  

说实在的,宁泽并不想宋高冒险,毕竟这种异类福将百年难遇,天底下未必找得出第二个有他这样大气运的存在。可是整件事情因宋高而起,或许他的运气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主要依靠。  

于是再三吩咐宋高:“进入隧道,但凡觉得危险,立刻退出来,再想他策。”  

对于宁泽的关心,宋高满是感激:“王爷放心,末将最怕死了!”  

为安全起见,宁泽让手下将士取来不少坚固木板木棍,放在洞口坍塌处作为支撑,确保无虞,才叫宋高小心进入。  

宋高一个人进到隧道,拿着火把小心翼翼往里走去,一边呼喊王家少爷。  

宁泽等人在仓库焦急等待,过了好一阵子,终于看到火光重新出现。  

凑近一看,宋高背着王家公子,左手举着火把吃力地往外走。  

王家公子双眼紧闭,浑身都是尘土,就像刚从土里挖出来的死人一样。  

这可吓坏王家人,王老爷更是哭出声来,以为儿子在里面被坍塌的土石砸死了。  

宁泽马上叫人上前接应,将宋高和他背着的王家公子带出隧道。  

王家人慌慌张张围住王家公子,拼命叫着他的名字。  

“没事,还有气!”宋高说道,“就是左腿被石块砸了,我把他挖出来时有些虚弱,大概坍塌时受了伤。赶紧叫大夫看看…”  

王老爷闻言,慌忙扭头喊道:“快、快喊大夫!”  

“不用!”宁泽制止他,“孤在此处,何须大夫?”  

说罢,让王家人散开,亲自对王家公子使用医术。  

王家公子左腿的伤以肉眼可见速度快速消失,身上其他伤处也迅速恢复,很快气息变粗,缓缓睁开谎言。  

“儿啊!!”见他醒来,王老爷上前用力抱住,眼中满是放心下来的泪水。  

人救出来也治好伤,恢复如初。  

让他与宋高当面对质,还原冲突缘由。  

事情讲清楚后,果然与宁泽猜测一致,完全是一场误会导致如此。  

话讲开了,宁泽做主调解,让宋高向王家当面道歉。  

宋高倒是听话,按照宁泽命令承认错误,向王家人致以歉意。  

王家人也投桃报李,王家公子向宋高致歉,表示自己同样不对,并且保证以后再不敢自称“王爷”或者“小王爷”,王家人也保证改掉牌匾上的字,将王府变成王宅,以避讳这两个字,免得再生误会。  

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王家人可不敢再来一次,万一下次遇到的官员不像宁泽这么讲理,直接把王家人抓去杀头,那就惨了!  

虽说朝廷没有命令要求民间避讳这两个字,王家人历经此事,心里也有一些害怕。  

事情说开后,算是告一段落。  

宁泽准备离开王府,宋高突然说道:“王爷,末将方才进入隧道寻人,发现奇怪之处。某个坍塌点土石之中有着古怪花纹,墙体坍塌后才显露出来,不合常理!”  

“哦?”宁泽闻言,转头看向王家人,“王老爷,莫非这条隧道有什么秘密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