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苗郡大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宁泽军大获全胜,俘虏五万敌军,缴获资源无数。  

金荣部下樊盛、赫连津、朱岱、柴定、戴元投降,俘虏全数收编,宁泽兵马达到十万之众,浩浩荡荡朝着高黎郡前进。  

金荣大败而回,十五万大军折损过半,郑勉大惊失色。  

林氏盛怒,要斩金荣。  

程孙劝道:“如今不可擅杀大将,可将其暂且押下,待击退宁泽再做打算。”  

于是林氏让郑勉下令将金荣革职,暂且押入牢中。同时任命郑勉舅舅,林氏亲弟林远志为将。  

得知宁泽如今兵力十万直逼高黎,郑勉急问程孙如何抵挡。  

程孙回答:“宁泽大胜一场,士气正旺!且坐拥十万大军,不能力敌。主公可征调其他四军兵马拱卫高黎,于城内坚守。”  

“敌军势大,金荣都败了,如何守住城池?”林氏问道。  

程孙回答:“高黎城高墙固,军粮充足,任他生出双翅也飞不进来!”  

“纵使守住城池,他若不退,如之奈何?”林氏再问。  

“元州兵马必能击败杜威!我方只需坚守,等到元州兵马卷土重来,与我方前后包抄,宁泽必败!”程孙信心十足。  

郑勉再度调动汉州兵马抵达高黎,于城内坚守。  

宁泽军队抵达高黎,降将赫连津请命攻城。  

于是以赫连津为先锋,命樊盛、朱岱、冉操、柴定、戴元辅助,领兵出征。  

六员降将受宁泽礼遇,感恩戴德,带兵猛攻城池。  

只是高黎城坚固,久攻不下。  

宁泽军暂且驻扎城外四十里处,与之遥遥相望。  

另外一边,元州刺史苏均亲自带兵增援,与方平合兵一处。  

对方兵多,余松劝杜威不要强攻。  

杜威便问如何退敌。  

余松思索之后,小声说道:“元州兵马尽在丹阳,苏均、方平皆在此处,境内空虚。可使赵青设下虚兵使其不敢妄动,我等带兵暗中潜入元州,冒充敌军奇袭苗郡!”  

杜威听从余松计策,于是让赵青留守,在林中插满笙旗,设置无数稻草人布下虚兵。自己带领大军,协同余松悄无声息绕路前往元州。  

到了元州境内,前军换上缴获的元州兵服,骗开关卡奇袭占领,并且迅速赶奔苗郡。  

深夜之时,苗郡守军在城墙上巡视,忽然发现一支兵马迎面而来,迅速戒备。  

等到对方接近,发现是己方部队,于是在城墙之上大声询问:“尔等所属哪部?”  

“将军,”前面有人喊话,“我等奉使君之命前来征粮!敌军偷袭我方粮仓,导致军粮被烧,眼下急需粮草!”  

“可有信物文书?”  

“来得匆忙,只有主公口信!”  

“没有信物文书,如何信你?”  

“前方战事吃紧,只能权宜行事!方将军派了身边护卫,可以作证!”  

原来之前那场战斗,混乱中方平亲信护卫被俘,正好被利用。  

“快快开门!”方平护卫走到前面,仰头喊道。  

在他身后有人暗中拿剑抵着,但凡异动当场刺死。  

为了活命,只能配合。  

城上借着火光仔细查看认出护卫,于是打开城门。  

军队进入苗郡,突然发动攻击,杀死守城士兵。  

杜威亲自领兵,攻打城内守军。  

城中兵马没能反应过来,被打得晕头转向,醒悟过来的时候,城池已被杜威占领,苗郡太守也被杜威拉出来直接砍了。  

不肯投降的文武官员都被斩首,其余为了活命只能老实听话。  

杜威占据苗郡,询问余松接下来怎么做。  

余松思索之后,建议杜威从投降的官员之中,找到一个家室都在苗郡的,以其家人为质,趁着苏均还没发现苗郡被占领,直接掉头折返丹阳。让这个官员骗开丹阳城们,发动奇袭。  

于是杜威从投降官员中选出一人,命他随军出征。  

这名官员为保家人性命,只能同意。  

杜威攻打苗郡时便已封锁道路,禁止消息外流。  

在这个消息闭塞的时代,要做到不算太难。  

军队掉头往丹阳移动,很快抵达丹阳郡城。  

等到夜黑风高,前军换上元州兵服,命投降官员领路,抵达城门。  

城上守军询问身份,官员出示盖了苗郡太守官印的文书,说是运送军粮抵达。  

苗郡被攻破,太守被杀,官印当然落入杜威之手。  

守军查看文书,对照之后没有发现问题,于是信以为真,直接打开城门。  

杜威当即带兵杀入城内,命人四处放火。  

苏均、方平听到动静,急忙带兵查看,结果遇到杜威,顿时大惊失色。  

杜威当即拍马冲锋,迅速追上方平,交战五回合将其刺死。  

随后冲破敌将包围,径直杀向苏均。  

苏均眼看杜威左冲右突、所向披靡,转眼来到面前,吓得脸色苍白,慌忙掉头逃窜。  

杜威紧追不舍,认准苏均的金色铠甲。  

追杀一阵,无人能挡。  

心腹逢宁见杜威紧追不舍,于是说道:“主公,请脱铠甲!”  

苏均赶紧脱下黄金甲,逢宁换上之后朝着苏均不同方向逃去。  

杜威果然中计,掉头追赶逢宁。  

苏均趁机混在乱军之中,迅速撤离。  

杜威追上逢宁,大喊一声:“苏均受死!”  

逢宁见无处可逃,当即调转马头举刀迎战,结果被杜威一矛刺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