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兵分两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得知使者被裴公杀死,而且尸体遭受千刀万剐,郑馥怒不可遏。  

次日清晨,宁泽大军通过玄武峰抵达渡马口,双方隔着渡马河开战,箭弩互射。  

裴公亲自带兵冲桥,后方宁泽弩兵列阵掩护,骑兵营成功冲破桥上防守,带着后面枪兵部队杀到对岸。  

郑馥领兵迎战,裴公直奔对方,大喊:“郑馥匹夫!还我二弟命来!”  

“背主之徒,有何颜面在此聒噪?”郑馥怒喝一声,下令身边武将迎战,双方缠斗。  

侧面方平率兵来袭,王卫立刻领兵冲上前去。  

宁泽军与元汉两州兵马在渡马桥口激战,杜威收到消息,当即带兵杀出北门。  

北门元州营地出兵拦截,双方也陷入苦战。  

只是主力都在渡马桥口,面对杜威的连续强悍冲锋,元州兵抵御不住。  

杜威冲出包围,带领一支精锐骑兵直逼渡马河。  

正与宁泽激战的元汉两州兵马,得知杜威从后方突破重围奔袭而来,急忙撤出战场,彼此掩护迅速退离。  

宁泽下令掩杀一阵,与杜威汇合。  

见面之后,杜威见一男子被文官武将簇拥过来,还有余松陪在边上,知道他就是宁泽。见其与自己年龄相差不多,顿觉亲近,骑马上前抱拳说道:“宁中郎远道而来,营救在下于水火之中,万分感谢!”  

宁泽也抱拳回礼:“宁泽乃是丞州人,家乡有难岂能坐视不理?”  

目光集中于杜威,眼神一闪。  

武将杜威,男,15岁所属势力杜威军忠诚度——官职——  

体力98武力104  

智力47政治15  

统率81仁德65  

兵种骑兵S、弓兵A、枪兵A  

特技单挑Lv8、突围Lv7、奋战Lv8、攻城Lv8、神速Lv9  

携带名品银蛇矛(武力7,特技神速Lv1)  

点武力值,超牛啊!  

除去武器名品附带属性,等于基础武力97点,是目前遇见第二高的武将,仅次于唐牛。  

统率也有81点,特技技能也不错,是个武力型名将,一定要弄到手!  

杜威看一眼余松,见他对自己点头,也暗暗点头回应,然后对宁泽说道:“不知宁中郎家住何处?”  

“丞州丹阳郡边境,一个名叫凤丘的偏僻小山村。”宁泽回答。  

他早就通过情报员获悉各地信息,对丞州也是颇为了解,给自己找了个完美的身份掩饰。  

“凤丘?”杜威说道,“记得数年前闹瘟疫,凤丘百姓死的死,逃的逃......”  

“是啊!”就是因为知道这个情报,所以宁泽才敢冒充。凤丘百姓已经死得差不多了,谁能揭穿自己的假身份,“在下就是为了躲避瘟疫四处行走,最终到达华郡。”  

“世事难料!”杜威感慨,“若非当时凤丘瘟疫,宁中郎不会背井离乡,也不会投靠沅熙公主。或许今日,亦无人前来相救。”  

“此事暂且不提!”宁泽说道,“当先击退元汉两州兵马。”  

杜威抱拳说道,“只要宁中郎出兵牵制郑馥,在下便能击败方平!方平杀死我父,此仇不共戴天!”  

“好!既如此,杜将军出兵西向对付元州兵马;在下向东进军,攻打郑馥。”  

“宁军师!”余松骑马上前,“我军兵少,还请先借一万,待击退方平如数归还!”  

说话间,冲杜威使眼色。  

杜威当即点头,朝宁泽抱拳:“宁军师,可否借兵一万,战后必定归还!”  

其实余松会这么说,是宁泽提前安排。  

他现在已经投靠自己,暂时不能被杜威知道,还要杜威以为是自己人,在为他谋划。  

至于借兵一万,是让余松负责看住杜威,能够随时掌控对方。有这支兵马潜伏边上,日后杜威有些异动也能立刻进行控制。  

杜威并不知道,真心以为余松替自己着想。  

面对余松和杜威的请求,宁泽慷慨答应:“当然可以,赵青!”  

“末将在!”  

“命你率领一万兵马协助杜将军!”  

“喏!”赵青领命。  

宁泽有送杜威一月军粮,供他作战。  

于是杜威带着余松、赵青回城,召集城内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方平军阵。  

另外一边,金州大军锁定目标郑馥,迅速推进。  

裴公为报亲弟之仇,带兵不惧生死,拼命搏杀。  

王卫在旁协助,有宁泽后方出谋划策,连胜郑馥五场。  

郑馥向方平求助,却没想到杜威带兵猛攻方平营地,难以阻挡。  

方平自顾不暇,根本没武力援助郑馥。  

激战数场连连败阵,不得不退守金沙郡。  

杜威一路追击,抵达金沙郡猛烈攻城。  

见方平无力驰援,郑馥虽然兵多,却顶不住裴公、王卫两员大将带兵猛攻,何况还有宁泽谋划,于是不得不退守岷山郡。  

宁泽带兵来到岷山郡,于城外二十里驻扎。  

岷山郡内,有本地商人晁春听闻金州兵至,联系商会成员欲相助夺城。  

商会秘密情报员立刻飞鸽传书。  

宁泽得到情报,与对方约好里应外合。  

白天埋锅造饭,吃饱喝足,全军休息。到了晚上悄无声息逼近城池,等待信号。  

差不多子时,月明星稀。  

城门上突然人影闪动,不多时举起火把摇三摇。  

得到信号,裴公、王卫带兵突袭,迅速冲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