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麒麟玉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算上这么好的武器竟然才82武力值,太弱了!  

皇宫里的宝物都被这些梁义贼寇占据,实在可惜。  

宁泽目光炯炯,盯着对方手中那个长柄大锤。  

锤子头部是西瓜大小的金属圆球,看起来很重。下面也是金属制的长杆,竖起来大概有一米五左右。这个长柄圆锤砸到人是相当要命的!  

宁泽盯着贼将手中的天星锤,对方也是一脸警惕,骑在马上不住打量。  

可能是觉得宁泽身穿文官官服,手里却拿着一柄斩铁大刀,充满违和感,不由得微微皱眉。  

“将军!此人杀死严、杜两位将军,夺了兵器兵器战马!”逃回来的两名士卒向其报告。  

听到这话,冯义才注意到宁泽果然骑着镇西将军严成的爪黄飞电,手中也是杜兰的斩铁大刀,当下举起大锤怒喝一声:“杀我两位义弟,此仇不共戴天!拿下他!”  

七名士卒立刻举枪包围宁泽,冯义并没上前,看得出来之前战斗受过伤,体力不高。  

大概觉得七打一没问题,这些士卒却不知道他们自己属于战五渣,面对的是武力达到102点的存在。  

面对不断逼近的七名士卒,宁泽手握斩铁大刀,驾驭战马防御四周:“不要这样吧?我可是个文官。”  

话音刚落,七名士卒同时举枪从四周刺来。  

宁泽快速舞动斩铁大刀,横扫一圈,七杆木柄长枪全部拦腰截断,士卒手中只剩一根哨棒,吓得扔掉棒子扭身就跑。  

这些小兵不去管他,宁泽骑马来到冯义面前,将斩铁大刀举起:“决一胜负!”  

冯义紧握天星锤,面对不断逼近的宁泽,暗骂那些士卒没用,竟然丢下自己逃跑。若是身上无伤,他就直接上了,根本不会怕。可是现在状况不大好,因为伤势缘故,能拿出三成力量都不错了!  

对方身着文官服,本来以为很好对付,谁能想到七个士卒围攻都被他打跑。没有把握,不能硬拼!  

想到这儿,冯义勒住缰绳:“你我本无冤仇,何必生死厮杀?”  

“哦?刚才还说我杀了你两位义弟,此仇不共戴天呢!”宁泽微笑。  

冯义脸色一僵,眼神闪动:“你想怎么样?”  

“嗯......其实我也不喜欢打打杀杀。”宁泽笑道,“这样吧!我看你手中武器挺不错的,将它交出来,放你离开!”  

“武器?”冯义低头看一眼手中大锤,犹豫说道,“这是陛下赏赐的天星锤......”  

“留着有什么用?”宁泽问道,“是武器重要,还是命比较重要?”  

“若将此锤交给你,当真放我离开?”冯义问道。  

“只要将天星锤交出来,我就当做没看见你,掉头就走!”宁泽点头。  

冯义仔细思索,之后说道:“既然如此,你过来拿!不过要将手中武器丢掉。”  

“没问题!”宁泽顺手将斩铁大刀丢到地上,骑着爪黄飞电微笑靠近冯义。  

眼看宁泽越靠越近,终于来到自己面前,而且赤手空拳,冯义突然爆喝一声举起大锤砸过去:“蠢货!给我去死!!”  

天星锤朝着宁泽脑门落下。  

两位义弟,大哥给你们报仇了!  

只是预想之中砸爆对手脑袋的画面没有出现,因为宁泽在天星锤落下之前,手中变魔术般出现一把竹弩,快速拉扯缰绳让战马避开攻击,顺势一箭射来。  

“噗!”弩箭穿颈而过,冯义坠马而亡。  

“当着文官的面耍心机,蠢的是你啊!”宁泽收起竹弩,跳下战马捡起天星锤,收入携带名品界面。  

属性又有巨大变化。  

武将宁泽,男,17岁所属势力大成忠诚度0官职武库令体力95 武力108  

智力111政治66  

统率110仁德50  

兵种弩兵A,枪兵D、骑兵D  

特技农业Lv3、鬼谋Lv1、单挑Lv3、口才Lv1、奋战Lv1  

携带名品天星锤(武力+8,单挑Lv1)、爪黄飞电(确实撤退,单挑Lv1)、孙子兵法(统率+10,鬼谋Lv1)、三十六计(智力+10,口才Lv1)、竹弩(武力+1)  

同类型名品加成,属性取最高那个,其他的无效。所以武力只计算天星锤8点,竹弩不算在其中。若有比天星锤武力值更高的兵器,同时携带只会计算更高的武器,同样排除天星锤。  

不过也足够了!  

掉头捡起斩铁大刀,将其收入携带名品界面,就跟虚拟背包一样可以使劲往里面塞名品,也能随时取出,还挺方便。  

宝物到手,宁泽将天星锤收起,骑着爪黄飞电下山,快速往华郡兵马营地跑去。  

回到营地,梁俊迎面过来:“武库令,刚才守卫士卒回报,你离开营地去了何处?为何现在才回?”  

“咦!宁武库,你这马......”后面梁智发现宁泽骑着爪黄飞电,有些惊讶,“怎么换了?”  

这里没有懂马的,只是发现宁泽换了一匹。  

面对两人的询问,宁泽下马说道:“方才下官想到一件事情,急着跟府尊报告,所以离开营地赶到山林那边寻找。谁料中途迷了路,绕来绕去找不到府尊,只好先回营地。”  

“哦?”梁俊好奇问道,“什么事如此着急?”  

“就是咱们营地设立的位置有些偏僻,远离官道。反而另外三郡兵马靠近官道,比较容易截杀贼寇,抢夺物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