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随军出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宁泽手捧自己默写的孙子兵法竹简,在书房左右走动。  

王卫一脸郁闷,坐在边上跟着朗读。  

“认真点!”见他有些走神,宁泽走过去拍了一下桌案。  

“是故百战百胜......”王卫急忙坐直身体,大声背诵。  

梁春交代的任务早就已经完成,而且超额许多。  

接下来几天没什么事情,武库那边新的作坊和工人都有武库丞毛熹负责,于是宁泽便在空闲之时教王卫孙子兵法。  

王卫武力高达90点,统率却低得可怜。出战单挑不担心,带兵打仗还是有待提升。  

学会孙子兵法,就算强记硬背,死板套用里面几条知识,也能起到不小作用。  

而且教他同时,宁泽自己的统率经验值也是每天不断成长,速度飞快。  

经过这些天的刻苦教学,从78点顺利提升到84,已经很不错了!  

“大哥!”正教着,外面突然响起梁五的声音,一阵急促脚步声往这边过来。  

王卫赶紧起身,将鬼面拉下盖住自己的脸,站到宁泽身后一动不动。  

宁泽放下孙子兵法,转头看向门外。  

梁五很快推门而入,目光扫过王卫,然后转到宁泽脸上:“大哥,大公子来了!”  

“哦?这么晚了,大公子怎么会突然上门?”  

“不知道,应该有重要的事!”梁五回答。  

“人呢?”  

“在客厅等待!”  

“行,我马上过去。”  

在梁五带领下,宁泽来到客厅,果然看见梁楷在里面等着。  

见他出现,梁楷站起身来施了一礼:“武库令!”  

“大公子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要事?”宁泽马上拱手还礼。  

“小的先退下了!”梁五迅速离开客厅,顺便将门带上。  

等到只剩两人,梁楷开口说道:“武库令,明日祖父带兵出征,前往潼郡剿贼。潼郡太守李桐、丹郡太守孙琅、武多郡太守赵平也将出兵包围将军岭。”  

“我知道!”宁泽微笑点头,“听说令尊与几位公子也要随军,注意安全。”  

“此番四郡联合剿贼,必胜无疑!”梁楷说道。  

四郡太守带兵围剿,打赢倒是没有问题。不过你们一走,华郡郡城可就乱了。当然,反正也阻止不了。宁泽心中暗道,我能做的就是趁着战乱升级武力和统率,确保得到最大利益。  

见他不说话,梁楷走近一步:“对了,父亲让我通知武库令,今晚早做准备!”  

“什么?”宁泽闻言问道。  

“是这样,父亲向祖父提议,让武库令随军出征。”梁楷说道,“当然不用担心太多。你会被安排到父亲手下,跟我们兄弟几个一起,还是挺安全的。”  

“......”宁泽愣住,怎么梁腾突然提议让自己随军出征?  

仔细思索片刻,摇了摇头。  

恐怕不是梁腾的意思,而是梁春不放心自己。  

之前召集流民,梁春怀疑自己有异心。这家伙对自己存在偏见,大概是有些钻牛角尖,果然性格问题极大!  

梁腾让大儿子梁楷传话,说是他的意思,估计也是考虑到这点,不想让自己知道是梁春的意思,免得心生不满。  

见宁泽低头不语,梁楷以为他在担心,因此对他说道:“你放心,说是随军出征,其实跟我们一起主要担任文官事务,不需要亲自上阵打仗。总之你准备一下,明日随军出发。”  

“好,我送送大公子!”  

“不必,你忙你的。”梁楷拱手道别,转身离开。  

等他离开一阵,梁五从外面进来,迅速走到宁泽面前:“大哥,大公子说了什么?”  

“让我收拾一下,明天随军出征,到潼郡剿贼!”宁泽耸肩。  

“啊?”梁五吓一跳,“怎么会这样!能推辞吗?要不大哥装病好了!”  

宁泽摇了摇头,轻笑说道:“这是太守的意思,他不放心我。装病没用的......”  

“可是大哥,您早就做了准备,如今岂不是功亏一篑?”梁五担心问道,“还是说我们要带上家丁一起,不管华郡这边?可是那些富商豪绅跟您都约定过,这可怎么办?”  

见他比自己还着急,宁泽伸手拍拍他的脑袋:“没关系!无所谓的。”  

“怎么会无所谓?大哥您可是精心安排这么久,我们一旦随军出征......”  

“小五,是我随军出征,你们留在华郡!”宁泽说道,“安排好的还是照计划行事,没关系的。”  

“可是大哥您不在的话......”  

“有鬼面将军呢!”  

“他是您的护卫,要随身保护您的安全......”  

“这次随军出征,对我来说危险不大。”宁泽笑道,“鬼面将军对整个计划了如指掌,如何保全咱们的兵力和财产也是一清二楚。再说还有你呢!你们两个代替我,城内富商豪绅也会配合。总之一切不变,等我回来!”  

“万一华郡易主......”梁五满是担心。  

“我说过了,这个与我们无关!只要确保兵力、财产安全,按照计划转移到目的地就足够了!”宁泽低头在他耳边窃窃私语,“最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