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0 空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4140空饷所谓的河北禁军威胜军,一听到三连响,连敌人是谁、在哪、数量有多少之类的信息都没弄清楚就拆营逃命。  

反观“何”部兵士,明知即将到来的是数百倍于己的敌人,却丝毫不见慌乱,沉稳有序从容迎战。  

正应了那句:见敌不退,落败不溃,搜刮有度,穷寇不追。  

从某种角度讲,李鹤想要的也就仅此而已。  

因为仅仅只是这四点,宋国境内能做到的都不多。  

除了对抗西夏的西北边军之外,唯一还算精锐的郭药师常胜军已经投降了金国,被打散建制混编入金兵汉军部,在那一夜死的死逃的逃。  

作为降军,他们被当成炮灰冲锋在最前端。  

要不是李鹤主张尽量挑杀金兵,对汉兵多有留手,恐怕死得会更多。  

至于其他,如河北威胜军这类领饷不战的队伍,多如牛毛不知凡几。  

能做到见敌不退落败不溃搜刮有度穷寇不追。  

已经称得上大宋第一精锐了。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带有滑稽气息的无奈与悲哀。  

待威胜军从铜鞮知县那了解到事情原委后,很生气。  

带着大部队围了县城。  

分成两路从南北两个城门涌入。  

见到发响箭的几人,先赏了几大马鞭。  

抽得他们皮开肉绽哀嚎不已。  

随后,为了掩盖自己怯战而逃的事实,威胜军负责人当着李鹤的面下令。  

铜鞮县城,一个不留,上奏金人突袭,破城屠戮。  

林凯人都听傻了,纳闷地问他“关百姓啥事?”  

那位看着像书生的威胜军军使理也不理,骑着马悠悠离开。  

威胜军兵士终究是宋人,听到命令后有些发愣,看到周围眼巴巴望着自己的大宋百姓,下不去手。  

军使身边有副官大声喝骂,抽出长刀表示“抗令者杀”。  

然后他就被杀了。  

仅仅几十步的距离,柳小乙的经典三连发闭着眼都打不空。  

李鹤对着满脸惊诧转回身的威胜军军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谁下令谁死。”  

军使不信邪,扬鞭催马向外跑,随后下令围杀乱民。  

林凯练习内力,高高跳起轻轻落下,坐到军使的马背上,伸手扭断了他的脖子。  

威胜军众兵士吓坏了,轰一声四散而逃。  

却发现南北两座城门紧紧闭合。  

叶安与杨再兴分守南北二门恍若门神。  

有胆大的人呼喊着同伴向前冲击。  

北城门还好,叶安毕竟是老轮回了,下手懂分寸,轻轻几脚把人踢飞也就了事。  

南城门就有些惨不忍睹,杨再兴身为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拿出对付金人骑兵的本事对付冲门者,一个大招扫过,地上躺了一堆,有几个身体弱点的倒霉蛋甚至直接被撞到吐血而亡。  

没人再敢跑了。  

等把人像赶羊一样聚拢在一起,大致目测了一下,李鹤皱眉:“这最多也就几千人吧?”  

旁边的武六郎也是经历过十万人大战的,知道数万人聚在一起是何等规模。  

眼前这一小簇,根本达不到万的级别。  

更别提所谓的“常备5到7万”人。  

他踢醒之前挨了顿鞭子在雪地里装晕的响箭几人组,纳闷地问:“你们威胜军都在这里了吗?是不是还有没来的?”  

响箭几人组眼见大势已去,识趣地爬起来和已经“投降”的同伴们聊了聊,回头表示全都到了一个不差。  

于是武六郎更加纳闷了。  

反而是常年领兵的郭药师揭开了谜底,不屑地嗤笑:“留空吃饷。”  

即使多次了解过宋军内部的腐烂情况,但亲眼目睹发生在眼前的事实时,众轮回者们依然咋舌不已。  

5到7万的名额,即使按最低五万算,眼下聚在这里的不过也就三四千人,连一成都不到的有效人数。  

九成空饷!  

“这就是所谓的禁军。”李鹤扭头看向武六郎。  

武六郎也有点傻眼。  

他是之前金兵南下渡河时,朝廷临时凑起来派给何灌的部队,不属禁军。  

可在这个年代,但凡当兵的有哪个不想加入真正的禁军队伍。  

一直以来向往的“偶像”,结果发现事实如此不堪。  

之前发生的堂堂河北禁军竟会被自己人放的响箭给吓跑,已经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现在发生在眼前的巨额空饷,更是彻底摧毁了武六郎对大宋禁军最后那丝渴望。  

如果禁军都是这种样子。  

真不如就呆在何将军麾下,呆在修仙派众仙家的手底下征战抗敌来的好。  

至少还有个兵士的模样!  

“这样的军队,留着有什么用?”李鹤摇了摇头,对周围的威胜军宣布:“从今天起,威胜军正式除名,有心北上抗敌的跟我们走,不愿意的也不勉强,自行离去即可。”  

还算熟知情况的郭药师听到,微微一愣,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安静地眼观鼻鼻观心沉默不语。  

威胜军内有一小将打扮的人出列,谨慎询问:“不知大人名讳,北上发兵或解除威胜军此等大事可有朝廷诏令?”  

武六郎此时已然极大地转变了心态,对禁军是爱之深责之切,气呼呼地吼回去:“我们是官家亲授天下兵马大元帅何灌何将军麾下,所有禁军厢军皆可统御!”  

“天下,兵马大元帅?”那位小将还是迟疑:“可有符印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