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妖王降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金静冉把号角吹响之后,从储物袋里取出桌椅茶具,去灵泉里取了水,一边煮茶一边和朱云茵闲聊。  

小黑蛟不喜欢沙漠里的干燥,早钻到泉眼里泡澡去了。  

朱云茵则取了炉灶木炭,用一口平底锅开始做些吃的。  

金静冉看着平底锅,惊讶地说:“云茵,这不是法器吗,怎么用来做饭了?”  

朱云茵得意地说:“这个叫平底锅,是大伯发明的,能当法器,有很功功用,也能做饭,很好用的!”  

金静冉点头:“是很不错,回头我跟师傅要一个!”  

“那可不行,平底锅是我们朱家的独门法器,你虽然是大伯的徒弟,可也不能要平底锅!”  

朱云茵接下来的话把金静冉气了个半死:“静冉姐,想要平底锅,你就嫁到朱家来吧!嘻嘻…”  

金静冉笑骂一句:“我才不嫁你朱家呢,我一辈子都不会嫁人!”  

两女正在嬉笑,突然听到一个声音说:“咦,怎么是你们两个小丫头,朱有道呢!”  

金静冉和朱云茵连忙转头,见到身材瘦小的钻山鼠王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了她们身后。  

两女连忙恭恭敬敬地行礼:“拜见鼠王前辈,我们奉大伯的命令来这里等你,带你一起去鸣沙谷!”  

钻山鼠王突然盯着泉眼看了起来,然后大叫道:“咦,有一条小蛟龙,咱们快跑,大蛟龙来了咱们就危险了!”  

朱云茵连忙说:“鼠王前辈,这是晚辈刚收下的蛟龙灵宠,没有大蛟龙的!”  

鼠王这才放了心,它说:“你赶快把它收了吧,有它在身边我很不舒服!”  

这个鼠王修为高深,胆子却很小!它一个指头就能摁死小黑蛟,却依然畏惧它淡淡的龙威!  

朱云茵得到过朱有道的吩咐,知道鼠王的性格,连忙去泉眼里把小黑蛟收到灵兽袋里睡觉去了。  

钻山鼠王这才自在了,说:“走吧,带我去见朱有道!”  

金静冉说:“鼠王前辈,师父让我们带你四处转转,欣赏欣赏大漠里的美景!”  

鼠王挠了挠头,四处张望:“上面有什么好看的,我在下面挖了十几年沙子,可是找到了不少好宝贝呢!”  

金静冉按照朱有道的吩咐说:“鼠王前辈您是不知道,最近有很多人到沙漠里来挖宝,所以师父让我们来找您,一起去把那些人赶走!”  

“赶走?”  

鼠王想了一下,又摇头:“不行,不行,俺最怕打架!”  

朱云茵笑着说:“鼠王前辈,不需要打架,您只要跟着我们在大漠里转一圈,那些人就会认为这里是您的领地,然后再也不会过来和您争着挖宝贝了!”  

见鼠王还在犹豫,金静冉笑道:“鼠王前辈,以您的土行神通,在这大漠里没人追得上您,如果真有危险咱们转身就跑就是,绝对不会打架!”  

钻山鼠王这才放了心,点头答应。  

朱云茵又说:“鼠王前辈,为了增强威慑力,你得现了原形才好吓人!”  

鼠王犹豫了一下,把身子一扭,顿时变成一只三尺来长的老鼠!  

它这身形也太小了!  

即使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田鼠,修炼到四阶后期的修为,体型也有几丈大小了,但钻山鼠王的本体只有三尺来长,而且一点也不丑,反而给人一种萌萌的感觉。  

两女相视了一眼,强忍住笑意,说:“行了行了,鼠王前辈,您还是收了本尊,变成人吧!”  

鼠王把身子一转,又变成了人身,还问道:“怎么样,我可怕不可怕!”  

两女一起点头:“可怕,可怕!好可怕!不过相比之下,还是变成人更可怕一些,鼠王前辈您以后可别随便变回来!”  

两女这时候想的却是朱有道吩咐的话:“钻山鼠王修为那么高,却本性这么胆小,而且最喜欢到处找宝贝,我怀疑它的本体是上古灵兽——‘珍宝鼠’。  

你们找机会看看它的原形,但别让外人看到它的原形,万一真是珍宝鼠,消息传出去只怕整个禺首界的元婴修士都跑来捕捉珍宝鼠了!”  

在各种妖兽灵兽图鉴中,珍宝鼠可谓都是名列榜首的存在。  

不是它有多厉害,而是对于修士来说,有了一只珍宝鼠,就相当于拥有取之不尽的宝库。  

这种灵兽天生能感应到宝物的气息,带着它去寻宝,简直是无往不利!  

可惜这种灵鼠极为罕见,又喜欢躲在地下不出来,所以很少有人能遇到。  

而且,这种灵鼠实力太弱,基本上很难活过初阶,就被其他妖兽吃掉了。  

这钻山鼠王也是有大机缘,才能一路安然无恙地成长到四阶后期,相当于元婴后期的大修士了。  

即使它不能打,但修为到了这个阶段,哪怕一般的化神期修士想捉住它都不容易!  

朱有道一直想要看看钻山鼠王的原形,但它的戒备心很强,在外人面前死活不愿意变身,所以他让朱云茵试探一下。  

朱云茵有御兽师天赋,这种天赋在于她天生能得到妖兽灵兽的信赖感。  

加上她和金静冉修为低,鼠王戒备心不强,所以随口说了一句,鼠王就现了原形。  

没想到还真是一只珍宝鼠啊!  

有了朱有道的事先提醒,两女都不露声色,装作不认识珍宝鼠的样子。  

“鼠王前辈,我们这就上路吧,咱们在这块区域转一圈,就去鸣沙谷,大伯在那里等你呢!”  

黄州的仙道修士和寒州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