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渡劫(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有道凝视山中,只见谢晓红盘坐在火云之上,仿佛火中精灵!  

第六道劫雷过后,天上劫云已经倾泻了六七成,劫雷降下的间隔时间也长了一些,这给了渡劫修士一个喘息的机会。  

此时也正是凝结金丹的关键时刻。  

谢晓红用苦修多年的全部法力,聚形显化出一只巴掌大小的火鸟,自她顶门飞出,在火云中盘旋飞舞。  

汹涌的灵气自四方汇聚,被火鸟鲸吸龙饮一般吞噬!  

然后火鸟迅速长大,只是十几息的时间,就长成三丈大小,威势凛凛,仿佛传说中的凤凰!  

随着吞噬的灵气越多,火鸟的毛羽喙爪越发清晰凝实,慢慢竟然有了几分活物的迹象!  

这时候第七道劫雷也在云层中生成,携着天地之威降临。  

谢晓红凛然不惧,一声娇斥,双手擎天,火鸟携着一往无前的气势迎着劫雷飞去。  

“轰”然一声巨响!  

这真是天雷撞上了地火!  

如烈火烹油一般,火光四溅,流岚纵横,火云瞬间充塞了方圆百丈的空间。  

远处用青冥眼观望的朱有道目力所及,看到的全是暴躁的火焰在飞舞,再也看不到谢晓红的情况了。  

他虽然对谢晓红结丹渡劫有信心,此刻也不禁心中惴惴不安起来!  

火山口之内,谢晓红的情况还算不错。  

火鸟在劫雷的淬炼之下,只剩下十余滴岩浆一般浓稠的液体。  

这是她毕生法力精华,经雷劫淬炼之后的产物。  

也是凝结金丹最关键的一步!  

修真界称此物为“丹液”!  

丹液汇聚凝结,只要再经修士在丹田之内九转九炼,便能结成一颗通往大道的金丹!  

谢晓红双目如火,十指如莲花飞扬,朝着天空之中虚抓,十余滴丹液一滴不剩地到了她面前。  

谢晓红嘴一张,把丹液摄入腹中,按照九转凝丹之法,开始了结丹的最后一步。  

但在这过程中,还有两道劫雷需要面对!  

第八道劫雷晃晃而至,谢晓红一边运功凝炼金丹,一边用手一指,一面盾牌凭空出现,把劫雷拦了下来,然后两者一起湮灭无踪。  

凝丹的过程并不复杂,九转九炼也不过九九八十一个呼吸之间就能完成。  

在最后一道劫雷降临之前,一颗豌豆一般大小的赤色丹丸已经在谢晓红丹田之内载沉载浮,转圜不休!  

新生的金丹还很脆弱微小,但却是结成大道之果的种子!  

谢晓红心生喜意,感受着这粒小小丹丸之内蕴含的恐怖威力,不由惬意地发出一声长啸!  

如雏凤初啼,欲翔舞九天!  

远在山外的朱有道听到这一声长啸,顿时把心放进了肚子里。  

但渡劫还没有结束!  

第九道劫雷如期而至,谢晓红竟然主动迎了上去。  

她挥手撒出朵朵火焰莲花,层层削弱了劫雷的暴躁与毁灭之力,最后硬生生用身体把这道劫雷接下。  

劫雷的力量被分化引导,最终引向丹田之内的金丹之上。  

刚诞生的金丹还非常脆弱,如果直面劫雷,必然的结果就是丹碎人亡!  

只是此时的劫雷已经不再具备毁灭之力,只剩下最纯粹的雷霆本源,反而如美味佳肴,被金丹贪婪地吞噬!  

吞噬了劫雷的力量之后,赤色的金丹越发明亮耀眼,色泽也逐渐转为赤金之色,如大日悬空一般,照亮了整个内府丹田。  

金丹吞噬之后,剩下一滴雷霆之力也不能浪费,被温养在丹田之内离火焰罡旗吸收了进去。  

时间回到谢晓红刚渡过第六道劫雷的时刻。  

凌风剑派的大长老魏宣接到了掌门传讯,带着门内留守的一帮弟子闯入了火熔山。  

许凤年被朱有为主持的三才五行阵给拖住了身子,以至于凌风剑派的弟子损失严重!  

魏宣见到正在和许凤年僵持不下的三才五行阵,顿时冷哼一声,扬手就是一团雷光,落在大阵显化的大旗之上。  

这三才五行阵拖住一位金丹已经是极限,被魏宣的雷法一击,一声轰然巨响之后,五行三才阵被一击而破!  

大阵被强行击破,朱有为等人受到反震,全都受伤不轻,他脸色一变,大喝一声,招呼神秀宗的修士集结后撤。  

许凤年没有拿下一帮筑基修士,面子上挂不住,厉喝一声,纠集己方弟子就要追杀过去。  

魏宣却突然脸色一变,大喝道:“凤年,小心!”  

只见一个身背龟壳、光头长须的瘦小老叟凭空出现在了许凤年身后,手持了一根盘龙拐杖朝他背上狠狠拍去!  

许凤年也感觉到了背后的杀机,但他被一道强大的威压锁定,身子顿了一下,想要躲避已经来不及。  

“大长老救我!”  

许凤年急切惊呼,以这道威压的强度,这一击下来,只怕不死也要丢半条命了!  

魏宣使了个遁术到了许凤年身边,抬手放出一面护盾帮,帮他挡下了这一击!  

人虽然救下来了,但魏宣心中却殊无喜意,反而冰冷一片!  

因为就在他放出护盾的一刹那,自己背上突然多了个什么东西,然后只觉大椎一麻,身子顿时僵硬,再也动不了了!  

魏宣心中顿时明白,敌人是在声东击西,借攻击许凤年让他分心,真正的目标是他本人!  

他只觉得全身精血正在快速流失,连挣了几下挣不脱,只能在心中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许凤年身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