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渡劫(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禺首界,真州和定州交界之地,有一座火熔山!  

此山是一座火山,山中有一道火系灵脉。  

此处原本被散修占据,但现在属于神秀宗的地盘!  

如今,朱家的主要人员,都到了此地!  

来的有朱有道、李芸娘、朱元昌、朱刚烈、朱有晴、朱有为;  

还有朱家新长成的修士:朱有财、朱云涛、朱云鹏、朱云茵、朱明心;  

朱有慧代替朱有道坐镇神龙岛坊市,朱云兴如今是朱家代族长,坐镇琅琊山朱家庄,他们二人因此没能过来。  

除此之外,来的还有大圣谷的孙悟道和孙小圣。  

以及神秀宗的精锐力量。  

除此之外,朱有道还和白龙王借调了龟万寿、雷克盾,还有飞鱼护卫。  

白龙王早就知道了禺首界的存在,但以她接近化神期的修为,根本看不上一个小世界。  

因为根据世界本源法则,小世界不会产出对化神期修士有用的灵物。  

朱家阵营的主要力量集中于此,目的是为了帮助谢晓红渡金丹之劫护法。  

时间已经是神龙岛盛会结束的半年之后了。  

盛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几家股东坐下来算账分钱,都分到了不少宝物和灵石。  

作为主持盛会的大总管朱有道,也得到了丰厚的奖励。  

至于最后一件拍卖品——庚金之精,被神秘剑修以造化雷液换走。  

结果围绕造化雷液的归属,自然也发生了不少风波。  

按道理来说,造化雷液是庚金之精交换所得,不属于神龙岛所有,几家股东是没有资格出来争夺的。  

但修真界从来是实力说话,道理只能排在后面。  

造化雷液也足以让大家打破规矩来争夺了。  

但白龙王格外强硬,连面都没给另外几家的大佬们见,就把造化雷液给藏到江底去了。  

有覆天大阵在,就连万象周氏的化神老祖也不敢强夺。  

于是,各家纷纷出价要购买此物,万象周氏更是把价格出到五件五阶珍宝的地步,却依然被白龙王拒绝了。  

白龙王已经是四阶巅峰的妖王了,只等朱有道炼成九阳之体,帮她化去妖气,就要渡劫。  

原本她只有一半的成功几率,如今有了这团造化雷液,她晋级化神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所以,无论别人出多高的价格,她也不可能放出这团造化雷液!  

至于庚金之精的主人钻山鼠王,白龙王把自己珍藏的三阶五阶珍宝都给了它。  

钻山鼠王比原计划多得了一件五阶珍宝,当然很满意。于是,原本约定给朱有道两件四阶珍宝作为报酬的,它大喜之下又多给了一件,其中甚至有一件是用于结婴的灵物。  

白龙王得了造化雷液,心情大好之下,也多给了朱有道一件四阶珍宝。  

因此,朱有道此次盛会可谓是收获丰厚到难以想象。  

不久之后,李芸娘也从封州回来了。  

却是因为封州的战争已经结束!  

从李芸娘口中,朱有道听到了更让人震惊的消息!  

他也因此得知了封州三宗大战的真正原因!  

却说在朱雀界的中州之地,有一脉剑修传承,这一脉传承不立名号、不占地盘、不建宗门…除了一些超大型势力,外人很少知道其存在。  

世人称这一脉剑修为“无名剑道”!  

无名剑道每一代传人只有一到两人,但每一代都是不世出剑道高手,其中不乏化神期的超级强者。  

本代无名剑道的传人名叫云中子,在中州威名赫赫,即使中州的超级势力也不敢轻易招惹!  

在一个多甲子前,云中子云游至东南,此人和封州的三宗祖上有些渊源,故此在封州稍加驻足。  

得知云中子游历天下,是为了寻找传人之后,三宗都动了心思,于是出动宗内老人说情,请云中子在三宗之内挑选弟子。  

但云中子说:“我这一脉只走剑修之道,心思太复杂的人学不了!而且需要在生死之战中才能看出是否合适我们这一脉,你们想要我选徒弟,就不要怕损失,先发动一场大战吧!”  

封州三宗的高层也是狠人,为了得到无名剑道的传承,狠心发动了长达一个多甲子的战争,让三宗的低阶弟子都到战场上去厮杀,期间造成的伤亡与损失不计其数,就是希望能在战场上出一两个能被云中子看上的弟子。  

但是千算万算,三宗没算到云中子看上的竟然不是三宗的弟子,而是外来的炮灰“修罗双煞”!  

这个云中子,正是在神龙岛用造化雷液换走庚金之精的神秘修士。  

他回到封州之后,连招呼也不打,带了修罗双煞返回中州去了。  

既然云中子走了,那封州三宗的战争也就没有了意义!  

战争结束,李芸娘被闻见清送回了神龙岛,然后返回了朱家。  

听完李芸娘的话,朱有道不由感叹。  

世间之事,最奇妙的就是造化二字。  

朱刚玉原本是个宅女,在朱家时执拗又自闭,灵根又极差,嫁都嫁不出去,朱元昌和朱有道为她操了不少心。  

谁能想到她竟然有如此造化?和李飞寒一起被化神期的绝世高人收为弟子?  

谁能想到封州三宗耗费了无数资源,死了无数人,很多家族门派受因此灭亡,最终成全了外人?  

谁能想到神龙岛拍卖会上最耀眼之物,最终被云中子买去给弟子炼剑,而他的弟子又出身琅琊山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